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急性胃腸炎是一種以腹瀉、嘔吐、食欲減退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疾病,嚴重時會引起病羊脫水甚至死亡。羊急性胃腸炎中醫(yī)治法以辨證論治為主,通過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等方法,可以調(diào)理病羊脾胃、祛濕解毒、清熱止瀉,對改善病羊胃腸功能、提升免疫力都有很好的作用。西醫(yī)治療羊急性胃腸炎時,主要依賴藥物治療和補液治療,可迅速緩解癥狀,防止病情惡化。羊急性胃腸炎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可以使二者的優(yōu)勢得以綜合發(fā)揮,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中醫(yī)治療方法
1.內(nèi)治法
臨床上,治療羊急性胃腸炎常用黃芩、黃連、白術(shù)、茯苓、甘草等中藥,主治不同癥狀時,需選用不同的處方治療。
(1)清熱解毒方劑:由熱毒引起的羊急性胃腸炎,可用黃連解毒湯治療。該方可以清除病羊體內(nèi)熱毒。具體方劑為:黃連、黃芩各9克,梔子、甘草各6克。用水煎煮后給病羊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
(2)益氣健脾方劑:因脾胃虛弱引起的羊急性胃腸炎,可用四君子湯治療。該方能幫助病羊調(diào)養(yǎng)脾胃,增強消化功能。具體方劑為:人參、甘草各6克,白術(shù)、茯苓各9克。用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3)解表化濕方劑:若因外感風濕引起的羊急性胃腸炎,可選用藿香正氣液治療。此藥能促進病羊胃腸功能的恢復,緩解不適癥狀。每只羊每次喂30毫升,每天喂2次,連喂3天。
2.外治法
(1)針灸治療:針灸對羊的胃腸功能有調(diào)節(jié)作用,通過針灸可以減輕病羊的不適感。針灸經(jīng)穴為合谷、足三里、中脘等。用溫針法,每天針灸1次,每次15~20分鐘。
(2)按摩治療:按摩對緩解胃腸痙攣、促進胃腸蠕動均有幫助。按摩胃腸部位,每天按摩2次,每次按摩10分鐘。按摩時,力道要適中,不能太劇烈。
3.飲食調(diào)理
病羊痊愈后,胃腸功能逐漸恢復,此階段可為病羊提供易消化的食物或調(diào)理胃腸功能的中藥湯劑,幫助病羊快速恢復身體機能。
(1)山藥粥:新鮮山藥100~150克,大米或小米50克,清水1.0~1.5升,煮粥,晾至常溫。成年羊每次喂100~200毫升,每日喂2次,連用3~5天。灌服或?qū)⑸剿幹嗷烊肷倭烤暳现校T導病羊采食。
(2)大棗粥:干大棗8~10顆(去核后約30克,避免棗核卡喉),大米或燕麥50克,清水1.0~1.5升,煮粥,晾至常溫。若病羊食欲差,可將粥用攪拌機打成糊狀。成年羊每次喂150~200毫升,每日喂2次,連用5~7天。棗皮可能不易消化,體弱病羊建議過濾掉棗皮。
(3)中藥湯劑調(diào)理:以下為成年羊(體重約50公斤)單日劑量參考。黨參、茯苓、白術(shù)、蓮子肉、白扁豆(炒制)、薏苡仁(炒制)各10克,山藥15克,砂仁(后下,避免久煎)、桔梗、甘草各5克,大棗(去核)3枚。煎湯,晾至常溫。成年羊每日灌服100~150毫升藥液,分2次灌服。羔羊劑量減半。
二、西醫(yī)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1)抗生素類:適用確診或高度懷疑細菌性胃腸炎。氨芐西林鈉(注射用無菌粉針),劑量為每公斤羊體重10~15毫克,用滅菌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稀釋至5~10毫升,肌內(nèi)注射或靜脈注射,每日注射2次,療程3~5天。
頭孢呋辛鈉(注射用粉針),劑量為每公斤羊體重10~15毫克,用2~5毫升滅菌注射用水溶解,深部肌肉注射,每日注射2次,療程3~5天。
(2)止瀉:適用非感染性腹瀉或輔助控制水樣便。蒙脫石散(口服散劑),成年羊每次10克(羔羊用量減半),用40~50毫升溫水混懸,灌服(用胃導管緩慢灌入)。每日服2次,療程不要超過3天。
(3)抗病毒:適用病毒性胃腸炎。利巴韋林(注射液或口服液),劑量為每公斤羊體重20毫克。注射液0.1克/10毫升規(guī)格,按病羊體重計算抽取藥液,皮下注射;口服液濃度50毫克/毫升,按劑量稀釋后灌服。每日服1次,療程3~5天。
2.補液治療
急性胃腸炎往往會造成病羊丟失水分和電解質(zhì),所以要及時進行補液。
(1)葡萄糖鹽水:如病羊僅有輕微脫水現(xiàn)象,可用10%葡萄糖鹽水補液。首次補液劑量為羊體重的5%~7%(如體重50公斤的羊,首次補液為2.5~3.5升)。補液量每天要根據(jù)病羊狀態(tài)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
(2)生理鹽水:用于鹽分損失較重的病羊。一般每次補液量300~500毫升,每日補1~2次。具體補液量應根據(jù)羊脫水的程度適當調(diào)節(jié)。
(3)胃腸動力調(diào)節(jié):有些羊因胃腸蠕動減緩而出現(xiàn)腹脹、食欲缺乏等癥狀,可以使用多潘立酮或莫沙比利來改善胃腸運動。每次給藥量為每公斤羊體重1~2毫克,每天喂3次,治療3~5天。
三、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方法
(1)中藥輔助西藥: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入中藥調(diào)理,在增強療效的同時,能降低西藥的副作用。如黃連解毒湯在抗生素治療中的使用,可使腸道菌群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2)補液和中藥治療相結(jié)合:在補液同時,可灌服生姜水、甘草水等,幫助病羊脾胃復蘇。
生姜水:新鮮生姜50~100克,清水1~2升。將生姜洗凈后切片或搗碎,加入清水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煎煮15~20分鐘。冷卻至常溫后過濾殘渣,取姜水備用。成年羊每次灌服100~200毫升,每日服2次,連用3天。可混入飲水中讓其自由飲用,但需當日更換。
甘草水:干燥甘草片20~30克,清水1.0~1.5升。將甘草片洗凈后搗碎,用清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后放涼,得到甘草水。成年羊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服2次,連用不超過5天。可與其他草藥水(如生姜水)間隔2小時分服。
(河南省汝州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李陽陽 郵編:467599)
作者簡介:李陽陽(1986—),女,大學本科,中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技術(shù)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