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帶了一只小豬來上課!”聽到同學的尖叫聲,我抬頭一看,講臺上有一只布偶,粉色的腦袋、紅色的裙子、吹風機一樣的鼻子 一 是小豬佩奇。大家都很好奇:老師為什么帶佩奇來上課?
“佩奇喜歡聽故事,誰來給它講個故事呢?”老師舉起佩奇晃了晃問道。大家笑成一團——布偶也會聽故事嗎?我覺得,老師一定是在跟我們開玩笑。
果然,班上沒有人舉手。老師便提議用類似“擊鼓傳花”的方式來確定講故事的人。他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橫線,在他用黑板擦擦橫線時,佩奇便由第一桌的同學往下傳。線擦完時佩奇在誰手上,就由誰講個小故事。
游戲開始了。老師慢騰騰地擦著線,同學們個個緊張極了,一拿到佩奇就像拿到燙(tàng)手山芋(yù),飛快地傳給下一個人。傳到最后一排時,線剛好擦完。那位同學站起來講了《青蛙王子》,大家拍手叫好。
游戲繼續進行,我想:“老師擦得這么慢,拿到佩奇肯定能傳出去。”于是,當我拿到佩奇時,我故意擺弄了一番它的長鼻子,逗得大家一陣歡笑。沒想到這時老師突然“(shuā)”地把線擦完了。我大驚!這只“燙手山芋”竟落在我手里,同學們笑得前仰合。

我硬著頭皮站了起來。因為覺得不可能由我講故事,我根本沒有做準備,一時不知道要講什么,支支吾吾半天講不出來。可不講不行呀,老師和同學們都盯著我看呢!突然,我靈機一動,把上周寫的作文《門牙下崗記》講了出來。我自己寫的作文我自然講得生動,講完時我收獲了熱烈的掌聲。
游戲還在繼續,教室里笑聲不斷。我忽然想到,這哪里是給佩奇講故事,分明是老師用妙招訓練我們的表達能力。這樣的課,真是太有趣了!
點評:小作者以時間為序,根據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想,流暢自然地呈現了一堂有趣的課。
[指導老師:李耿源繪畫:陳蕊
標題書寫:陳姝好(浙江省蒼南縣江濱實驗小學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