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綠茵場上,經典的香蕉球破門場景,常常成為賽事視頻中被反復播放的高光時刻。當運動員起腳勁射,足球如離弦之箭般朝著 “人墻” 飛去,就在眾人以為它即將偏離球門飛出場外時,足球卻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繞過 “人墻” 后急速拐彎,直竄球門死角。這一難以捉摸的射門軌跡方式,便是足球運動中大名鼎鼎的 “香蕉球” 。
中國科技館二層的 “運動之律” 展區內,設有 “香蕉球” 和“馬格努斯效應”展品。該展品通過多維度呈現方式,深入闡釋香蕉球背后的科學原理,幫助觀眾深刻理解其中所涉及的力學知識。
當觀眾體驗 “香蕉球”展品時,需要通過精準調整 “小足球”的旋轉方向與出球角度,進而射出一記精妙的 “香蕉球”。這顆 “小足球” 能夠巧妙地繞過球門前嚴陣以待的防守隊員與守門員,徑直命中球門,帶來視覺與體驗上的雙重震撼。不過,想要成功射出這樣精彩的 “香蕉球” 并實現破門得分,并非輕而易舉之事。在這一過程中,觀眾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嘗試,在多次實踐中逐漸掌握其中的規律,最終達成目標。


當觀眾參與到旁邊的 “馬格努斯效應”展品時,通過調整圓柱體的旋轉方向與旋轉速度,借助展品后方的顯示器,能夠直觀地觀察到氣流在經過旋轉圓柱體時的動態變化,以及圓柱體相應的傾斜方向。觀眾可通過這種直觀的互動體驗,深入探究其中所蘊含的科學規律,感受科學的魅力與奇妙。
那么,“香蕉球” 為什么會在飛行中拐彎呢?這要先從流體的粘滯性說起。足球在運動過程中,其表面會附著一層薄薄的空氣。當 “香蕉球” 一邊飛行一邊轉動時 ,會帶動表面的空氣一起旋轉。此時,足球一側轉動的線速度和球的前進速度相加,使得迎面氣流受到較大阻力;而另一側自轉的線速度和前進速度相減,這樣足球兩側的氣流速度就產生了差異。根據伯努利原理 “流速快的一側壓力小,流速慢的一側壓力大”,足球便受到一個側向的力,也就是馬格努斯力,這就導致了足球飛行軌跡的彎曲。


1852年,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馬格努斯在進行炮彈飛行實驗時,發現飛行中的旋轉炮彈相比不旋轉炮彈會出現軌跡偏移現象。這種偏移并不是由于空氣阻力等因素造成的,而是與炮彈的旋轉密切相關。基于上述現象的觀察,馬格努斯提出假設,物體的旋轉會使周圍的空氣流動狀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個額外的橫向力,導致物體的運動軌跡發生偏移。通過大量的實驗和分析,馬格努斯最終證實了他的假設,即旋轉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時會受到一個額外的橫向力,這個力是由于物體旋轉引起的周圍空氣流動狀態改變而產生的。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馬格努斯效應,為后來的空氣動力學研究奠定了基礎。而 “香蕉球” 在空中拐彎,正是馬格努斯效應在足球運動中的生動體現。

馬格努斯效應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除了在球類運動中展現奇妙效果外,在航空航天航海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航空航天方面,會利用馬格努斯效應來提高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機動性和準確性:通過使導彈產生旋轉,利用馬格努斯效應產生的橫向力來調整導彈的飛行軌跡,從而更準確地命中目標。在航海領域,旋筒風帆船是一種利用馬格努斯效應來推動船只前進的新型船舶,它通過在船上安裝巨大的旋轉圓柱體作為風帆,當圓柱體旋轉時,利用馬格努斯效應產生的橫向力來推動船只前進。這種船舶具有節能環保、航行效率高等優點。可見,馬格努斯效應在多個領域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為科技發展和運動競技帶來了獨特的助力。
(本欄目合作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