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4.8%。很多父母擔心自家孩子在身體、體重等方面,比同齡人“慢半拍”。希望以下建議能幫助2~5歲兒童的家長,掐滅自家寶貝發育遲緩的“苗頭”。
什么是發育遲緩?
簡單來說,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各種不利因素導致的生長發育速度放慢或順序異常等現象,使孩子未能在預期年齡范圍內達到發育“里程碑”(兒童在特定年齡階段應達到的關鍵發展標志)。發育遲緩的具體表現包括:生長遲緩、語言發育滯后、精神心理發育遲緩等。發育遲緩會對患兒的生活、學習、社會交往等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遺傳因素、后天營養、家庭環境等因素,對兒童的健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家長除了要帶孩子進行定期體檢,排除可能導致發育遲緩的病理性原因外,還應做好生活保障和心理調適,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食養是基礎
吃得對才能長得快
膳食營養不充足、結構不合理、飲食習慣不良是造成兒童身高、體重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加強兒童的飲食管理,能夠有效預防生長遲緩問題。
1.食物豐富多樣,提供生長所需營養
飲食單一不僅會讓兒童無法從食物中獲取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多種營養素,而且容易導致厭食問題。家長要保證兒童一日三餐食物種類豐富,每餐的膳食至少要包含谷薯類、果蔬類、肉蛋類、奶類和豆類中的3類及以上,每天的食材種類不少于12種。
家長可以通過同類食物互換的方式豐富食物種類。例如,肉類食物中有牛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蝦肉等,要盡量做到每餐食用不同種類的肉;每天吃4~5種蔬菜,比如,可以午餐吃西藍花、油菜、香菇,晚餐吃黃瓜、萵筍。
2.合理烹調
烹調方式也會影響兒童的營養狀況。油炸、腌漬、燒烤等方式加工的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和鈉。兒童經常食用這類食物,既不利于消化,也不利于心血管和腎臟健康。家長在烹調食物時應盡量選擇蒸、煮、燉、煨等方式,在保證食物可口的基礎上減少調料的使用量,讓食物清淡、易消化。
3.培養健康飲食行為
如果兒童出現挑食、偏食等情況,家長可以通過搭配食物顏色,將食物做成不同的造型、質地,變換烹調方式,建立獎懲機制等方法,調動孩子進食的積極性。家長要鼓勵小朋友自主進餐、專心用餐,養成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餐的健康飲食習慣。同時,家長不能因為覺得孩子“沒吃飽”而強行讓孩子多吃。
4.針對性補充營養素
只要做到均衡飲食、足量飲食,一般可以滿足兒童機體對于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需求。如果經醫學檢查發現孩子缺乏某類營養素,應首選富含這類營養元素的食物進行“食補”。如果不能通過飲食補充,家長可以在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讓兒童服用相關膳食補充劑。
適度運動與充分休息
健康發育的兩大“助推器”
運動量少、睡眠時長不足,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發展會造成負面影響。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運動習慣,對于預防、改善兒童的發育遲緩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1.增加運動時間,培養運動愛好
2~5歲兒童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至少要達到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現實生活中,很多雙職工家庭的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很少有時間陪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也很容易讓小朋友沉迷于動畫片、電子游戲,減少運動時間。
家長可以合理規劃時間,引導孩子培養運動愛好,保證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例如,幼兒園放學早、家長下班晚,通常由老人接送孩子。老人接到孩子后可帶其在小區的游樂場玩耍1小時,增加小朋友的戶外運動量。家長下班后,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室內游戲。這樣做可以密切親子關系,保證兒童的運動量,提高其睡眠質量。周末,家長可以帶孩子進行游泳、踢球等活動。
2.規律作息,充足睡眠
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進小朋友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的生長,還有利于調節情緒,維持心理健康。不同年齡段兒童所需的睡眠時長有所區別。一般來說,3歲以下幼兒每天應保證11~14小時的睡眠時間(包括午睡),3~5歲兒童每天的睡眠時間應達到10~13小時。家長應要求孩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睡前可以給孩子放舒緩的輕音樂,或者是為孩子講繪本故事,讓孩子安靜下來,以便入睡。睡前1小時,兒童不要做劇烈運動,不宜進食,以免影響入睡。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
許多家長比較重視孩子機體的生長發育質量,但是對其心理發育可能有所忽視。2~5歲的小朋友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社交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保證其心理健康發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所有家庭成員要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減少焦慮和緊張情緒。家長要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環境,參與社交活動,遵守社交規則,使孩子掌握社交技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確診發育遲緩后
應及時干預治療
各位家長朋友應注意,臨床對于兒童發育遲緩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和依據。小朋友個子矮小、體重偏輕,并不一定等于發育遲緩,家長不要過于焦慮。如果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明顯低于同齡兒童,存在語言、運動能力發育遲緩等表現,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就診后,醫師會進行綜合評估,診斷孩子是否屬于發育遲緩,并明確病因,給出治療建議。患兒在經過醫師的全面評估與仔細檢查后,可以根據病因、病情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和治療。
溫馨提示:需要提醒您的是,濫用保健品、藥物不能讓孩子“快人一步”。通過人為干預,讓孩子“更高”“更聰明”,反而可能帶來新的健康隱患。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小朋友正常飲食就可以保證成長所需的營養,不需要進補或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