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初,在全國有67 家門店的愛家月子中心宣告破產。隨著愛家的坍塌,這場行業倒閉潮如同多米諾骨牌,開始持續蔓延……
價格戰、盲目擴張
2 月,在上海一家月子中心工作的張娜(化名)意識到情況不妙:公司辭退了一個新入職員工,還有一個從醫院退休的護士長;在采購層面,老板開始強調成本,會所的很多標配物品都改用了更便宜的品牌;緊接著開始拖欠工資,2024 年的年終獎也出現了大幅縮水,原定發13 薪,最后只發了2000元。種種跡象表明,公司當前的資金狀況不容樂觀。
2019 年,張娜從醫院跳槽進入這家月子中心工作。在她印象中,當時整個月子中心欣欣向榮,客單價6.8 萬至10.8 萬元,銷售人員在會所就能等到客戶主動來簽單,客戶多,營收好。但近年來,這家對標中高端消費群體的月子中心客戶量減少,簽單進入困難模式,花大價錢營銷卻收效甚微,降價成了最有效的推廣方式。
通過降價吸引客流,客戶多了起來,看起來重新熱鬧忙碌的生意卻危機四伏。2024年的一次降價,她們曾核算過成本,包括人員工資、房租、水電等,保底價在4.5 萬元左右才能賺錢,“但是最近簽的幾個客單價已經低到3.8 萬元,已經處于只要簽單不要盈利的狀態了。”
現在兩個客戶的客單價約等于原先一個客戶,員工工作量加大,還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降價無異于飲鴆止渴。
愛家月子中心激進的商業擴張模式,曾令同行措手不及,其主打1.98 萬元“一對一”服務的價格,在市場上幾乎有絕對的競爭力。多位從業者直言:“這個價格是完全蓋不住成本的。”愛家以低價吸引客戶付全款簽單,再用這些現金開新店,再通過新店籠絡新一批的資金。
以價格換規模,危險也隨時降臨。今年初,愛家多家門店關停,繼愛家之后,行業閉店潮來勢洶洶,并引發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
“95%的店面都有非常大的生存壓力”
樂桐(化名)是重慶最早的一批月子中心創業者。2013 年,她開了第一家月子中心,高峰時,她有12 家直營店,全國共42 家加盟店。
2015 年至2017 年,整個行業迎來了爆發,隨著入場者增多,單價開始下滑,導致利潤下降,行業第一輪洗牌來臨。
由于虧損,2019 年,樂桐的門店不得不陸續關停。從被評為當地“十大經濟人物”,到負債一千多萬元,她從高光時刻跌入谷底,才不過兩年時間。她反思:“當時單店的火爆給了我經營的信心,擴張的決定是錯誤的。月子會所表面看起來沒門檻,實際上經營好非常難。”最終她只保留了兩家門店運營至今。
“目前為止,95%的店面都有非常大的生存壓力。2025年應該是整個月子會所行業最難的一年,不出意外的話,會倒一半,甚至60%以上。”樂桐直言。
2019 年,樂桐在關店、打官司、賠錢當中度過,“覺得天都塌了。”抑郁消沉一段時間之后,她決定在絕境中尋找出路,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育兒知識,做直播。
“因為你總得給自己和員工找一條出路。我一個人拍視頻,在直播間里坐6 個小時都沒有一個人(來看),那個時候真的特別難。”堅持三個月后,突然有一條視頻爆火,粉絲從幾萬、十幾萬,逐漸積累到一百多萬,“就是靠做育兒博主把債還完了。你會發現人最大的能力就是抗衡困難和自救。”
如今,月子中心已經不是樂桐的工作重點,她希望在月子中心行業協會為更多從業者提供幫助。她認為這個行業不應該消失。(摘自《南方人物周刊》第82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