考考你,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哪條嗎?沒錯,就是我,非洲的母親河——尼羅河。
我來自遙遠的東非高原,全長約6670千米,比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還要長約370千米呢!不過,長江獨屬于中國,而我卻是跨國河流。
我是世界上唯一一條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一路經過山丘、裂谷、高原、懸崖、沙漠,穿越了整整9個非洲國家,最后在非洲北部流入地中海。我的流域面積達330萬平方千米,約占整個非洲大陸的10%,是不是聽起來就很壯觀呢?
我的名字是“不可能”
大概在2000多年前,我就有了現在的名字,至于是誰起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在拉丁語里,“尼羅”的意思是不可能。因為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我下游的人們認為我的源頭是不可能被追溯到的,所以才給我起了這個名字。當然,我對自己的來源可是了如指掌。
兩大源頭平原相會
埃塞俄比亞的最大湖泊塔納湖是基督教徒的天堂,我總能看到他們在這里接受圣水的洗禮。在這兒,我叫“青尼羅河”。告別虔誠的埃塞俄比亞人之后,我繼續流啊流,縱身一躍,成為壯觀的青尼羅河瀑布。在“東非大裂谷”穿行400千米后,我與白尼羅河在蘇丹首都相會,正式成為響當當的“尼羅河”。
植物浮島現奇觀
在和我相會之前,白尼羅河的故事也很精彩。它從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出發,一路匯聚多個細流,蜿蜒伸展,卻在流經一處盆地時遇到了“驚喜”。這里植物繁茂,景色優美,讓它一時流連忘返,徘徊著徘徊著,就滋養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沼澤——蘇德沼澤。
這是一個占地1000平方千米的“浮游植物堆”。有人害怕它,覺得它是駭人的迷宮;也有人認為這里是世外桃源。這里的野生稻是羚羊的最愛,一叢叢高大的紙莎草也為埃及人提供了造紙原料。
跨越死亡之地
世界上的河流似乎都是由數不清的湖泊和支流匯聚形成,可我僅僅只有三條支流相伴,但我并不孤單。瞧,金字塔就在我身旁駐守,羚羊和斑馬也總邀請我賽跑,這一路上的美景和歡笑真是講都講不完。只是,一提起撒哈拉沙漠的那段旅程,我也不免有些膽戰心驚。
傳說,撒哈拉沙漠的河流生于沙漠,也死于沙漠,從來沒有一條河流走出過這里。這里可真熱呀,我都不知道自己流失了多少水分。可看著跑到我身邊喝水的駱駝和羚羊,我打心眼里感到欣慰。靠著堅韌的毅力和勇氣,我就這樣跨越了2000多公里的沙漠地帶。
尼羅河的饋贈
到了埃及,我成了人們眼中的“大尼羅河”。在古埃及人的傳說中,我是神明流下的眼淚。由于我的存在,法老的子民開創了強盛文明。就連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都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一說到河水泛濫,人們總會想到大水決堤、田舍被淹的可怕場景。但古埃及人并不怕我泛濫,相反,還非常歡迎我定期泛濫。因為洪水退后,我會留下一大片肥沃的淤泥。這些淤泥使河谷的土壤很肥沃,用來種田最好不過了。
喜悅的“泛濫節”
為了感恩我的饋贈,古埃及人民甚至創辦了“泛濫節”慶典。每當8月泛濫節來臨,埃及人就會以各種方式表達對節日的慶祝和興奮心情。我總是和他們一起載歌載舞,在歡快和喜慶中過節。
古埃及人居住在我的沿岸,大多種植小麥、大麥和亞麻。當洪水不足時,他們就要挨餓了。所以,我也盡可能如他們所愿,定期泛濫。
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古埃及人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燦爛輝煌的人類文明——古埃及文明。他們建造了體量巨大的金字塔,發明了象形文字、太陽歷、灌溉系統,還留下了千古謎題——木乃伊。這些可都與我有著最密切的關系。
瞧,“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正在朝我微笑致意呢!
便利的水上公路
在科學技術不夠發達的時代,我為古埃及人提供了最便利的運輸方式。最早的時候,我的河面上漂浮著原始的木船,沿著河流上下運送著谷物、石頭、礦石和木材。再后來,經濟進步,越來越多的大型船只成為河運的主力。
遙想當年,河面上船來人往,那場面好不熱鬧。
動植物的天堂
除了人類,我也是很多動植物的依靠和搖籃。當流經熱帶雨林的時候,我能看到香蕉樹、竹子、咖啡灌木和烏木等植物的身影;當到達林地和草原地帶時,樹木變得稀少,但草和灌木更加郁郁蔥蔥了。
提到和我一起生活的動物,那就實在太多了。大名鼎鼎的尼羅鱷,你聽說過嗎?它體長可達2~6米,有世界上最堅硬的頜骨。什么?你想近距離觀察一下它?它的脾氣有點兒倔,一旦咬住什么東西就絕不松口。所以,我勸你們還是離它遠一些吧!
我帶來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積形成的三角洲一片翠綠,可這樣的美景還能維持多久呢?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我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水資源短缺、污染等問題。雖然各國都在積極采取措施保護我,可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奔流多久。
到今天,我已經超過了6500萬歲,希望我還能繼續為人們帶來希望和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