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我前往一家快遞中轉站接母親下班,和她分享了考上研究生的喜悅。回家的路上,母親勉勵我好好學習,踏實做事。于是,我萌生了記錄她和她同鄉快遞工作日常的想法。
快遞工作并不是一份輕松的工作,剛開始他們會因害羞、不自信或是其他原因不愿意展現自己的形象,我與他們展開了更深入的交流,展示挑選出來的照片給他們看,希望快遞員們能夠從我的照片中看到溫和的情感。隨著和他們交流的深入,我也更加了解這些照片會有怎樣的意義,更加莊重而又嚴謹地記錄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畢竟畫面中的每一處細節,都隱藏著一段故事。
其中一些照片拍攝于夜晚,大多是快遞員工作的場景或是他們在城市中的某一角落。相比白天躁動和機器轟隆隆運轉的聲音,夜晚則多了一份寧靜與未知。無人的街道、遠處的房屋和南方的水汽,萬家燈火中每一間溫暖的房間都訴說著一個真實的故事,照片中家的概念由此產生。這些作品也是我的內心獨白,也是我對我的母親的情感訴說,這些照片中收藏了私密的情感體驗。

我關注這樣普通的勞動工作者們,關注不辭辛苦的快遞員們。他們或多或少與我母親是同鄉并織起了一片情感網絡。上一輩們成長于一個對城市化高歌猛進的時代,離開中小型縣城是他們的夢想,他們期望窺見外界的精彩。而他們漸漸老去,也將這種夢想寄托于后輩身上。
攝影讓我走進現實生活之中,讓我思考學生時代不曾在意的事情,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教誨,而我為他們的故事“回贈”一張張照片,或許這是我為數不多能做的事情—將故事和某一狀態凝固下來,形成一種新的存在形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其中的體驗,彼此生命流注,無有阻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