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識別是急救的第一步,了解心梗的典型癥狀對于及早發(fā)現(xiàn)并采取行動至關重要。心梗的典型表現(xiàn)多種多樣,每一種都可能是身體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胸痛:這種疼痛常突然且劇烈,好似千斤重石壓于胸口,令人難以承受。它可能發(fā)于胸骨后或心前區(qū),還會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甚至頸部、下頜或背部。疼痛一般持續(xù)數(shù)分鐘到數(shù)小時,休息或改變體位也難以緩解。想象一下,工作時胸口驟痛,恐懼與痛苦瞬間襲來。
呼吸困難與氣短:心梗發(fā)作時,心臟功能受損致血液循環(huán)不暢,影響肺部氧氣交換。患者會呼吸困難,平靜時也氣喘吁吁,好似空氣匱乏。活動時癥狀更明顯,常要停下休息緩解。比如,一個平時健康的人爬樓梯時突然氣喘、呼吸困難,這可能是心臟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冷汗與面色蒼白:心梗發(fā)作時,由于交感神經興奮,患者會突然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冷汗淋漓,皮膚濕冷,面色蒼白。這種表現(xiàn)往往與疼痛同時出現(xiàn),是身體對心臟危機的直接反應。就像一個人在緊張或害怕時會出汗一樣,這是身體在應對緊急情況時的一種自然反應。
惡心與嘔吐:心梗還可能引發(fā)消化系統(tǒng)不適,像惡心、嘔吐等。這是因為心臟問題會使胃腸道血液供應減少,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消化癥狀。這些癥狀與胃部疾病相似,卻可能是心臟發(fā)出的信號。比如,一人未吃壞東西卻突然惡心、嘔吐,就需考慮心臟是否有問題。
意識模糊與暈厥:嚴重心梗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意識模糊、頭暈甚至暈厥,這是心臟供血不足致腦部缺氧。一旦出現(xiàn)這些癥狀,務必立即就醫(yī),避免延誤。試想,有人突然暈倒,旁人驚慌失措,若知曉這是心梗癥狀,便能及時施救,為生命爭取寶貴時間。
心梗急救的關鍵在于迅速、準確且全面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心梗發(fā)作,患者須立刻停止一切活動,無論是工作還是運動。應迅速尋安全舒適處坐下或躺下,減少心臟負擔,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時,保持環(huán)境安靜、空氣流通很關鍵,利于平穩(wěn)呼吸、緩解緊張,為后續(xù)急救創(chuàng)造條件。如運動時胸痛,就要馬上停下,找安靜地方休息。
迅速聯(lián)系醫(yī)療救援:一旦確診心梗癥狀,需分秒必爭。患者或陪同者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清晰準確說明癥狀、現(xiàn)狀和位置,助醫(yī)務人員快速響應。等待救援時,務必讓患者靜臥,切勿隨意搬動,以防加重心臟負擔、導致血壓不穩(wěn),增加救治風險,為生命爭取寶貴時間。
保持呼吸道通暢:心梗急救時,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是關鍵。應快速解開其衣領、腰帶等束縛物,減輕胸部壓迫,讓呼吸更順暢。若患者意識不清,需立即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防嘔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氣道致窒息。此外,要密切觀察呼吸狀況,有異常及時處理,為后續(xù)救治爭取時間。
使用急救藥物:心梗急救時,合理用藥很重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可給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其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但血壓過低或心率過快者慎用。此外,依病情或需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藥,防血栓形成,減輕心臟負擔,用藥務必謹慎。
進行心肺復蘇:若患者出現(xiàn)意識喪失、呼吸或心跳停止等極端狀況,心肺復蘇術是挽救生命的最后防線。應即刻啟動程序,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模擬心跳,保障血液流動;人工呼吸維持呼吸功能。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方法至關重要,關鍵時刻或能救人一命,切不可忽視。
預防心梗,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做的“功課”。具體措施包括:
健康飲食 應減少高脂、高鹽、高糖食物攝入,多吃蔬果,保持飲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飲暴食。高脂食物增血液黏稠度,高鹽升血壓,高糖影響心血管健康。合理飲食對預防心梗至關重要。建議攝入足夠膳食纖維,定時定量進餐、細嚼慢咽,減輕胃部負擔,降低疾病風險,維護整體健康。
適量運動 應根據(jù)自身體質選擇運動,像散步、慢跑、游泳等。適量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降低心梗風險。每周至少150分鐘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臟功能,增強血管彈性,降壓調脂,控制體重。不過,開啟新運動計劃前,最好先咨詢醫(yī)生,確保運動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
定期體檢 中老年人及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者,應定期做心臟健康檢查。體檢能早發(fā)現(xiàn)潛在心臟問題并干預。定期測血壓、血脂和血糖,可早控慢病,減少對心臟的損害。心臟彩超、心電圖等能評估心臟狀況,發(fā)現(xiàn)心肌缺血等問題。建議每年至少全面體檢1次,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更要重視。
戒煙限酒 吸煙和過量飲酒是心梗重要誘因,應盡早戒除,以降低發(fā)病風險。吸煙會致血管收縮等,增加血栓風險;過量飲酒損害心肌細胞。戒煙限酒是關鍵預防措施,可尋求專業(yè)幫助。同時,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戒煙限酒及身心健康。
控制情緒 要避免過度緊張和激動,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這能降低心臟負擔,減少心梗風險。長期精神壓力大,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臟負擔。學會情緒管理和減壓技巧很關鍵,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放松,也可借社交、愛好分散注意力。同時,保持良好睡眠和充足休息,緩解焦慮,提升生活質量。
積極治療 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需積極治療基礎病,控制病情。這些慢病是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不控制會增加心梗風險。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脂和血糖,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復查,配合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實現(xiàn)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