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針每一線,都是對極致工藝的尊重與敬畏。”自踏入紡織服裝行業至今,這句話一直是李曼銀堅守的工作理念。身為北京雪蓮公司董事長,李曼銀一路走來的踏實腳印清晰可辨。20世紀90年代,李曼銀在校園中學習專業服裝制版及制作,畢業后涉足北京紡織系統,以服裝制版工作開啟了職業生涯。回顧過往,李曼銀既曾在服裝生產車間里穿針引線,也曾在商場柜臺前為客人精心量體。這些源自基層崗位的工作經驗,讓李曼銀練就了精湛嫻熟的服裝制作技藝。
在員工們心中,李曼銀是一位勇于挑戰自我的“全能領導”。李曼銀曾多次為國家政要和外賓量體定制服裝。每當看到顧客穿著定制服裝滿意而歸時,李曼銀深耕服裝行業的信念便愈發堅定。
1964年,北京雪蓮公司(以下簡稱“雪蓮公司”)自主生產了中國第一件羊絨衫。1965 年,“雪蓮”成為中國首個羊絨服裝品牌。在品牌成立至今的60年里,雪蓮公司作為國有企業為我國羊絨行業發展作出了諸多貢獻。不過,在創新的時代浪潮下,雪蓮公司也必須面對從傳統企業轉型蛻變的考驗。2015年,李曼銀與羊絨行業結緣,自她擔任北京雪蓮公司董事長以來,正值雪蓮公司從生產型重資產企業向以設計研發與品牌運營為主的輕資產企業轉型的關鍵期。在李曼銀看來,過去的雪蓮公司側重于生產環節,而在品牌建設方面稍顯薄弱。對此,她主導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助力雪蓮公司在“輕裝上陣”的同時,實現品牌建設的創新發展。
在品牌營銷方面,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推進,李曼銀為雪蓮公司開啟了品牌私域運營模式。通過產品種草、品牌推廣出圈等策略,不斷增強雪蓮品牌在目標客戶群中的影響力。同時,李曼銀還主導了品牌形象更新工作,全方位展現雪蓮品牌的嶄新形象與全新理念。在產品創新方面,李曼銀注重提升企業服務能力,為雪蓮品牌增設了羊絨衫清洗、織補、改款等一系列服務項目,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穿得舒心、售后貼心。此外,她對市場渠道與企業架構進行了優化調整,打造多家雪蓮品牌集合店,豐富消費者購物體驗。不僅如此,近期李曼銀和她的團隊還在忙于一件大事——雪蓮設計研發中心,在今年3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投身羊絨行業,了解企業歷史和品牌發展歷程是管理者的必修課。作為新中國第一件羊絨衫誕生的企業,雪蓮公司有太多的歷史瞬間和技術突破值得記錄。”李曼銀說。基于這樣的考量,李曼銀組織啟動了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的籌建工作。據介紹,該中心立足于產學研方向,從市場、設計師和使用者多個角度出發,不僅將成為羊絨技術的交流中心和孵化器,還將以微型博物館的形式呈現中國羊絨產業的發展歷史,展示企業文化和品牌傳承脈絡。這一舉措,不僅使雪蓮品牌歷史得以傳承,更為羊絨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雪蓮作為‘雙老字號’品牌,其成長與蛻變需要不斷創新并適應市場變化。未來,雪蓮將繼續以綠色環保為先,以可持續發展為使命,秉承‘一切為了摯愛’的品牌理念,擁抱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羊絨產業從傳統制造向時尚轉型,助力首都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李曼銀說。



巧合的是,雪蓮羊絨設計研發中心開業的日子恰好是第115個國際勞動婦女節。而在李曼銀看來,羊絨與女性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雪蓮羊絨的發展進程中,“她力量”為其賦予了獨特的溫情與魅力。“從品牌名稱‘雪蓮 snow" lotus’來看,雪蓮花的形象會很自然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它大氣、優雅且美麗,恰似我們柔軟、細膩的羊絨工藝。可以說,雪蓮羊絨與‘她力量’緊密相連。”在李曼銀看來,女性往往更關注產品細節與用戶體驗,這促使雪蓮在產品設計等方面不斷貼近消費者需求,對市場趨勢和消費者行為也能產生更為敏銳的洞察。
不僅如此,李曼銀也對蓬勃興起的“她經濟”頗有洞察。她認為,“她經濟”應以關心女性需求為導向,而非僅僅將女性作為目標消費者進行單純的營銷活動。長期以來,雪蓮持續關注女性在羊絨產品方面的消費訴求,不斷提升羊絨產品品質,并通過產品創新、品類拓展、推出文創周邊等方式,為女性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羊絨纖維細若云煙,卻能抵御極寒;女性之美無需張揚,卻以柔韌定義高級。羊絨和女性,皆以‘柔’為表象,以‘韌’為筋骨。其實,無論是品牌、行業還是個人,只有在逆境中堅持,在挑戰中創新,在奮斗中賦能,不斷深耕自身,才能在成長的路上,從平凡走向卓越。”李曼銀說。
展望未來,李曼銀滿懷信心。她堅信,在雪蓮人的共同努力下,雪蓮將持續傳承和發揚品牌的歷史文化底蘊,不斷創新發展,在羊絨行業書寫更為輝煌的篇章。而她也將繼續憑借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助力雪蓮在市場的浪潮中奮勇前行,為中國羊絨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讓“雪蓮”之花向世界綻放更為迷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