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血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得益于化療、靶向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部分類型白血病的治愈率得到大幅提升。化療是治療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殺滅癌細胞。但是,化療會對患兒的消化系統造成較大影響,導致惡心嘔吐、厭食、味覺改變等消化系統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的營養攝入和身體恢復。
因此,科學合理地進行營養干預,對于改善化療患兒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患兒家長,了解患兒在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的飲食問題,掌握相應的營養支持策略,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渡過治療難關。
化療對白血病患兒
營養狀況的影響
白血病患兒通常要接受2~3年的化療,這對于患兒及其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場漫長的考驗。在治療過程中,化療藥物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反應,進而影響患兒的營養狀況。
1.導致食欲下降
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如惡心、嘔吐、口腔炎等不良反應,會使患兒的食欲明顯下降,食物攝入量大幅減少。化療藥物會刺激口腔黏膜,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癥,引發口腔潰瘍、疼痛等癥狀。嚴重時,患兒甚至不能吞咽,這也會導致患兒拒絕進食。長期如此,患兒可能因膳食營養攝入不足而出現生長遲緩、免疫力低下等問題,進而提高發生感染的風險。
2.導致味覺改變
部分化療藥物會刺激、損傷味蕾細胞,使患兒出現味覺異常,比如感覺嘴里有金屬味,或者覺得食物沒有味道。此外,化療引起的口腔炎癥也可能影響味覺,讓食物嘗起來發苦。這種味覺改變可能持續數周甚至數月,會嚴重影響患兒的食欲。
3.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化療藥物除了會刺激胃腸黏膜引起惡心嘔吐外,有時還會導致腹瀉。同時,進食膳食纖維過少、腸道菌群紊亂等原因導致的腸道蠕動減慢,也可能引起便秘。腸道不適會影響患兒的食欲和營養吸收。當患兒因腹瀉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時,更加無法正常進食。
4.導致情緒性厭食
除了上述生理因素,患兒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飲食情況。長期住院、反復治療帶來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能使患兒對食物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厭食情況。臨床上,有些患兒會將拒絕進食作為一種對抗疾病、對抗治療的手段。家長的過度強求可能適得其反,加重患兒的抵觸情緒。
5.影響吸收代謝
化療藥物會對患兒的骨髓造血功能產生抑制作用,引發貧血等癥狀。貧血不僅會降低機體的新陳代謝速度,還會進一步削弱消化系統功能,令患兒難以有效利用食物中的營養。
6.增加能量消耗
化療過程中,患兒可能出現感染等并發癥,這會增加患兒的能量消耗。在營養攝入本就不足的情況下,額外的能量消耗會進一步加劇營養不良狀況。
飲食護理策略
在化療過程中,家長除了要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外,還應加強對患兒的營養護理,通過合理安排飲食等手段,幫助患兒盡量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保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患兒營養狀態良好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提高機體對化療的耐受程度,保證治療效果。
1.合理評估,制定營養計劃
患兒入院后,應盡早由專業的臨床營養師對其進行營養評估,明確每日所需營養和熱量,制定個體化的營養計劃。治療期間,家長要配合醫師與營養師,密切監測患兒的體重變化和飲食情況。營養師會根據治療方案、患兒病情等來優化營養支持方案,必要時給予其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
2.遵守高蛋白、高熱量、多樣化的飲食原則
白血病患兒的代謝速率高,營養消耗量較大,要保證高蛋白質、高熱量、多樣化的飲食,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一般建議患兒每日攝入蛋白質1.5~2克/千克體重,每日攝入熱量125~145千焦/千克體重。值得注意的是,患兒接受門冬類藥物治療期間,需嚴格低脂飲食。
對于能夠經口進食的患兒,每餐要有主食、肉蛋奶、果蔬,保證營養全面均衡。蛋白質類食物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魚蝦、蛋類、奶制品等。每天應食用多樣的新鮮蔬果和全谷物,補充足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可以搭配食用堅果、全脂乳制品等食物,增加熱量密度。
3.少食多餐,細嚼慢咽
每餐不宜吃得太飽,以免加重消化負擔。可將一日三餐改為每日多次、少量進食,如每天用餐5~6次,每次以七八分飽為宜,隨餓隨吃。進食應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家長可準備一些干凈、衛生的小零食,以便孩子隨時食用。
4.因“癥狀”制宜,靈活飲食
(1)針對惡心嘔吐的飲食建議
患兒嘔吐后,家長不應勉強患兒立刻進食。嘔吐后,可用淡鹽水漱口。1~2小時后,可視情況讓患兒少量飲水,吃一些餅干、面包片等容易消化的干食,避免進食油膩、刺激性強的食物。食物宜溫熱,不要吃太燙或太涼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腸。適量喝些姜茶、吃些檸檬片,有助緩解惡心癥狀。
患兒餐后不應立刻進行運動,以免加重嘔吐癥狀。如果嘔吐癥狀嚴重,可遵醫囑使用止吐藥,必要時進行輸液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病房內要及時通風換氣,避免不良氣味加重惡心癥狀。
(2)針對味覺改變的飲食建議
食物應葷素搭配、口味多樣,多換菜色,避免單一重復,豐富的色香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食欲。應選用新鮮食材為患兒備餐。適當用檸檬、醋等調味品可為食物增香,刺激患兒味蕾。也可以嘗試制作一些孩子從未吃過的新菜式,為其換換口味。多喝水有助于緩解口腔異味。必要時,患兒可遵醫囑服用硫酸鋅口服液等鋅劑改善味覺。
(3)針對口腔炎癥的飲食建議
出現口腔炎癥的患兒,應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粥、湯羹、果泥、蒸蛋等,禁止進食燙、硬、粗糙、酸辣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潰瘍,加重疼痛癥狀。進食要細嚼慢咽,避免燙傷。適量飲用梨汁、蜂蜜水等飲品,能起到清涼潤滑、緩解疼痛的作用。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有助于促進口腔黏膜修復,家長可安排患兒適當食用新鮮果蔬、堅果、動物肝臟等食物,補充這些維生素。
(4)針對便秘、腹瀉的飲食建議
便秘患兒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果蔬、全谷物等,還應多喝水、適當運動,以促進腸道蠕動。腹瀉患兒應飲用電解質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高膳食纖維食物對消化系統造成的壓力較大,腹瀉患兒可暫停食用相關食物,待癥狀緩解后再恢復正常飲食。必要時,患兒應遵醫囑使用止瀉藥物,酌情使用益生菌制劑調節腸道菌群。
5.調整心情,適度活動
提及白血病,很多人會聯想到“絕癥”。但事實上,很多兒童白血病患者通過規范診療能夠達到臨床治愈,可以實現長期生存。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依靠。可通過繪畫、游戲等方式引導孩子表達內心感受,用兒童化的語言解釋治療的必要性,共同規劃階段性治療目標,減少孩子的恐懼心理。鼓勵患兒適度活動,如參與低強度的散步、拉伸運動、簡單的室內游戲等。這樣做有利于患兒保持心理健康,改善厭食情況。
6.注意飲食衛生
化療期間,患兒免疫力低下,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家長應嚴格遵守醫師要求,在食材選購、烹飪加工環節做到清潔、衛生。選購食物時必須購買新鮮產品,做到現買、現做、現吃。食材應煮熟后食用,水果應去皮后食用。患兒的廚具應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感染。
謹慎補充膳食補充劑
擔心孩子出現營養不良情況,很多家長想購買蛋白粉等膳食補充劑和“抗癌食品”為孩子“補一補”,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該怎么吃,必須由醫師決定。治療期間,醫師和臨床營養師會密切關注患兒的營養狀況。一旦出現營養不良,經口攝食量不足的情況,醫師和營養師會根據患兒的營養需求,適時適量使用合適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為孩子給予營養支持。家長沒有必要自行購買膳食補充劑和“偏方”類的“抗癌食品”。這種所謂的“抗癌食品”,沒有明確的臨床依據,盲目食用反而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為患兒做好口腔護理
注重口腔衛生,有利于預防、改善口腔炎癥,避免因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并能預防由口腔炎癥引起的全身感染。建議每日早晚用軟毛牙刷為患兒輕柔刷牙,清潔口腔。患兒進食后應及時漱口,防止食物殘渣在口腔內滋生細菌。出現口腔潰瘍時,讓患兒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含漱,能夠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病情嚴重時,患兒應遵醫囑進行對癥治療。
白血病患兒的康復之路充滿挑戰。為進行化療的白血病患兒提供營養支持,要遵循醫囑,為患兒補充營養,千萬不可急躁。同時要提醒您,飲食調理要因人而異,選擇什么食物、具體吃多少,應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