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頻繁被鼻塞、耳鳴、夜間打鼾、嗅覺減退、頭昏頭痛等癥狀困擾,很有可能是鼻息肉惹的禍。鼻息肉是一種長在鼻腔里、外表像荔枝肉一樣光滑的腫塊,質地柔軟。鼻息肉在形成早期體積較小,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因此不容易被發現。等到息肉變大、癥狀明顯時,患者往往錯過了最佳保守治療時機,不得不接受手術。
鼻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鼻息肉是一種慢性炎癥反應。單純的鼻息肉較少見,該病常與鼻竇炎癥并發。目前,鼻息肉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認為其可能與變態反應和慢性炎癥有關。
1.變態反應
變態反應也叫“超敏反應”,是機體免疫系統對某些物質如花粉、動物皮毛等產生的過度免疫應答,多表現為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當變態反應多次發生于鼻部時,可導致患者的鼻黏膜水腫、增生,逐漸形成息肉。
2.慢性炎癥
若罹患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炎癥產生的膿性分泌物可對鼻腔黏膜產生長期、反復的刺激,使鼻黏膜發生血栓性靜脈炎和淋巴回流障礙,引起鼻黏膜水腫,最終形成息肉。
五大癥狀幫您初步判斷鼻息肉
鼻息肉的形成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可能持續數月。發現得越晚,該病的治療難度就越大。對于處在早期階段的鼻息肉,只需要藥物治療就能治愈。如果鼻息肉的體積發展至較大,患者的癥狀較為嚴重,僅靠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多數患者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您出現以下五種癥狀,則必須警惕鼻息肉的形成:
1.持續性鼻塞
鼻息肉會堵塞鼻腔,影響氣流進出。同時,鼻息肉會影響鼻腔內毛細血管的血液流通,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鼻黏膜充血腫脹,加重鼻塞癥狀。由于鼻息肉多為雙側發病,因此由其導致的鼻塞也多為雙側。隨著時間推移,鼻塞癥狀會逐漸加重。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呼吸不暢,出現頭暈、頭痛等癥狀。
2.鼻腔分泌物增多
在鼻息肉形成早期,患者鼻腔的分泌物增多,擤出的鼻涕濃稠且帶有膿性物質,打噴嚏次數增多。
3.嗅覺減退
鼻腔頂部有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它“掌管”著我們的嗅覺功能。如果這一區域生長出息肉,患者的嗅覺功能會受一定影響。如果息肉體積較小,患者可能表現出嗅覺不同程度地下降。如果息肉體積較大,有可能導致患者的嗅覺完全喪失。
4.夜間打鼾
鼻息肉引起的鼻塞癥狀讓患者在睡眠時不得不張口呼吸,這會引起打鼾癥狀。如果患者以往睡覺不打鼾,最近突然出現鼻塞、打鼾、流鼻涕等癥狀,應懷疑是鼻息肉導致的。
5.耳鳴
人的鼻腔和中耳腔通過咽鼓管連通。由于鼻息肉及其分泌物會阻塞咽鼓管口,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造成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鼻息肉的治療方案
雖然鼻息肉是一種良性贅生物,不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但是,嗅覺下降、鼻塞、耳鳴等癥狀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患者在確診鼻息肉后要積極接受治療。
1.藥物治療
(1)治療鼻息肉的常用藥物有:
類固醇鼻噴劑: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莫米松等。此類藥物具有抗炎作用。在鼻息肉較小的情況下,遵醫囑規范使用類固醇鼻噴劑能縮小鼻息肉。理想情況下,可以使鼻息肉消失。
以布地奈德鼻噴劑為例,它是一種具有局部抗炎、抗過敏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對于治療鼻息肉以及預防鼻息肉切除后的再生有良好效果。成年人起始使用劑量為256微克/日。患者既可以在早晨一次性噴入(即每個鼻腔噴128微克),也可以在早晚分兩次噴入。在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后,可逐漸減少至最小劑量——每天每個鼻腔噴32微克。每次使用鼻噴劑前搖晃瓶身,向空氣中噴壓幾次,待藥物均勻噴出后,再噴入鼻腔中。
(2)類固醇滴鼻劑:類固醇滴鼻劑的藥物成分與藥效和類固醇鼻噴劑相同,但是劑型為滴劑,使用方法不同。使用時患者可以取仰臥位,將頭伸出床邊,使頭部后仰,鼻孔朝上,用力擠壓滴鼻劑的瓶身,讓藥液滴入鼻腔。然后維持該姿勢3分鐘,保證藥液充分接觸鼻息肉。如果鼻腔內有分泌物,應先用紙巾或棉簽清理分泌物,再滴入藥液,以保證藥效。
(3)醋酸潑尼松片:該藥為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過敏的作用。對于成年患者,醋酸潑尼松片的每日使用劑量為20~40毫克。
(4)抗生素:抗生素雖然不能縮小鼻息肉,但是可以治療鼻息肉引起的繼發感染。例如,鼻息肉堵住鼻竇后會導致鼻竇內細菌大量繁殖,有可能引發鼻竇感染??诜股啬芤种聘腥具M程,防止病情加重。需注意,患者應在醫師鑒別后,再遵醫囑用藥。
2.手術治療
如果通過藥物治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或者鼻息肉體積較大、患者癥狀嚴重,應盡快選擇手術治療。臨床上主要采取鼻內鏡下鼻息肉切除術進行治療。該術式是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后,在鼻內鏡輔助下,用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的蒂部。醫師將息肉勒緊后向外拉,可將鼻息肉連同根蒂一起摘除。對于合并鼻竇炎的患者,除了摘除息肉,醫師還會幫助患者清除發炎的鼻竇,以免復發。
鼻內鏡下鼻息肉切除術屬于微創手術,基本能在2小時內完成。由于鼻腔結構復雜,術后很難保證對所有傷口縫合止血,因此,要使用吸收性明膠海綿等人工材料進行填塞止血。填塞期間,患者會有鼻腔疼痛、呼吸受阻等癥狀,這屬于正?,F象?;颊咝g后7~10天可以痊愈,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這些做法幫您降低復發風險
鼻息肉存在一定復發風險。即使經過藥物或手術治療,如果存在慢性炎癥等誘因,仍然有部分患者會再次復發。因此,患者要定期復查,合理用藥,配合醫師進行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疾病的治療。進行過多次手術、病情易復發的患者需要終身進行復診。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維護鼻部健康,避免用力摳鼻、擤鼻,避免接觸花粉、灰塵等過敏原,以免鼻息肉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