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是胡家舟的生日,他的生日愿望很簡單:視頻平臺粉絲達到100萬。
“你覺得自己是網紅嗎?”面對記者的提問,胡家舟說:“如果網紅意味著流量,那我就是網紅。我是賣水杯的,流量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自然接受這個身份。”
胡家舟是浙江洪帆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個玩轉社交平臺的“廠二代”。他的父親胡洪澤是浙江洪帆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主要做水杯的內外貿生意。
流量時代,很多企業家親自下場打造個人品牌。“董明珠、王石、雷軍等企業家,都做過或正在做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個人品牌的打造。”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分析,“對于個人品牌來說,高質量的內容、持續的關注度、用戶的黏性等都很重要。”
打開胡家舟的短視頻賬號,最火爆的系列是“95后廠二代繼承家業”:“忽然之間就爆了,瀏覽量一下幾百萬了,粉絲也多了起來。”胡家舟對突如其來的流量感到驚訝。
“大家對這個系列感興趣,前期就想固定標簽,粉絲數量起來后,后面再考慮怎么發展。”“95后”胡家舟對自己的網紅之路有清晰規劃。
隨著流量時代的到來,制造業傳統的營銷策略顯得黯然無光,能不能為企業發展蹚出一條新路徑?胡洪澤選擇相信兒子,對胡家舟做的事給予大力支持。
“這是很好的事情,他想做就讓他試試,互聯網都是他們年輕人在玩。”胡洪澤說。
為了支持胡家舟,全家人一起上陣。從“廠二代”的一天到工作中的點滴,再到全家“整活”,胡家舟的視頻創造力十足。
視頻團隊只有3個人。“一個編導,一個拍攝剪輯師,加上我本人,從選題策劃到后期制作剪輯,都由我主導、參與,一遍遍審核調整。”胡家舟在短視頻平臺分享的內容均源自日常生活和工作體驗。
“相較于父輩的低調內斂,我認為,‘廠二代’更勇于表達自我。新生代企業家并非坐享其成者,在創業的路上,我們同樣勇敢追夢、敢于創新。”胡家舟說,通過短視頻IP的打造,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得到了顯著提升。
“從企業營銷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創新的都不能傳承;從企業文化的角度講,凡是必須傳承的就不能創新。傳承和創新,要適度地把握平衡。”陳少峰說。
對于胡家舟,創新就是他的“舒適區”。新互聯網時代需要新故事。比起站在工廠流水線旁,有創造力的工作和生活更令胡家舟向往。
流量來了,如何變現?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一些‘黏粉’,有時候在視頻平臺掛出來的商品,他們會購買,支持我。”胡家舟說。
線上打造品牌、積攢粉絲的同時,胡家舟也在思考品牌的發展之路。“企業只有做自主品牌,才能長遠發展。近年來,跨界聯名火爆出圈,引發聯名經濟效應。”這讓胡家舟看到了無限商機。
“我做了自己的品牌‘GOYAGO’,品牌名字直譯過來就是‘沖呀沖’,代表了積極向上的品牌價值觀,叫起來也比較順口,有記憶點。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或多個圈子,借助對方的品牌優勢,吸引不同消費群體的注意力,核心是要快速為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胡家舟說。
早在2023年,胡家舟就通過多種渠道,促成“GOYAGO”與50多個品牌聯名,憑借對方在各自領域的名氣,為“GOYAGO”樹立知名度,也為品牌聯名積累了寶貴經驗。
沒過多久,“GOYAGO”在一眾水杯品牌中站穩腳跟。
同時,胡家舟帶領團隊成員深入生產車間,用鏡頭記錄每個生產環節。從原材料挑選、模具制作,到產品成型、拋光、噴漆,再到組裝包裝,每個細節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些真實畫面,讓網友深刻感受到公司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和對工藝的精益求精。”胡家舟說。
像胡家舟一樣的“廠二代”們,在浙江有很多。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視頻賬號,胡家舟會和他們一起交流心得。
“我認識的這些新生代企業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業故事。他們本身也值得我去記錄和挖掘。”胡家舟對于接下來的視頻內容有了新的規劃。
“網紅是一時的,流量也是一時的,如何用文化沉淀下有內涵的東西,是我們在流量時代需要思考的。”陳少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