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這個看似普通的疾病,對兒童患者的影響可不小。多數腹瀉屬于自限性疾病,絕大部分成年患者經過對癥治療,可以很快康復。但該病對于兒童患者的影響更大,造成的癥狀更嚴重。如果患兒發生脫水,嚴重時可能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對于腹瀉患兒,必須及時進行補液治療。那么,補液治療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呢?
腹瀉可能導致脫水
人的體液主要由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電解質等物質組成,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脫水指水分攝入不足或體液丟失過多,導致體液總量明顯減少的現象。
腹瀉是兒童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以排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重要特征。嚴重腹瀉會導致患兒丟失大量體液。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就會導致患兒脫水。
脫水患兒通常表現為口渴、皮膚干燥、尿量減少、眼窩下陷等癥狀。由于血容量減少,患兒的血壓下降、心跳加快,嚴重時可能休克。供血不足可能導致重要器官功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家長應密切觀察腹瀉患兒的尿量是否減少、皮膚是否失去彈性、眼窩是否凹陷。如出現以上問題,應及時帶患兒就醫。
脫水后不能大量飲水
有些家長認為:既然腹瀉會讓孩子脫水,那讓孩子多喝水不就行了?事實并非如此。脫水患兒丟失的不僅是水分,還有電解質。普通的飲用水不能提供人體流失的電解質,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而且,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能稀釋血液中的鈉,引起低鈉血癥。此外,腹瀉患兒的胃腸功能較弱,大量飲水很可能導致嘔吐,這反而會加重脫水情況。
及時進行補液治療
簡單來說,補液治療就是通過口服、靜脈輸注、鼻飼的方式,向患兒體內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恢復、維持體液平衡。這一治療方法的核心在于及時、適量,既要確保在脫水癥狀出現前或剛出現時就開始補液,又要根據患兒的脫水程度來確定補液的數量和速度。
1.口服補液
《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診療規范(2020年版)》要求,患兒自腹瀉開始就應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口服補液可遵醫囑選用低滲性的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為散劑,其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無水葡萄糖等成分,用飲用水沖調后服用。及時進行口服補液能夠為患兒補充急需的水分與電解質,預防和改善脫水情況。家長應嚴格遵醫囑按比例沖調口服補液鹽,以免影響補液效果。應讓患兒少量、多次飲用,以防因一次性攝入過多而發生嘔吐。
2.靜脈補液
靜脈補液主要應用于中重度脫水、無法口服補液、口服補液脫水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等情況的患兒。這些患兒已經流失了大量水分和電解質,靜脈補液能夠直接將液體輸送到血液中,快速糾正其脫水狀況,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家長應遵醫囑,在必要時為孩子進行靜脈補液。
醫師會根據患兒的脫水情況決定靜脈補液的液體成分、補液總量、滴注持續時間等,補液時遵循“先快后慢、先鹽后糖、濃度由濃至淡”的原則。補液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密切監測患兒的尿量、血電解質等關鍵指標,據此靈活調整補液方案。經過一天的靜脈補液后,如果患兒的脫水情況基本得到糾正且可以口服,可改為口服補液治療。
3.鼻飼管補液
鼻飼管補液適用于沒有靜脈輸液條件、無法口服補液的嚴重脫水患兒。
患兒補液治療期間
家長應注意以下問題
1.觀察療效
補液治療過程中,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反應,包括排尿次數與尿量是否逐漸增多、精神狀態是否有所恢復、皮膚是否逐漸恢復彈性等。這些都是脫水癥狀有所改善的信號。如果患兒的脫水癥狀持續得不到改善,依舊頻繁腹瀉、嘔吐,家長應及時告知醫師,調整補液方案。
2.調整飲食
腹瀉患兒的胃腸道功能受損,體液流失量大,腹瀉急性期飲食應選擇水分充足、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比如稀粥、軟面條、米糊等。待腹瀉有所好轉,腸胃功能有所恢復,可以讓患兒食用少渣、低脂肪的食物,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應注意避免讓患兒食用辛辣刺激性、油炸、高糖、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
為了減輕腸胃負擔,確保患兒攝取足夠的營養,家長應采用少食多餐的喂養方式,減少每次的進食量,增加進食次數。這樣做可以平衡患兒的營養需求與腸胃承受能力。在每次進食時,家長應讓孩子慢慢咀嚼食物,以減少食物塊對胃腸道的刺激。同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及時調整進食量,避免過量攝入導致不適。如果患兒發生嘔吐,應禁食1~2小時,之后讓患兒少量飲用口服補液鹽溶液或米湯。
3.保證患兒充足休息
腹瀉患兒的身體比較虛弱,充分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復。家長應讓孩子臥床休息,避免進行跑跳等劇烈活動。為孩子創造適宜的休息環境,避免噪聲、強光等干擾。可通過講故事、播放音樂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緩解患兒的焦慮情緒。
4.配合藥物治療
為縮短病程、改善不適癥狀、幫助患兒盡早康復,醫師會根據病因、病情等,酌情選用抗菌藥物、蒙脫石散、益生菌制劑、鋅劑等進行治療。蒙脫石散可以吸附腸道毒素,保護腸黏膜;益生菌制劑能夠促進有益菌群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鋅劑有助于縮短兒童腹瀉的持續時間。家長應在醫師的建議下,合理使用對癥藥物。
家長朋友應高度重視補液治療的重要性,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確保腹瀉患兒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同時,應做好護理工作,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腹瀉期,恢復健康。
溫馨提示:腹瀉患兒疾病康復后,應注意養成規范洗手的習慣,及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等相關疫苗。家長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讓孩子吃生食、剩飯,做好家居環境的定期清潔和消毒,降低孩子發生腹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