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季馬拉松賽事正值爆發期。據不完全統計,僅2025 年3 月23 日和3 月30 日兩個周日,全國有超20 個馬拉松賽事在多地密集鳴槍,超過30 萬名跑者涌向賽道。火爆的馬拉松賽事也催生了“陪跑”生意,職業“私兔”最高月入4 萬元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了解,市場私人配速員(圈內俗稱“私兔”)單日服務費5000 元起步,相當于普通跑者全年參賽費用的幾倍。社交平臺上,“私兔”服務明碼標價已成常態,從1999 元的基礎陪跑到萬元級VIP 套餐都有。
但如今“兔子”的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小賽事不再以能力為標準,而是以“流量導向”選“兔子”,甚至有“流氓兔”跑進賽道擾亂比賽。
上海體育學院陳國強副教授表示,針對“私兔”的管理較難。首先,“私兔”服務多為口頭約定,賽事成績、配速服務如何都沒有統一標準,定價和服務質量難以鑒定;其次,各大賽事組委會、運營商等機構,現在都沒有明確的“私兔”管理模式,賽場上很難區分哪些人群為“ 私兔”。陳國強建議制定相關規則,比如建立“私兔”認證機制,定期接受培訓考核,明確資質標準和服務邊界。
(據上觀新聞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