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游戲是幼兒教育游戲化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指在特定環境中由幼兒自己主導進行的游戲活動,它以幼兒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以發展幼兒的素養與能力為落腳點。自主選擇、自主開展、自主交流就是幼兒自主游戲最大的特點,而戶外自主游戲是指由幼兒自主選擇和自主開展的戶外游戲,游戲的主要內容和大方向都由幼兒自己設定。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目的是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創造力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更多類型教育資源的引入能助推戶外自主游戲教育價值的發揮。本文介紹了社區資源的類型及價值,總結了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應提供的支持,探究了社區資源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應用策略。
一、社區資源的類型及價值
社區資源包含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也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一切具有價值能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或能滿足社區居民精神需求的資源都可以統稱為社區資源。從生活的視角來看,社區資源的價值體現在對社區居民物質生活質量或精神生活質量的提升上;而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社區資源的價值則要按資源類型區分,能對教育產生積極影響的社區資源包含文化資源、環境資源和人力資源,對不同類型社區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一)文化資源
文化資源是社區資源中最寶貴的一類資源,作為人類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文化對所有個體和集體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大部分文化資源都是無形且難以察覺的,這種無形和難以察覺既是文化資源的特征,又是文化資源價值的一種體現。社區的發展理念、文化價值觀念和弘揚的價值導向都可以說是社區的文化資源,在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能潛移默化地影響部分居民三觀的建構,尤其是還處在三觀建構初級階段的幼兒。
(二)環境資源
環境資源包含物質環境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兩類,其中,物質環境資源是指社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為滿足社區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運動娛樂需求而建設的設施都是社區的物質環境資源,自然環境資源則是指社區的綠化資源,花草樹木和池塘假山等都可以說是社區的自然環境資源。從教育的視角看,環境資源是社區資源中最具教育價值的資源,尤其是對幼兒教育而言,社區的很多環境資源都可以直接應用于幼兒教育活動。
(三)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社區資源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重要資源,社區文化的建設和環境設施的維護都是需要落實到人的工作,社區居民的各項需求也都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對接和滿足。人是具有創造力和創造能力的社會建設者、市場生產者和教育工作者,人的價值不限領域和行業,在很多地方都有發揮空間。從教育的視角出發,社區的人力資源是聯系幼兒學校教育和幼兒社區教育的關鍵,對社區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能豐富幼兒教育形式和促進幼兒發展。
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應提供的支持
課程游戲化理念是幼兒教育的核心理念,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游戲與課程教育活動的結合既能提升幼兒對課程教育活動的興趣,又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性格、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戶外自主游戲這類更注重幼兒主體地位與主觀能動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應承擔好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向幼兒提供各種支持,包括對幼兒游戲行為的及時回應、對幼兒游戲困境的及時干預、對幼兒游戲困惑的及時解答和對幼兒所需游戲材料的合理投放。
(一)及時回應幼兒的游戲行為
自主游戲雖然是由幼兒主導設計和開展的游戲,但不是只有幼兒參與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行為都需要教師的回應,或肯定,或鼓勵,或引導。在認知建構的初期,幼兒對一切未知或神秘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不受認知和經驗限制的想象力也能支持他們完成各種不同形式的發現和創造。不管是發現還是創造,幼兒在積累了新知識或創造出新事物時,都會生成強烈的表達欲,期望得到教師的回應,所以教師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需要及時回應幼兒的游戲行為。
(二)及時干預幼兒的游戲困境
自主游戲為幼兒提供了極大的自主探索空間,但在自主探索中,幼兒在經驗和認知層面的積累不足也會讓他們陷入各種困境。在自主游戲中,教師雖然需要保障幼兒游戲探索的自由,但不能完全放任不管,當幼兒遇到某些無法解決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的不管不顧可能會造成幼兒自主探索和建構進程的停滯,不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更無法為幼兒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教師要及時干預幼兒的游戲困境。
(三)及時解答幼兒的游戲困惑
在幼兒教育中,以自主游戲為載體的教育通過引導幼兒創造和建構的方式來開發幼兒思維和發展幼兒能力,而在創造與建構的過程中,幼兒可能會產生很多困惑,甚至產生一些矛盾。教師如果不能及時地解答和干預,就可能影響自主游戲的開展進程和最終效果。在某些時候,幼兒的游戲困惑也可能是因為成功的創造和建構產生的,在發現新現象或創造出新事物后,幼兒也有著很多的“為什么”。因此,教師也要及時解答幼兒的游戲困惑。
(四)合理投放需要的游戲材料
自主游戲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開展,而這個特定環境的構建關聯的是游戲材料的投放。游戲材料的種類、數量、投放頻率和建構性、功能性、搭配性都可能影響游戲的開展和幼兒的游戲體驗,可開發方向更多、空間更大的游戲材料能為幼兒的自主創造和建構提供更多方向,與環境更適配或對幼兒而言更新穎的游戲材料不僅能更好地激活幼兒思維,還能持續地推進游戲。因此,在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幼兒教師還要以幼兒的需要為依據來投放游戲材料。
三、社區資源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應用策略
社區資源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對社區居民物質及精神生活需求的滿足上,其雖然具備教育價值,但教育價值的體現不夠直接和顯著,二次開發后才能更好地推動教育進程。但就社區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而言,很多幼兒園對社區資源的教育應用都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社區與幼兒園對資源的利用存在方向和目的上的矛盾;幼兒園對社區資源的認識不到位和開發利用不夠廣、不夠深。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社區資源教育價值的發揮,更無法為幼兒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必需的支持與助力。
(一)應用社區文化資源打造游戲環境
自主游戲的教育效果與幼兒所處的游戲環境有直接關聯,教師對游戲環境的打造除了能影響幼兒自主創造和建構的方向,還能影響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成長與發展。要想達成更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師就必須重點關注游戲環境的打造,本著引導幼兒展開更多樣化的探究與思考的目的,為幼兒打造多元化的游戲環境。結合社區資源,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社區的文化資源來打造指向人文素養的游戲環境,以發展幼兒的文化意識。
具體到實踐中,教師需要對社區文化資源的具體類型進行分類,包括思想文化資源、藝術文化資源和文學文化資源等。結合思想文化資源,教師可以代入醫生、警察、消防員等支撐社會基礎保障體系運行的角色,來打造指向角色扮演的自主游戲環境,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來建構幼兒思想;結合藝術文化資源和文學文化資源,教師可以將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同社區的藝術人文活動聯系起來,如邀請社區中的傳統手工藝人和傳統戲曲愛好者進幼兒園來表演,以便于在幼兒園中營造出一種更為濃厚的傳統藝術和文學文化氛圍。這種氛圍營造能為指向人文的戶外自主游戲提供一個更適配的游戲環境,使人文類的戶外自主游戲更自然地發生。
(二)應用社區環境資源架構游戲體系
1.利用物質環境資源解決空間問題
幼兒教育中的戶外活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它能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增強幼兒體質和抵抗力、釋放幼兒天性和壓力、提高幼兒社交能力和認知能力。在幼兒認知與心理建構的初期階段,教師應引導幼兒到更廣闊的戶外空間去自由地運動和探索。對戶外自主游戲而言,只在幼兒園里開展的戶外自主游戲面臨著空間不夠開闊的問題。所以,在聯系社區資源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可以利用社區的物質環境資源來解決空間問題。
在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開展的戶外自主游戲類型來選擇要利用哪些社區物質資源。例如,在開展種植類的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可以利用社區的種植區來擴大幼兒的游戲空間,部分位處郊區的社區會為居民分配菜地,而這些菜地及其中種植的蔬菜可以是幼兒自主種植前重要的觀察對象。在同社區交涉好后,教師就可以在社區的引導下組織幼兒到真實的菜地中去觀察蔬菜的種植過程或成長過程,相比幼兒園內的種植區域,社區的菜地更大,蔬菜種類也更多,對社區菜地的觀察既能豐富幼兒的認知,又能拓展幼兒的思考。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同離幼兒園近的社區建立合作,讓社區劃出一塊小菜地來供幼兒園開展種植類的戶外自主游戲,以深化幼兒的體驗。
2.利用自然環境資源解決材料問題
自然材料是幼兒自主游戲中重要的建構材料,收集自然材料的過程也是幼兒近距離接觸大自然的過程,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既能豐富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又能提升幼兒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降低幼兒生病的概率。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幼兒園中可供幼兒探索的自然環境小,幼兒可以收集到的自然材料也少,所以在自主游戲中的建構處處受限。因此,教師需要將社區的自然環境資源利用起來,在建構前先帶領幼兒到社區中搜集材料。
以搭建和裝飾類的戶外自主游戲為例,在幼兒園里,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的主要是基礎的建構材料,即沙土和水,但沙土和水只是用來搭建建筑外觀的基礎材料,對建筑外表或房間的裝飾還需要其他的材料,且最好是自然材料。因此,在開展這類自主游戲前,幼兒教師要帶領幼兒探索更廣闊的自然空間和收集更多樣的自然材料,如各種不同形狀的落葉和石子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可以觀察更多自然植被的形態和特征。在完成觀察和收集后,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回到幼兒園,而幼兒可以結合自己對自然的觀察來搭建更多非常規形態的建筑物,利用收集到的自然材料來裝飾自己搭建好的建筑物。在這個過程中,社區自然環境資源的應用價值就主要體現在了拓展幼兒想象力的方面。
(三)應用社區人力資源拓展游戲規模
對幼兒教育中社區資源的利用而言,幼兒園需要秉持“走出去”和“請進來”雙步走的策略,尤其在對社區人力資源的利用上。在幼兒園中,兩三個教師需要面對的是一個班里數量最少兩位數的幼兒,而活潑好動是大部分幼兒的天性,所以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難免會有疏漏,尤其是在以“自主”為核心的自主游戲中。對此,幼兒園可以向社區尋求幫助,在開展一些規模較大的戶外自主游戲時,從社區引入志愿者來輔助教師管理。
例如,在端午、中秋等特殊的節日時,幼兒園可以同社區合作組織有節日特色的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如端午節的“賽龍舟”游戲和中秋節“給月兔戴花環”的游戲。在以端午和粽子、中秋和月餅為背景的游戲環境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一系列不同類型的趣味節日游戲。有社區志愿者的幫助,幼兒園可以在節日游戲中融入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從“做龍舟”開始組織“賽龍舟”游戲。幼兒需要先利用已有的材料來為自己的小組制作一艘龍舟,在以沙代水的“小河”里實驗龍舟的結實程度,以及探尋讓龍舟在“小河”里更快行進的方法,最后再劃著自己制作的龍舟來完成一場比賽。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可以同教師一起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社區資源大致可以被劃分為文化資源、環境資源和人力資源這三類資源,其中的文化資源是指一切與文化生產或文化活動關聯的資源;環境資源是指社區建設的基礎設施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人力資源是指社區中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這三種資源都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其教育價值在幼兒教育中的體現也尤其顯著。在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的支持就包括及時的回應、干預、解答和合理的資料投放,在應用社區資源開展的戶外自主游戲,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社區文化資源來打造游戲環境、合理利用社區環境資源來架構游戲體系,以及合理利用社區人力資源來拓展游戲規模,并依托社區資源來向幼兒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進幼兒素養與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