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五軸加工中心實訓基地,這個專業現有教師35人、實訓設備55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比達85%,所有專業教師均具備企業一線實踐經驗。”近日,在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職業中專機械加工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齊魯名師蔣洪強正向前來咨詢的學生家長介紹學校的特色專業。
作為山東省首個“廠校一體”混合所有制辦學探索教科研基地,每天從省內的樂陵、慶云以及河北滄州等市縣前來參觀咨詢的學生家長絡繹不絕。
近年來,寧津縣錨定“以特色產業為核心的專業功能縣城”的發展定位,重點圍繞“一金一木”產業發展需求,構建了“教育—科技—產業—人才”一體貫通、“平臺—項目—資金—人才”一體配置的產教融合機制,全面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讓人才“關鍵變量”持續轉化為發展“最大增量”。
在山東博爾特電梯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2023級學生李浩然正跟著企業技師調試電梯控制系統。“我們每周3天在車間實操,學習內容就是企業的真實生產項目,現在每月實習補貼就有3500元。”寧津電梯學校開創了“教室+車間”雙場景育人模式,學生從高二起進入企業開展“跟崗—頂崗—定崗”三級實訓,畢業即獲電梯安裝維修工職業資格證,近3年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99%,20%以上人才成長為企業技術主管或項目經理。
作為知名電梯產業集聚地,寧津擁有整梯及零部件產銷企業307家。立足產業優勢,寧津縣創新了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把學校建在工廠、把課堂搬到車間,建成全國唯一一家電梯行業“廠中校”。由企業提供廠房、共享機器人生產線、研發實驗室等資源,縣職業中專投入教學設備,校企共同打造涵蓋教育教學、定崗生產、科技研發、技術服務、技能培訓五大要素的產學研訓一體化平臺,采用“工中有學、學中有工、工學交替”的方式進行人才培育,實現專業與產業、教學與生產、學歷與職業資格證“三對接”,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近年來,由寧津縣職業中專牽頭,聯合9省41所職業院校、42家企業、3家科研機構成立了黃河流域電梯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進一步打通了人才引進和培育渠道,整合產教資源,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實現校企資源共享,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的需求。”寧津縣職業中專負責人周智勇說。
校企共建的14個實訓室、一個VR仿真實訓室直接對接生產一線,企業工程師與學校教師共同開發《電梯電氣安裝維修技術》等12門校本教材,將電梯物聯網、綠色節能等新技術標準融入課程。2024年,寧津縣職業中專的學生在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電梯保養與維修賽項一等獎,畢業生參與研發的“電梯故障智能診斷系統”獲國家專利,助力企業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我們是第一年學習理論,從二年級就開始到實訓生產基地實操學習了。這種學習模式不僅最大程度地鞏固了理論知識,還可以提前為我們今后的技術工作積累經驗。”機械加工技術專業2023級學生曹新洲介紹說。
近年來,寧津縣職業中專緊緊圍繞產業需求,深化產教融合,做優做強“校中廠”教育模式,緊扣工業產品質量檢測技術專業國家教學標準和企業質量檢測標準,與美華、邁寶赫等相關企業共同制定培養計劃,聯合開設機械制造精英班、電氣裝調卓越工匠班。建成寧津機械加工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寧津電梯產教實踐中心、星級農機維修站,校企聯合共創“產品作業指導書”,確保專業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緊密結合、實訓項目與企業生產任務相融合。
走進占地1260平方米的機械加工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數控車床正高速運轉,2023級的學生們熟練地操作設備,加工精密軸件。“這是為山東凱斯銳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機器人關節部件,精度要求0.01毫米,我們的產品直接進入企業供應鏈,是凱斯銳的‘免檢’供貨商。”蔣洪強介紹說。
作為省級示范實訓基地,機械加工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引入美華工業、凱斯瑞等6家企業生產線,構建“教學實訓—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三位一體的“校中廠”模式,學生年均完成5萬件工業零部件加工,合格率達99.5%;協助企業開發的消防報警安全閥通過美國UL認證,獲3萬套訂單;學生技能證獲取率達98%,企業滿意度100%,成為山東省機械加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標桿。
近期,寧津縣職業中專通過走訪、調研等形式,已摸清縣域內五金機械、健身器材、電梯、實木家具等產業急需復雜曲面產品造型編程與加工人員、五軸加工綜合加工中心人員、電梯安裝與維保人員、三維造型人員和建模人員的現狀,正在探索實施“點單式”特色技能培訓課程。
“參加完電梯維保培訓班,我就在鎮上的電梯企業找到了工作,既能顧家又能增收,比外出打工更劃算!”寧津縣柴胡店鎮居民張建軍通過人才培訓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寧津縣牢固樹立“大人才觀”,重點圍繞“一金一木”產業發展需求,深化“三萬人才大培訓”行動,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全力推進領軍人才、青年英才、技能人才、鄉村人才、企業家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6支隊伍建設。按照產業發展所需人才設置課程,組織開展電商類、產業人才類、農業技術類、家政服務類等六大類、34項技能培訓內容,每年完成不少于3萬人次的人才集中培訓,為全縣培育更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緩解“技工荒”難題,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在努力做好培訓工作的同時,寧津縣聚力做好參訓學員跟蹤服務,不定期對轄區內企業用工需求進行摸底調查,加強部門聯動,挖掘就業崗位,為參訓學員實時推送縣內企業招聘崗位,開展企業用工需求宣傳、人社政策咨詢等服務,促進培訓學員就近就地就業。
截至目前,“三萬人才大培訓”已在寧津縣全部13個鄉鎮(街道、開發區)舉辦,累計培訓555期,5萬多人次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