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

2025-05-06 00:00:00張帆邱俊威
經濟研究導刊 2025年4期

摘" "要:在我國知識產權領域,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面臨關系模糊、賠償倍數確定缺乏細化標準等困境,導致各地判賠標準不一,司法適用率低。為化解上述困境,應當明確法定賠償的補償性功能定位,使其專注于對權利人實際損失的填補,而非兼具懲罰性功能。在賠償倍數的認定上,應細化賠償倍數的確定規則,通過對一般倍數因子和特殊倍數因子進行賦值,最終以“要素積累法”確定賠償倍數。希望通過厘清功能邊界、細化操作標準,能夠推動懲罰性賠償制度突破適用瓶頸,真正發揮其震懾惡意侵權、激勵創新保護的制度價值,為我國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

關鍵詞: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適用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5)04-0156-06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健全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完善技術類知識產權審判,抓緊落實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1]。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是懲罰性制度在知識產權法律中的延伸,其兼具補償、懲罰及遏制功能,旨在懲處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對侵權人產生震懾效果[2]。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首次確立了知識產權領域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此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單行法進一步完善并補充了懲罰性賠償條款,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逐步發展與深化。該制度的立法目的是否能夠實現,還需要通過司法實踐來檢驗。

一、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適用現狀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在立法方面雖日臻完善,但對于惡意侵權行為,現有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尚未形成足夠的震懾效應,如存在機械消極的適用和法院對懲罰性賠償支持力度不足的現象,在司法適用和判賠標準方面仍面臨考驗。這些問題不僅削弱了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實際效果,也未能充分彰顯司法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一)司法適用率較低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在立法層面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在司法適用層面的進展卻較為緩慢。有學者統計判決書分析發現,法院最終判決以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計算賠償數額的比例為1.09%[3]123。某課題組在檢索分析了數份案件后發現適用懲罰性賠償條款的案件僅占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的6.5%。此外還有30份判決書中,法院在考慮了懲罰性因素之后仍選擇適用法定賠償[4]。在著作權侵權方面,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有學者通過分析近三年的294份判決書,發現原告提出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的案件僅占同期著作權侵權案件的1.8%。在同期訴請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案件中,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率分別為3.1%、2.3%和0.4%,呈逐年下降趨勢[5]。統計分析,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大都采用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賠償數額,其中著作權、商標權案件中法定賠償的適用率高達99.6%,專利權案件中法定賠償的適用率也高達98.4%[6]。由此可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情況并不理想,未能充分發揮其本應有的威懾力和保護功能,其實施效果與立法初衷存在較大差距,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盡管立法層面持續完善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但若這些規則未能在司法實踐中得到有效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應有價值將難以充分體現。

(二)判賠標準不統一

法院對于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懲罰倍數的認定不統一,甚至存在同一案件在一審、二審中的懲罰倍數差異明顯的情況。如在“卡波”技術秘密侵權案〔(2019)最高法知民終562號民事判決書〕中,一審法院適用了2.5倍的懲罰性賠償,二審法院適用了頂格5倍的懲罰性賠償,兩者差距懸殊。再如,在“小米生活”商標侵權與不正當競爭糾紛案〔(2019)蘇民終1316號民事判決書〕中,也出現了二審改判懲罰倍數。同時,司法實踐中還存在其他懲罰倍數標準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在吉尼斯訴奇瑞商標侵權案〔(2017)粵民終2347號民事判決書〕與“MOTR”侵害商標權糾紛案〔(2018)滬0115民初53351號民事判決書〕中,盡管兩案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相似,在都滿足主觀要件惡意與客觀要件侵權情節嚴重,且賠償基數基本接近的情況下,法院適用的賠償倍數仍有所不同:前者適用了2倍的懲罰倍數,而后者適用了3倍的懲罰倍數。

二、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適用困境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法定賠償旨在彌補權利人的實際損失,而懲罰性賠償則側重于對侵權行為的懲戒和威懾,以防止類似行為的再次發生。然而,現行法律框架下,兩者的關系未得到明確界定,導致法官在具體案件中往往難以準確把握其界限。存在將法定賠償與懲罰性賠償混淆使用,或者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未能準確區分兩者的功能和適用條件的情況,導致裁判文書中賠償數額的確定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從而影響了判決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同時,法律雖然規定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但在具體的倍數計算上,司法解釋和實踐中的指導卻較為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強的細則,導致不同地區、不同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時,賠償倍數的認定差異較大。

(一)懲罰性賠償同法定賠償的關系模糊

目前,我國立法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法律體系,但在司法實踐中,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的關系界定仍然模糊不清。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條文中大都規定了適用懲罰性賠償需以實際損失、侵權所得、許可使用費或者其倍數中的一項作為賠償基數。在司法實踐中,受限于知識產權客體的無形性、價值不確定性、時間性等原因,通過以上方法難以確定適用懲罰性賠償的基數,進一步加劇了懲罰性賠償適用的困難。為此,司法實踐中出現了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兩種賠償方式關系混亂的情況。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數量呈不斷上升之勢,加上司法資源有限使得法官難以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造成法官在審判案件時偏向于適用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賠償數額以提高效率。據統計,在研究的415起主張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案件中,法院最終以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賠償數額的案件就有344起,法定賠償適用率高達83%[7]。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知識產權單行法中,懲罰性賠償條款都規定在法定賠償條款之前,依據條款排列的先后次序而言,懲罰性賠償應較于法定賠償而優先適用。從立法本意出發,法定賠償旨在降低權利人所承擔的舉證責任,其應該作為補充順位而適用。而在司法實踐中,法定賠償往往被法官優先適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賠償方式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有違立法者將其作為補充順位的賠償方式的宗旨[8]。如今,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懲罰性賠償和法定賠償相混淆適用的情況。比如,有法院在認定案件符合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要件后,卻因無法確定賠償基數,最終以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了懲罰性賠償數額〔(2017)粵0604民初15519號民事判決書〕。也有法院在適用法定賠償之后,另查明被告其他侵權行為應適用懲罰性賠償,而最終以法定賠償確定的基數作為懲罰性賠償基數適用2倍的懲罰性賠償〔(2020)粵0111民初5154號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第5條第一款只規定了確定賠償基數時的先后順序,但在前述三種賠償基數都無法確定的情形下,是否還可適用懲罰性賠償或者是否可以法定賠償作為賠償基數,法律都無明確規定。同時在未能明確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情況下,部分法院還會把侵權人的主觀狀態、是否有重復侵權的行為等作為適用法定賠償的考量因素。在鼎豐真食品公司與豐迪食品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2015)吉中民二知初字第16號民事判決書〕和大潤發投資公司與康某投資(中國)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2015)滬知民初字第731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均將被告的主觀狀態作為考量因素而最終適用法定賠償[9]。目前,對于適用法定賠償時是否應當考慮主觀狀態仍存爭議,若將其作為考量因素,則相當于認定了法定賠償和懲罰性賠償一樣具有“懲罰功能”。

關于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的關系,仍然存在較大的分歧。兩種賠償方式之間模糊的適用關系顯然不利于構建一個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體系,懲罰性賠償必然會被束之高閣,無法實現該制度的立法目的。因此,有必要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的適用條件和功能定位,避免混淆適用,從而構建一個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體系,真正發揮懲罰性賠償的懲戒和威懾功能。

(二)賠償倍數的確定缺乏細化標準

目前,司法實踐中適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另一大難題是賠償倍數的確定。在確定具體賠償數額的過程中,賠償倍數的確定是計算基數后的關鍵一步。賠償倍數是體現懲罰性賠償功能的重要因素,直接決定了對侵權行為的懲戒力度以及對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程度。在現有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框架內,盡管已經明確了在確定賠償倍數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但針對具體的侵權情節,尚未給出詳盡的賠償倍數規定。我國現行相關立法已經統一了以賠償基數的1~5倍適用懲罰性賠償,同時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中規定了確定賠償倍數時應綜合考慮侵權人主觀過錯和侵權情節嚴重程度,然而法院在確定賠償倍數時仍缺乏具體考量標準,往往只能依賴自由裁量。若這種自由裁量權被過度行使,容易導致賠償倍數的確定缺乏可預期性,從而進一步加劇司法實踐中的不確定性。在確定賠償倍數時,法院通常不會在判決書中詳盡說明其考慮的因素,而只是籠統地指出賠償倍數是基于案件具體情況來確定的,如在“新華字典”糾紛案〔(2016)京73民初277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的表述為“綜合考慮華語出版社被訴侵權行為的性質及主觀故意,按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1.5倍計算賠償數額”[10]。還存在一些裁判案例,法院并沒有明確列出賠償的具體倍數,而是直接裁定了賠償數額。例如,宿遷市西楚雄風娛樂公司與珠海橫琴好唱文化投資管理集團公司糾紛案〔(2020)蘇1302民初6348號民事判決書〕中,一審法院在認定以商標許可費作為本案賠償數額的參考后,進而判決適用原告提出的25萬元賠償請求,并未說明具體賠償倍數,二審法院維持原判〔(2021)蘇13民終2400號民事判決書〕。同時,在司法實踐中由于賠償倍數的確定缺乏統一的依據、標準,對于賠償倍數的適用出現了“類案不同判”的情況,如前述的“卡波”技術秘密侵權案中,二審法院判決的賠償倍數為一審法院的2倍。在司法實踐中,1~5倍是一個跨度很大的區間范圍,尤其是在一些賠償基數本身已經很大的侵權案件中,適用不同的賠償倍數會導致最終的賠償數額差異較大[11],如本案由2.5倍改判至5倍,即增加了2 000萬元的賠償金。這不僅可能對侵權人造成過重的經濟負擔,也可能因賠償數額過低而無法起到應有的懲戒作用。

從現有案例中很難歸納出主客觀考量因素與懲罰倍數之間的明確對應關系,各地法院在確定賠償倍數時缺乏統一的標準,這將賦予法官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不利于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發展。因此,亟待通過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形式進一步細化賠償倍數的確定規則,明確主客觀因素與賠償倍數之間的對應關系,為法官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引,以確保懲罰性賠償制度能夠更好地實現其立法目的。

三、完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適用對策

綜上所述,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適用中出現的賠償關系模糊、賠償倍數有待細化等現象,影響了懲罰性賠償制度立法目的的實現,需要從懲罰性賠償標準與法定賠償標準的功能定位和賠償倍數的確定規則這兩個視角入手,進一步明確和完善相關制度。通過明確規則與細化標準,引導懲罰性賠償標準突破瓶頸,回歸其立法初衷,實現對惡意侵權行為的有效震懾和對知識產權的充分保護。

(一)明確法定賠償的補償性功能定位

鑒于我國現行法律未明確界定法定賠償和懲罰性賠償之間的適用關系,司法實踐中因此引發了關于法定賠償的不少爭議。為此,建議在司法解釋中明確指出,法定賠償用作懲罰性賠償的基數,同時剔除其中所蘊含的懲罰性要素,確保其回歸到補償性賠償的本位。

在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同時存在法定賠償制度和懲罰性賠償制度,學界對法定賠償可否作為懲罰性賠償的基數這一問題素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應在保留法定賠償的懲罰功能的基礎上將其作為計算基數[12]。有學者認為法定賠償本質上應遵守補償性原則,不應作為適用懲罰性賠償時的計算基數,該觀點認為若將法定賠償作為計算基數再適用懲罰性賠償不僅會削弱當事人舉證的動力,導致法定賠償被濫用,同時還會形成重復評價的情況,對于侵權人來說是有失公平的[13]。另有學者認為法定賠償和懲罰性賠償都是依據侵權情節酌情確定的,若二者同時適用,將擴大懲罰性賠償數額的不確定性和不合理性[14]。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法定賠償的基本屬性為補償性,具有填補損失的功能,若將其再作為計算基數,不僅不會造成考量因素的重復評價和制度重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懲罰性賠償制度被架空[15]248。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相關立法都將法定賠償和懲罰性賠償規定在同一條的不同款之中,二者是分別適用的。法條規定將實際損失、侵權所得、許可使用費或者其倍數的一項作為懲罰性賠償的計算基數,只有在上述計算基數無法確定時才能適用法定賠償。若在案件本身應該適用懲罰性賠償,而最終因無法確定計算基數而適用法定賠償的情況下,法定賠償將兼具補償性功能和懲罰性功能,這容易導致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混淆適用,阻礙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不利于發揮懲罰性賠償的制度功能。實踐中,雖然大部分法院認為在適用懲罰性賠償時不能通過法定賠償確定計算基數,但也有法院將其作為計算基數來適用。筆者認為,應將法定賠償定位為純粹的補償性賠償,使其不具有懲罰性功能。法定賠償與法律規定的三種確定計算基數的方式具有同質性,在權利人窮盡舉證路徑,通過其他方式無法確定基數的情形下,其應被允許作為懲罰性賠償的計算基數。同時考慮到法定賠償數額的不確定性,法官在將其作為懲罰性賠償計算基礎時,需更加謹慎。對于法定賠償的適用,應當給出盡可能充分、詳盡的理由說明。這不僅可以防止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過大,也能防止權利人怠于取證。此外,為了提高懲罰性賠償數額的合理性,在案件符合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情況下,法官可以依據權利人能夠舉證證明的部分通過法律規定的前三種方式確定基數適用懲罰性賠償,而剩余不能舉證證明的部分再由法官通過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基數的基礎上適用懲罰性賠償。這種分層處理方式既能確保懲罰性賠償的適用,又能避免賠償數額的過度不確定性。

有效防止懲罰性賠償制度空置的路徑是以法定賠償數額作為懲罰性賠償計算基數。司法實踐中,很多案件都是在明確符合適用懲罰性賠償但因無法確定計算基數的情況下,而最終沒有適用,這極度降低了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率。但若將法定賠償作為計算基數后能夠有效避免這一情況,確保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更多案件中得以適用。假設存在兩個案例:案件一中侵權人主觀惡意較輕,情節也未達到“特別嚴重”的標準,只因為基數確定適用了懲罰性賠償;案件二中侵權人主觀惡意明顯,侵權情節特別嚴重,盡管案件已經符合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條件,但由于無法確定計算基數,最終未能適用懲罰性賠償。如此,顯然有違公平正義,將無法實現設立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目的[16]。有學者擔心,若將法定賠償作為懲罰性賠償的計算基數,可能會出現打擊當事人的舉證積極性、不當降低懲罰性賠償適用標準問題。

首先,權利人的舉證積極性將因此而提升。因為在先前未將法定賠償作為計算基數時,即使案件滿足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條件,法院也大多會基于無法確定基數,最終選擇以酌定的方式適用法定賠償,而法定賠償的金額往往未能完全填補權利人因被侵權而所受的損失,容易導致權利人對舉證的積極性不高。然而,若法定賠償被允許作為計算基數,即以法定賠償的方式明確計算基數再乘以相應的賠償倍數最終確定賠償金,此時的懲罰性賠償金為先前法定賠償金的倍數,這將賦予權利人積極舉證的動力,促使權利人更加主動地收集和提供證據,以證明其實際損失或當事人的侵權所得,從而為獲得懲罰性賠償打下良好的計算基數基礎。

其次,法院在判定案件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時,僅需考慮是否滿足了適用要件,只有在明確適用之后,再考慮如何確定基數的問題。同時,“惡意”和“情節嚴重”僅僅是法定賠償在確定賠償數額時可以酌情考慮的因素,而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在考量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時存在顯著差異。懲罰性賠償要求侵權人具有更高的主觀惡意和更為嚴重的侵權情節,其適用條件更為嚴格。相比之下,法定賠償更側重于對權利人實際損失的補償,其過錯程度的要求相對較低[17]。因此,將法定賠償作為計算基數適用不會造成重復評價,亦不會降低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標準。

最后,法官在以實際損失、違法所得以及許可使用費(倍數)認定損害賠償數額時,不可避免地都夾雜了法官酌定的判斷,是法官發揮其自由裁量權的體現[18],因而法定賠償與上述三種方式具有同質性[19]。同時實踐中常常因無法準確計算出賠償基數而放棄適用懲罰性賠償,進而導致法定賠償被濫用的情況。因此,將法定賠償作為計算基數并不會加劇賠償金的不確定性和不合理性。

(二)細化賠償倍數的確定規則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中,賠償倍數既是其發揮懲罰功能和遏制功能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懲處力度是否得當的重要參考。盡管知識產權各單行法都統一規定了1~5倍的賠償倍數,但這一倍數跨度較大,賦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容易給懲罰性賠償的適用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司法實踐中,法院對于確定賠償倍數的措辭往往較為模糊,僅有少數案例中法官對賠償倍數的適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證說理。因此,需要有更為詳細的確定賠償倍數的規則,以面對目前的困境。有學者設計了一張《懲罰性賠償倍數因子分解表》,將倍數因子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分成兩大類,主觀因素方面有四種倍數因子,客觀因素方面有五種倍數因子,通過對每種倍數因子根據侵權程度賦予不同的數值,采取“要素積累法”確定階梯式的賠償倍數[20]120。另有學者則認為難以通過主觀過錯程度確定賠償倍數,提出通過細分侵權情節的嚴重程度,對賠償倍數進行等級分檔,以等級分檔累加法的方式計算賠償倍數[3]128-129。另有學者認為,賠償倍數的確定應依據侵權情節的嚴重程度。具體而言,對于情節嚴重的侵權行為,可適用1~4倍的賠償倍數;而對于情節極其嚴重的侵權行為,則應適用頂格的5倍賠償倍數[20]131。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中的第6條已經明確在確定賠償倍數時,應當綜合考慮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但并未進一步對考量因素進行細化。筆者認為,應在遵循比例原則的前提下,將前述學者設計的《懲罰性賠償倍數因子分解表》中的倍數因子作為一般倍數因子,將商標權利人的商譽、侵權行為是否發生在被侵權的節目熱播期等作為特殊倍數因子,并根據侵權程度對倍數因子進行賦值,最終以“要素積累法”確定賠償倍數[21]。需要說明的是,特殊倍數因子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認定哪些因素屬于特殊倍數因子呢?

首先,知識產權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各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有其獨有的特點。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領域中商譽極為重要,一個良好的商譽可能是權利人通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營積攢下來的,若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危及了權利人的商譽,會影響權利人的生產經營,還可能導致股票市值降低,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又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領域中,若侵權行為發生在被侵權節目的熱播期,不僅會直接影響收視率和廣告收入,還可能對后續衍生品市場的收益造成間接損害。相較于其他時間段,這一時期的侵權行為往往會給著作權人帶來更為嚴重的損失,并可能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綜上所述,法官在確定賠償倍數時有必要根據特殊倍數因子,以應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的侵權案件。

其次,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的第6條中,對于侵權人因同一侵權行為已經承擔了行政罰款或者刑事罰金,能否減輕或者免除其懲罰性賠償責任已有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中規定法官在確定賠償倍數時“可綜合考慮”而不是“應當綜合考慮”,這表明法官在確定賠償倍數時可以但不是必須將其考慮進去。若法官選擇綜合考量侵權人已承擔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的情況以確定倍數時,可以通過特殊倍數因子的方式確定賠償倍數,以統一司法裁判標準。需要說明的是,為實現“維持懲罰總量上的平衡”[15]255,此種情況下的特殊倍數因子應是負值。

最后,法官確定賠償倍數時應考慮侵權人的經濟水平,“對于擁有不同量貨幣或財富的人而言,對單位財富(貨幣)的評價是完全不一樣的,富人對于單位貨幣更不在乎,更能夠支付得起賠償。”[22]若判決的賠償金超出了侵權人所能承受的范圍,則有可能出現賠償金無法履行或者履行不足的情況。因此,在確定賠償倍數時可以將侵權人的經濟水平作為負值的特殊倍數因子予以適用,以實現懲罰目的和保障懲罰效果[23]。

為了更為合理地確定賠償倍數,有學者提出在確定賠償倍數時,應考慮侵權行為是否危害生命健康、生產安全等公共利益,以更好地實現懲罰性賠償的制度功能[24]。還有學者提出若侵權人實施行為前曾與權利人進行許可談判,但被權利人不合理拒絕的情況,應作為確定賠償倍數的考量因素[25]。除此之外,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種考量因素,如創新因素等[26]。然而,由于知識產權的特殊性,仍存在諸多復雜多樣的特殊倍數因子,難以做到全面地列舉。法官在個案中若發現有其他考量因素可以作為特殊倍數因子時,應當進行詳細的說理論證,具體包括將其作為倍數因子的原因、倍數因子的具體賦值及其原因。通過說理論證,法官有權將其作為特殊倍數因子,從而更為合理地確定賠償倍數[27],以確保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公平性。

四、結束語

法律的生命在于應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只有在司法實踐中得到有效適用,才能真正發揮其補償、懲罰和遏制的功能。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功能,充分展現其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獨特價值,實現這一制度的立法初衷,亟須加強其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性。為此,應當厘清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的界限,明確法定賠償可以作為懲罰性賠償的基數。同時,為解決在確定賠償倍數時“類案不同判”的困境,應通過對倍數因子賦值的方式最終以“要素累積法”確定賠償倍數。懲罰性賠償適用標準和情形的統一有助于破解當前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邊緣化困境,維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創新激勵環境,發揮其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的保護作用,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中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要件具有可操作性,但懲罰性賠償畢竟超越了傳統理論上的填平原則,給被侵權人帶來救濟的同時也可能會對侵權人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因而適用懲罰性賠償的前提條件應當是嚴苛的,不可淪為攀比角逐的工具。在全面加大知識產權領域侵權案件打擊力度的同時,也需要持續改進和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確保其能夠有效地發揮懲治和威懾作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并講話[EB/OL].(2020-12-01)[2024-09-21].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01/content_5566183.htm.

[2]" "吳漢東.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私法基礎與司法適用[J].法學評論,2021,39(3):21-33.

[3]" "陳宗波,黃術.論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基數與倍數的認定[J].廣西社會科學,2022(5).

[4]" "蔣舸.著作權法與專利法中“懲罰性賠償”之非懲罰性[J].法學研究,2015,37(6):80-97.

[5]" "鄒藝,李玉華.著作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司法適用的實踐檢視及完善[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69(1):119-130.

[6]" "詹映.我國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司法現狀再調查與再思考:基于我國11984件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判例的深度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0,38(1):191-200.

[7]" "羅曼.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實踐檢視與體系完善[J].法律適用,2023(2):92-101.

[8]" "吳漢東.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市場價值基礎與司法裁判規則[J].中外法學,2016,28(6):1480-1494.

[9]" "杜娟.商標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困境與對策:基于448份判決書的實證分析[J].黃河科技學院學報,2023,25(1):69-76.

[10]" "張瑞東.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數額認定的困境與出路[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8(2):76-82.

[11]" "蘇和秦,莊雨晴.商標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及反思[J].電子知識產權,2020(9):67-79.

[12]" "朱丹.完善我國知識產權法定賠償制度的探討:以界定法定賠償可否具有懲罰性為視角[J].中國版權,2018(3):34-40.

[13]" "孫玉榮,李賢.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法律適用與完善建議[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9(1):101-109.

[14]" "李揚,陳曦程.論著作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兼評《民法典》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條款[J].知識產權,2020(8):34-45.

[15]" "何國強.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數額量定[J].廣東社會科學,2022(3).

[16]" "黃細江.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理論淵源與司法適用[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46(2):107-125.

[17]" "焦和平.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與法定賠償關系的立法選擇[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23(4):130-143.

[18]" "蔣舸.知識產權法定賠償向傳統損害賠償方式的回歸[J].法商研究,2019,36 (2):182-192.

[19]" "張紅.惡意侵犯商標權之懲罰性賠償[J].法商研究,2019,36(4):159-170.

[20]" "張廣良.知識產權損害賠償懲罰體系的構建[J].法學,2020(5).

[21]" "宮曉艷,劉暢.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適用的要件解構與路徑探究:以上海首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為研究范例[J].法律適用,2020,(24):157-159.

[22]" "陳屹立,張帆.懲罰性賠償的法經濟學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09(2):167-171.

[23]"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課題組,王欣美.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的制度構建[J].知識產權,2020(5):40-54.

[24]" "李宗輝.《民法典》視域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情節嚴重”要件研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5):45-53.

[25]" "李晶,林秀芹.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的法經濟學分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3):92-96.

[26]" "李曉慶.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法理剖析與適用進路[J].學術交流,2021(12):40-51.

[27]" "李浩榕,邱潤根.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困境及其化解[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40(1):68-75.

[責任編輯" "萬" "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一区二区影院|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好吊日免费视频|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jizz视频|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免费aa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在线观看视频99|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www.日韩三级|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黄色|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午夜性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理论片一区|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婷婷中文在线|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麻豆精品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青青极品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欧美人人干|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视频二|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jizz国产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线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日韩资源站|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