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離是一個非常具有層次感的角色。”談及最近播出的新劇《春來定風波》中的角色,海陸的眼中閃爍著光芒。“她的性格堅韌聰慧,內心極有主見,善于在困境中周旋。是一個具有隱忍力與爆發力的女性角色。”
在解析角色內核時,海陸分享道:“沈江離的成長并非一蹴而就,她的每一次蛻變都藏在細節里。前期的沈江離是在脆弱感中的‘隱忍’,所以會更愿意通過肢體語言來展現,比如初期的姿態更為收斂,低眉順目輕聲細語的小幅度動作來表現閨秀的教養與壓抑,眼神也更為溫順。當經歷完禁足祖陵、投師定風閣、生下焱焱等事件后,眼神與氣場從躲閃變為直視,語氣也從綿軟轉為果斷堅毅。”她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精心雕琢著沈江離成長的每一個瞬間,讓觀眾能夠清晰地看到角色在不同階段的蛻變。
在劇中,沈江離擁有高超的醫術,這對于海陸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對我來說確實如此,沈江離的醫術不是‘天降技能’,而是5年血淚換來的生存資本。定風閣學藝的5年是刻苦隱忍的5年,意味著她與過去生活的割裂,表演上體現了一種‘褪去嬌氣’的成長,醫術讓她從被保護者變成保護者。”為了演繹好這些醫術場景,海陸付出了諸多努力,“首先向劇組的中醫顧問進行請教和學習,然后在演繹過程中,通過一些肢體的設計、道具的使用來增強影視化的正確性與觀賞性”。她就像一位求知若渴的學子,不斷探索著醫術背后的奧秘,只為將沈江離這個角色演繹得更加真實可信。
《春來定風波》中有很多智斗和復仇的情節,沈江離在這些情節中的表現可謂精彩絕倫。“我覺得沈江離的智慧與勇氣并非通過一些主角光環或者莽撞復仇展現出來的,而是以細心調查、抽絲剝繭、借勢破局等方式層層遞進,既符合她作為‘醫者’的縝密思維,又凸顯了從閨閣女子到二少妃的成長與蛻變。”而在談到與徐海喬的合作感受時,海陸滿臉笑意。“跟徐海喬的合作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歷,他很擅長通過肢體語言、臺詞節奏的變化來制造戲劇表現力,這樣的對手戲會讓我在拍攝中高度專注。真正的對手戲合作就如同打乒乓球一樣,碰撞可以讓我們呈現的角色更加充滿張力。”
劇中海陸有不少哭戲,特別是沈江離為子求藥的那場哭戲,堪稱經典。“這段哭戲是角色情感的一個集中迸發時刻。這樣的情節除了要表現角色的情緒爆發,更需要處理細膩的情感層次遞進,讓觀眾感受到一個母親在絕境中的掙扎與堅韌。我會反復斟酌臺詞語氣,來演繹這樣的情感高潮。”海陸全身心地投入角色中,用自己的淚水詮釋著沈江離的無盡母愛,讓觀眾為之動容。
在海陸看來,參演這部作品并非只是完成一個角色的塑造,她更希望通過沈江離這個角色傳遞給觀眾一些深刻的信息或啟示。“我想向觀眾傳遞的并非簡單的‘復仇爽感’或‘女性覺醒’,而是在所有極端處境里,人都有最后的自救可能。”她就像一位心靈使者,用沈江離的故事激勵著每一個在生活中掙扎的人,讓他們相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從沈江離的蛻變中抽離,海陸的表演觀愈發清晰:“每個角色都是一次‘靈魂的煉金術’,沈江離的成長線讓我更深刻體會到——真正的表演不是堆砌情緒,而是將劇本的鉛字熔鑄成有溫度的生命體驗。”表演時,她始終在問自己:這一場戲能否讓觀眾觸摸到角色真實的血肉?沈江離的隱忍與爆發是否源于可信的動機?當醫術從“生存技能”化為“保護者的鎧甲”,當哭戲從“情緒宣泄”沉淀為“母愛的層次”,答案便藏在那些被反復打磨的細節里。
海陸的表演風格以自然細膩見長,她善于通過精準的細節刻畫賦予角色生命力。在詮釋《新還珠格格》中的紫薇時,面對經典角色的演繹壓力,她選擇沉下心來鉆研角色特質,與創作團隊深入探討,最終呈現出一個既有傳統韻味又獨具個人特色的紫薇形象。她始終堅信,優秀的表演應當讓觀眾觸摸到角色的“真實溫度”,而非流于表面的戲劇化表達。
在藝術創作中,海陸始終在探索個人風格與角色需求之間的平衡點。她將每個角色都視為認識自我的契機,在保持表演本真的同時,巧妙融入個人特質。這種創作態度使她的表演既忠實于角色本質,又閃爍著獨特的藝術光芒。
而談及優秀演員的素養時,海陸有著自己的見解。“持續的自我提升,關鍵在于保持初學者的饑渴感,以及具備獨立自我的分析思維。每次表演都是對人性理解的一次更新,而不僅是教科書式的重復應用。”她始終保持著對表演的熱愛與好奇,不斷探索新的表演方法和技巧。她的表演理念是將方法論與直覺、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角色塑造邏輯。在演繹角色時,她更注重角色的心靈塑造和多面性,力求將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在海陸的藝術追求中,“真”和“活”是她始終堅持的元素。“真”是要讓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活”是要演出人物骨子里的那股勁兒。這種堅持影響著她的表演風格和作品選擇,她接戲會比較考慮角色的豐富性,拒絕“紙片人”式的角色。她認為,只有真實鮮活的角色,才能打動觀眾的心靈。
多年的表演生涯,給海陸帶來了許多人生啟示和感悟。“表演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人生和演戲一樣,最動人的從來不是完美,而是真實。”她感慨地說,“鏡頭前我演過多種人生,才發現每個角色都在教我如何做自己——要像紫薇那樣保持骨子里的倔強,像沈江離那樣在困境中長出鎧甲。”這些角色不僅是她演藝生涯的見證,更是她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涵蓋了諸多元素,從情感的細膩表達到肢體的精準運用,從對角色的深入理解到與對手戲演員的默契配合,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海陸深知這一點,在忙碌的拍攝日程中,她就像一位優秀的指揮官,提前做好詳細規劃,把工作和生活事項都列在日程表里。她笑著說:“只要按計劃執行,即使再忙也能井井有條。”
工作之余,海陸喜歡用健身和旅游來放松自己。健身,于她而言,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是釋放壓力、保持活力的秘訣。而旅游,則是她心靈的避風港,是探索世界、尋找自我的旅程。“旅行對我來說最享受的不是打卡景點,而是放松心靈的過程,喜歡去一些美麗的地方去釋放自己,吸收更多能量。”在她看來,旅行不是走馬觀花,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處風景、每一種文化。或許是一片寧靜的海灘,或許是一座古老的小鎮,都能讓她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安寧。
保持健康,是海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坦言,健康是生活的基石,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享受生活的美好。聊到家人和朋友,海陸感慨地說:“他們給予我無條件的支持和理解,在我遇到困難時提供力量,在成功時分享喜悅。特別是當我在事業上遇到瓶頸或自我懷疑時,他們的信任和鼓勵總能幫助我重新找到方向。”
在不斷變化的生活中,海陸始終保持著自我成長和學習的熱情。她覺得冷靜地觀察、負能量的自我消化、主動意識的再造重建是保持自我成長和學習的關鍵。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正是將這三點詮釋得淋漓盡致,對她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明白,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我們要學會冷靜觀察,積極消化負能量,主動重建自己的意識。”海陸說道。
作為公眾人物,海陸深知自己的影響力應當轉化為行動力。對于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她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行動。“對我而言,是持續讓微小行動像種子般扎根,感染更多的‘大家’一起來保護環境,哪怕是一點點力量,加在一起都可以撼動大樹。”她積極參與各種環保和公益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呼吁更多的人關注環境保護,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采訪最后,在聊到未來時,海陸充滿了期待。作為演員,她希望能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更多元的角色類型。“在職業上,我希望與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團隊合作,打磨出能打動人心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同時,她也期待能參與一些公益性質的影視項目,用表演傳遞正能量,影響更多人關注社會問題。
當海陸從沈江離的傳奇人生中抽離,回歸自己的生活,表演于她早已超越了職業的定義,成為觀照世界的棱鏡。她以健身對抗生命的惰性,用旅行丈量心靈的疆域,在史鐵生的文字中尋找面對挫折的從容,將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化作環保行動的種子。海陸的故事,是演員的成長史,亦是一個女性以藝術為舟、在時代洪流中錨定自我的生命詩篇。她的未來,或許正藏在下一部作品中某個未誕生的角色里,等待著我們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