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固定與休息:在骨折初期,醫生會根據患者骨折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進行石膏固定或外科手術治療,以幫助骨骼愈合。骨折初期,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且休息時可抬高受傷的腿,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
2.服用止痛藥物:疼痛管理是骨折康復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在骨折的康復過程中,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或其他止痛藥物能夠幫助患者緩解骨折后的疼痛;在骨折24~48小時內進行冷敷能夠減少腫脹和緩解疼痛;而在骨折恢復期,進行熱敷可以幫助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的僵硬和疼痛。
3.預防并發癥:骨折的康復過程中,預防并發癥非常重要。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患者可以進行踝部運動、膝關節屈伸運動等下肢活動,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對于高風險患者,使用抗凝藥物能夠防止血栓形成;長期臥床的患者還需定期變換體位,以避免長時間壓迫某一部位。
4.逐步恢復負重和活動能力:骨折初期,患肢需要固定和休息,隨著骨折逐漸愈合,醫生會根據X線檢查結果指導患者逐步增加負重,剛開始可以使用拐杖或助行器開始部分負重,逐漸過渡到完全負重。在康復過程中,物理治療師會幫助患者進行步態訓練,指導患者正確行走,避免因錯誤的步態損傷其他關節。
5.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進行股四頭肌收縮練習、深蹲、踮腳、腳尖站立以及自行車訓練、跑步機訓練等,能夠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6.改進步態與平衡訓練:在康復期間進行步態和姿勢訓練對于恢復正常行走至關重要,使用平衡墊或其他工具進行平衡訓練能夠幫助改善穩定性和防止跌倒;進行步態矯正訓練能夠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行走模式。
7.飲食與營養支持:小腿骨折患者需要充足的營養支持,補充奶制品、魚類、蛋黃等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能夠幫助促進骨骼的愈合和加強骨密度;補充富含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肉類、豆類、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肌肉的恢復和軟組織的愈合。
8.定期復診:在小腿骨折康復期間,定期進行復診和X線、CT、MRI等影像學檢查,能夠幫助醫生評估骨折愈合情況,并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調整治療和康復方案。
小腿骨折患者在康復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以避免因不當的行為而導致病情加重,引發其他并發癥。小腿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間,不能過早負重,其會導致骨折部位移位、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患者應避免進行跑步、跳躍、踢足球等劇烈運動和高沖擊活動,以免導致骨折部位移位或愈合不良;拐杖和助行器在早期負重恢復階段是必要的,但過度依賴輔助工具會導致肌肉萎縮、步態不正或關節功能下降,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逐步減少對助行器的依賴,開始進行肌肉鍛煉和逐步恢復正常步態;患者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不動或久坐,其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增加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在骨折康復期間,需要避免穿戴不合適的鞋子,其會加重骨折部位的負擔或導致步態不穩定;在骨折恢復過程中,患者應避免自行服用藥物,以免影響骨愈合;過度的冷敷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過度熱敷則會加劇炎癥或導致血腫,小腿骨折患者需要避免過度熱敷或冷敷。
總之,小腿骨折患者采取科學的康復護理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更快恢復正常活動功能,減少疼痛,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