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從小喜歡畫畫兒,還經常將作品送給親友,請他們品評。他從那些真誠的話語與中肯的批評言論中,不斷總結經驗,查找缺點,吸取教訓,挖掘提高畫技藝術的方法。
隨著齊白石的名氣越來越大,求他送畫的人越來越多。親戚的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或帶著禮品,或拐彎抹角找他家人說情,千方百計套近乎,數不勝數,導致他的日常開支入不敷出,債臺高筑。
每天置身在迎來送往的人情世故中,齊白石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不能安心創作。可他又不忍心傷了這些“熱粉”們的激情,只好直截了當在廳堂掛上:“畫畫不論交情,君子之恥,請照潤格付費。”
然而,這塊擋箭牌只是添補了繪畫的紙張和用品,與齊白石一幅作品的價格比起來相差甚遠,那些“親戚朋友”對潤格毫不在意,仍然紛至沓來。他們按照潤格付費后,繼續請齊白石為他們畫畫兒,甚至將齊白石的畫囤積起來,等待出售好價錢的時機。
這樣,既影響了齊白石作品的市場價格,也讓以畫為生的齊白石對創作的方向有些迷茫。經過深思熟慮,齊白石決定,只為這些登門求畫的“親戚”畫一些常見的家禽。
不管對方什么身份,多么巧舌如簧,齊白石一律在一張大大的紙張一邊畫上幾只小雞、小鴨、小鳥等,在另一邊恭恭敬敬簽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蓋上簽章。
這些畫作看起來簡簡單單,卻有齊白石獨特的藝術韻味,在市場上仍然供不應求,價格不斷拔高。許多人收到畫作后,總是喋喋不休返回來要求齊白石在上面補畫一些花花草草,甚至一兩只螃蟹、大蝦等動物,使作品更加完美。
齊白石無奈,又在廳堂的告示上面加上“花卉加蟲鳥,每只最少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只20元。”
如此這般,并沒有阻止那些人的求畫熱情。許多時候,明碼標價20元,來人卻說只帶了15元。更有甚者,言說自己困難,沒有路費回家,齊白石只好送50塊路費。
一些人還直言不諱說為齊白石做了大量宣傳,介紹許多客戶,理所當然要得到畫作作為報酬,軟磨硬纏與齊白石合影,然后拿著照片四處吹捧,意在表明自己與齊白石的關系非同一般。
齊白石嘴里沒說什么,心里卻五味雜陳。對這些能言善辯者既不便拒絕,也不能多說,他只好一次次在告示上增加內容:“送禮物者不簽,介紹者不酬謝。已出門之畫,回頭補蟲不應。已出門之畫,回頭加印加題不應。不改畫。不照相……”
有人對齊白石的這種處事方法感到納悶,像他這樣藝術功底深厚,在畫界有絕對威望的知名畫家,面對那些貪婪者,完全可以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不由分說趕出門外也無可厚非,為何費盡心思添補告示內容周旋呢?
齊白石聽后哈哈大笑說:“人無笑臉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無論我們的身份如何變化,我們自始至終都是血肉之軀。他們雖然貪婪,但畢竟是對我作品和人格高度認可的特殊客人,我們如果只盯著他們的缺點,自命不凡地高高在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拒人于千里之外,豈不是為藝者最大的失德與失誤嗎?”
在陣陣笑聲中,人們對白石老人無論身份怎么改變,自始至終對待“親友”那份始終不變的平常心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