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忙碌,一年到頭,從早到晚。“058110”,是花雪的警號。
2025年4月8日,花雪值班。當晚,她接到110指揮中心派發的警情,為一個案子忙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派出所轄區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管理要素多。隨著外來人口不斷增加,各類矛盾、隱患突出,日接警量經常是全區最高,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她說。
2000年12月出生的花雪,是常州市公安局金壇分局東城派出所唯一一名接處警和刑偵打處(違法犯罪打擊處理)“雙擔”的女民警,既要破案追逃,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又要調解矛盾糾紛,撫平矛盾雙方不穩定的情緒。
當警察的必修課
辦案和接處警是民警的兩門必修課,也是鍛煉和提升執法能力的必經之路。作為刑偵警察,花雪自然要辦理各類治安違法和刑事犯罪案件。
近年來,不少刑偵題材的影視劇走入觀眾的視野。影視劇中呈現的刑警,要么在研判、分析案情,要么奔波在調查、取證的路上,還有最驚險的抓捕場面,民警直面犯罪嫌疑人,一番“刀光劍影”,將其抓捕歸案。
嫌疑人落網,案件并未結束,還有后續的審訊、移送審查起訴等環節。
花雪辦案的過程與此類似。
在派出所,“轟動一時”的刑事大案極少,花雪接手的多為娼賭、打架斗毆、盜竊毀財類的民生案件。
工作半年后,花雪和隊友前往新疆抓捕毒販。蹲守幾天,他們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蹤跡。抓捕時,她負責盯梢,隊友擇機對嫌疑人進行控制。她佯裝打電話,眼睛緊緊盯住嫌疑人的動向,眼看著嫌疑人向她走來,越走越近,這時,隊友果斷出擊,先后將兩名嫌疑人擒獲。
接著就是突擊審訊,花雪和隊友通宵審查、固定證據,對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將嫌疑人帶回常州時,因坐飛機不便,臨時又沒買到高鐵票,他們在綠皮火車上整整坐了50個小時的硬座。
遇到患有傳染性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花雪和隊友得保護好自己,防止被其抓傷或者咬傷導致傳染。
在花雪看來,辦案雖然有風險,但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嚇人,或者有什么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情節。辦案有嚴謹、規范的流程,掌握線索、研判案情、調查取證、布置抓捕,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盡管還沒遇到過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可花雪已做足心理準備,真碰到那樣的人,該上就得上,不能含糊。
在日常工作中,花雪的壓力來自接處警。
派出所接到的警情可謂五花八門,花雪處理最多的是矛盾糾紛類警情,家庭矛盾、同事矛盾、鄰里矛盾、買賣糾紛、勞資糾紛……
花雪說,接處警工作看似平平無奇,其實暗含極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尤其是矛盾糾紛類警情,當矛盾各方都很激動,民警處警時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矛盾升級,帶來執法風險。有些警情涉及的糾紛可能不歸公安部門管,可老百姓還是習慣打110。一方面,人民警察有義務在老百姓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另一方面,老百姓遇到什么糾紛,都希望警察能當“判官”,現場斷案。
學會當“情緒垃圾桶”
每個警情都有簡要的文字描述,花雪一邊趕往現場,一邊迅速在腦子里打草稿,打架的該怎么調解、夫妻鬧矛盾的該怎么勸、員工討薪的該怎么處理……
據花雪觀察,像打架報警的,十個警情里有六七個都很輕微,也沒有人受傷,但各方非得“爭一口氣”,都不愿意認輸。派出所貫徹“楓橋經驗”的工作導向,盡量調解,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一個糾紛,雙方都喝了酒,眼看要打起來了。她趕到現場后,站在雙方中間,一手擋住一個鬧事者。在喝住要動手的人后,她傾聽了雙方訴求,進行分析和調解,最終讓他們握手言和。花雪說:“類似的打架斗毆警情,民警處警時并不急著嚴厲處罰動手的違法者,而是給各方一個緩沖的空間,等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再厘清是非曲直。”
在她看來,調解矛盾、處理糾紛更多是在緩和各方的負面情緒,給予正向反饋。民警要擅長“角色扮演”,站在各方的立場上看問題,當好“情緒垃圾桶”,在傾聽中找到矛盾癥結并對癥下藥。
遇到那些“很上頭”、怎么勸都沒有用的人,花雪會在現場把他們相互隔開,或者帶到派出所里,等他們冷靜下來,再開展調解工作。
可有的矛盾單靠民警一次、兩次調解也不能解決,例如有些鄰里糾紛,鄰居之間積怨甚深。花雪舉例:“比如哪天兩家又吵起來了,互相看對方不順眼,甚至破口大罵,都在氣頭上,也都報了警。他們自己或許也知道民警沒法解決積怨。我們到現場后,這家說那家怎么怎么不好,我們先聽著;那家說這家如何如何不像話,我們也聽著,之后再分頭做工作,提出一些正向的建議,盡量讓兩家的情緒平靜下來。”
為了提升調解矛盾糾紛的能力,花雪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錄著工作細節,以便復盤接處警工作的得與失。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天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得講究方式方法,這不是一門速成的課程,仰賴經驗累積,派出所里的前輩都是花雪學習的對象。有的輔警工作多年,調解矛盾糾紛很有辦法,花雪經常向他們討教心得。
事情一件接一件,花雪經常忙得團團轉,接處警、辦案抓人,“我們排班4天一個循環,周末也是這樣,很難有雙休的時候,另外還會接到很多臨時任務。”
從警兩年多,花雪受了不少傷:有一次接處警,她被人抓傷手臂、肘擊下巴;抓賭時,三四十個賭徒奪門逃跑,她的手腕差點被擠斷。
不像父女,更像同事
其實,花雪可以只做刑偵工作,不承擔接處警的任務,她是主動要求到接處警一線鍛煉的。“我是受我爸爸的影響,他說接處警是公安工作的基礎。”花雪說,在接處警過程中,她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這是提升執法能力最好的場景。掌握了不同的“話術”,辦理刑事案件時方能從容應對犯罪嫌疑人的“刁難”。
在花雪的成長過程中,爸爸花敖慶是非常關鍵卻又常常“缺席”的人。
花敖慶是一位在基層派出所工作近30年的老民警,戶籍、社區、治安、刑偵等崗位全干過。兒時,花雪很少跟爸爸見面,因為他常常忙得回不了家,照顧家庭、撫養孩子的擔子都落在媽媽身上。爸爸媽媽對她的要求很簡單,身體健康就行了,基本是“散養”。
一家三口難得在一起吃一頓飯,爸爸聊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耳濡目染,花雪對警察這個職業產生了興趣。高中畢業,她報考了爸爸的母校江蘇警官學院,聽從爸爸的建議選了治安學專業,這是全科專業,什么都會學到。
大學畢業時,花雪取得公安聯考全省第一名的成績,她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在機關里發展或留校任教。爸爸建議,如果干刑偵,就去最接地氣的地方,那就是派出所。再者,她是獨生女,想離家人更近一點,便決定返回家鄉,像爸爸一樣扎根基層派出所。
她和爸爸不在一個派出所,值班時間又不一樣,見面也不多,交流都是在線上進行。在微信里,爸爸經常給她發“公安機關在接處警時需要注意的用語”“公安機關辦理某類案件的相關規定”之類的鏈接,她的回復簡單又“官方”:收到。
花雪入職后的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分局組織開展活動,她和爸爸要排演一個父女警魂傳承的節目。爺倆在臺上演,分局政委左看右看,說了一句“你倆不像父女,更像同事”。
與爸爸這位“同事”相比,花雪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本事要學,比如辦一些沒辦過的案子,提高審訊技巧。短期內,她打算報考司法考試。如果有時間,她還想拿下社會學或心理學的碩士研究生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