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陸機
魏氏嘗藉戰勝之威,率百萬之師,浮鄧塞之舟①,下漢陰之眾,羽楫萬計,龍躍順流,銳騎千旅,虎步原隰,謨臣盈室②,武將連衡,喟然有吞江滸之志,壹宇宙之氣。而周瑜驅我偏師,黜之赤壁,喪旗亂轍,僅而獲免,收跡遠遁。漢王亦憑帝王之號,帥巴、漢之民,乘危騁變,結壘千里,志報關羽之敗,圖收湘西之地。而陸公亦挫之西陵,覆師敗績,困而后濟,絕命永安。續以濡須之寇,臨川摧銳③;蓬蘢之戰,孑輪不返。由是二邦之將,喪氣挫鋒,勢衄財匱④,而吳莞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請好,漢氏乞盟,遂躋天號⑤,鼎跱而立⑥。西屠庸、益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包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于是講八代之禮,蒐三王之樂,告類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長棘勁鎩⑦,望飆而奮⑧。庶尹盡規于上⑨,四民展業于下,化協殊裔,風衍遐圻⑩。乃俾一介行人,撫巡外域,巨象逸駿,擾于外閑;明珠瑋寶,耀于內府,珍瑰重跡而至,奇玩應響而赴。軒騁于南荒,沖輣息于朔野,齊民免干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而帝業固矣。
【注釋】
① 鄧塞:地名,在今湖北襄陽東北。
② 謨(mò)臣:謀臣。
③ 濡須:水名,今稱運漕河或裕溪河。源出安徽巢湖,東流至蕪湖裕溪口入長江。建安十七年孫權在濡須口作塢以備曹操,次年曹操進攻濡須,相拒月余不得進。
④ 衄(nǜ):挫傷。
⑤ 躋(jī):登上。
⑥ 鼎跱(zhì):鼎足并峙。
⑦ 鎩(shā):長矛。
⑧ 飆:疾風。
⑨ 庶尹:百官。庶,眾。尹,官長。
⑩ 遐圻(qí):很遠的地方。圻,都城周圍千里之地。
重跡:車馬之跡重疊。
(yóu)軒:古代帝王的使臣乘坐的輕車。
沖輣(péng):兵車。
【譯文】
曹魏曾憑借打了一系列勝仗后的余威,率領百萬大軍,駕駛鄧塞的戰船,統率善水戰的荊州降卒東行而來,疾行的戰船數以萬計,如巨龍騰躍順流而下,精銳的鐵騎千旅,威武地向中原開進,謀臣滿室,武將成行,喟然有吞沒江東的志向、一統天下的氣概。而周瑜率領我江東的部分軍隊,敗之于赤壁,魏軍旗幟已失,軍心已散,車轍混亂,曹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集合起殘兵敗將遠逃而去。漢王劉備也曾憑借帝王稱號,率領巴、漢地區的兵眾,不惜踏上危險莫測之地,構筑長達千里的營壘,志在報關羽失敗被殺之仇,意在收回湘水以西的土地。而陸公在西陵將他也擊敗了,蜀軍戰敗覆沒,劉備被圍困后雖得以逃脫,但次年就在永安宮去世。接著又有和魏軍在濡須的交戰,我方在江邊將其精銳摧毀,蓬蘢之戰,敵人全軍覆沒,一只車輪都沒能剩下。于是魏、蜀兩國的將領喪失了氣勢,鋒芒被挫,勢力收縮,財力匱乏,而吳國則安然而坐,乘機利用其疲困。因而魏人請求和好,蜀漢請求盟誓互不相伐,我大皇帝于是稱帝,與蜀、魏鼎足而立。西面我在庸部、益州的郊野劃分邊界,北面以淮河、漢水為界線,東面直到百越之地,南面包括了群蠻所居之外的地方。于是講習三皇五帝時代的禮儀,追尋夏、商、周時期的樂曲,向上天祭告天下太平,向諸侯敬禮以示天下無事。猛將勇卒沿江防守,長戟利矛逆風振動。百官盡情規諫于廟堂之上,士農工商發展百業于下,教化協和異域,風教行于遠方。于是派出使者,安撫巡視境外。大象駿馬,馴于宮外馬廄;明珠瑰寶,閃爍于宮內的府庫。奇珍異寶重疊著車跡而送達,奇異的玩物應君王的命令而至。使者所乘的輕車奔馳在南方邊遠之地,兵車停息在北邊的郊野。百姓免除了戰爭的憂患,戎馬沒有了清早整裝待發的憂慮,我吳國帝業堅固之至。
(選自“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經史百家雜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