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散裂中子源,這個強大的“超級顯微鏡”,最近在文物保護領域展現了其非凡能力。它能夠深入文物內部,無損探測其結構和材質,為文物研究和保護開辟了新天地。
在廣東省博物館,一件清代鎏金銅器經過中子源掃描,顯露出其內部的秘密。中子成像技術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利用中子的高穿透能力,能夠穿透銅和金層,清晰地顯示出文物內部結構和細節,包括可能包含的輕物質,如木材、植物纖維,甚至寶石。不同于傳統X 射線成像技術,中子成像對于被重金屬包裹或結構復雜的文物尤其有效,為文物的材質和結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細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員王聲翔解釋說,中子探測器能夠探測到打到樣品上的衍射中子。每種晶體都有其獨特的衍射特征峰,通過這些信息,科研人員能夠識別不同元素及其在文物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