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釋義:具身智能強調智能體通過身體與環境的動態交互實現自主學習和進化。簡而言之,是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物理實體,使它們擁有像人一樣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溯源:1950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圖靈在論文中提出具身智能的設想。目前,具身智能在機器人學、認知科學等領域廣泛應用。尤其在機器人領域,具身智能可以促使機器人通過與物理世界的互動來自主學習和適應復雜的環境。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
量子科技
釋義:量子科技將量子力學原理與信息科學、計算科學、材料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致力于通過量子效應實現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遞。
溯源:當前,量子科技在全球范圍內迎來重大突破,研究已經進入從理論到應用的過渡期,多個量子計算平臺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成果。如量子比特的數量和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量子算力已經應用于計算流體動力學、金融、生物醫藥等領域。未來,隨著量子科技不斷突破理論與技術的瓶頸,其廣泛應用將推動下一代科技革命,為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提供新的工具和視角。
因城施策
釋義:指根據城市屬性制訂不同的房地產政策。
溯源:縱觀房地產市場,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兩極分化,一線城市量價齊升,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仍然巨大;二是改善性需求與投資需求集中釋放,加上中介與開發商熱炒,推動一些大城市房價短期內過快上漲。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零基預算
釋義:指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編制的預算。
溯源:1952年,維恩·劉易斯在其著作《預算編制理論新解》中提出在編制公共支出預算時,根據某種標準或方法把一定數額的資金分配給某部門。這種非傳統的編制方法發展為后來的零基預算編制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政府預算所包含的內容增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現代的預算編制方法,如績效預算、項目預算等。目前,許多國家使用零基預算。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