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請DeepSeek用3個tag安利武漢大學(以下簡稱“武大”)時:
#珞珈山下的學術殿堂# 在這里,你不僅能修煉“經濟學仙術”,還能在櫻花樹下思考人生,學術與美景兩不誤!
#櫻花與DDL的浪漫邂逅# (注:DDL是Deadline的英文縮寫,指“死線”或“最后期限”)春天賞櫻,夏天觀山,秋天看銀杏,冬天趕DDL,四季都有“大片”可拍,生活從不單調!
#學霸與文藝青年的雙重身份# 在武大,你既是圖書館里的“卷王”,又是朋友圈里的“文藝攝影師”,身份切換自如!
細看這些tag,不都是七日櫻花與百年珞珈擦出來的火花嗎?
在武大,有一種風景叫櫻花
當雷軍凌晨五點多在武大櫻花樹下與小米YU7深情同框時,他或許也沒想到,自己就往那櫻花樹下簡單一站,居然讓網友們紛紛化身晉江文學城的“段子手”,直接各種玩梗改書名:
“武大櫻花開兩季,一季軍來,一季軍去?!薄缎∶壮脸淋娙缢?/p>
“雷總好?!薄袄卓偤檬裁矗俊薄袄卓偤脦洝薄锻低道撞蛔 ?/p>
“我至死都要暴烈地愛你?!薄独缀濉?/p>
“來娶你了,雷嬌嬌。”——《重生之雷門毒軍》
正如某位網友所說:“雷總這波櫻花照,比任何發布會都更能讓人記住小米YU7——畢竟誰能拒絕一個凌晨五點多為你承包櫻花樹的總裁呢?”不過,網友還是說少了,雷總的這波櫻花照,讓人記住的可不僅是小米YU7,還有雷總的母校武大——畢竟誰能忘記“科技直男”的文藝轉身,在校園櫻花樹下演繹理工男的浪漫主義呢?
“這段時間是武大最美的時間,也是武大人的節日,很多校友都會返??纯?。這個時候到武大看櫻花,人非常多,人山人海?!遗氯颂?,今天凌晨五點多,天還沒亮,我就到了校園。沒想到,已經有不少人在逛了。”雷軍對武大櫻花的情有獨鐘,實際上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母校情結”敘事體系。“其實我上大學幾乎所有的錢,都來自獎學金、老師實驗室給的補貼和發文章的稿酬,我下定決心,如果有一天我掙了錢,我一定千倍萬倍地還回來。”后來,雷軍捐贈了9999.9999萬元為武大建設科技樓、在武大設立了“雷軍獎學金”、捐贈了13億元為武大慶生……
誰說站在櫻花樹下的雷總最浪漫?明明是雷軍與母校之間的這種聯結才最讓人感動呢!而這或許也是每年三月,全國人都涌進武大看櫻花的原因之一吧——“在武漢大學,有一種風景叫櫻花,有一種情懷叫依戀,有一種味道叫熱干面,有一種滄桑叫老牌坊,有一種夢想叫上武大。”
武大賞櫻路線推薦:正門—櫻花大道—理學樓—老齋舍—櫻頂—櫻園—行政樓—鯤鵬廣場(不要錯過呦,錯過要再等一年?。?/p>
武大櫻花季,是一場自然與人文的合謀
正如無人機掠過櫻花大道時,鏡頭里既有民國風建筑與摩登玻璃幕墻的對話,也有白發教授與“00后”學子在落英中并肩而行的剪影……我們從中能看出,武大浪漫的不僅是櫻花,還有櫻花背后的武大人。
文學院的吳光正老師在課上說:“你們不要來上我的課了,趁著年輕趕緊和喜歡的人去看櫻花??!”
櫻花開得最盛時,《中華樂教導引》的易棟老師在教四爬山虎滿窗的大教室中講《楚辭》,見昔日爆滿的臺下稀稀落落,他笑瞇瞇地說:“快逃課快逃課,如果櫻花常開、青春常在,那這一切就不會這么動人情懷。”
“生命的美和豐富都需要停下來欣賞?!薄对髑鍛蚯返睦蠋熢谡n上唱起了《牡丹亭》,“‘春呵春,得和你兩流連’,我也流連春,春也流連我,春光也為我而來了?!?/p>
這些知識之外“文藝而浪漫”的東西,不僅體現在春天武大的櫻花里,還體現在整座珞珈山上:
有把課堂搬到藝術館、博物館的老師;有帶著學生做手工、做陶瓷的老師;有帶著學生走遍校園的角角落落,講述珞珈山上一草一木的老師;有帶著學生到道觀、寺廟深入考察,請學生吃素齋的老師;有把時政軍事講得如置身德云社一樣的老師;有每學期都帶學生去計院樓(計算機學院大樓)頂觀賞星空,感受宇宙浪漫的老師……
與珞珈山上櫻花的浪漫相比,更浪漫的是武大老師們傳遞給學生們的思想——除了眼前庸碌的現實,世界與生命還有著更廣闊的可能性。
·小彩蛋·
你一定不知道,每年春天,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為大家安排的這份花期預報,背后也有武大人的手筆吧?
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的這份花期預報是以武大“櫻花教授”肖翊華及其后繼者70多年的觀測資料為基礎的。這種長時間的物候觀測資料在全國都絕無僅有。
?2025年武漢櫻花花期預報 ?
預計2025年武漢大學櫻花(中櫻)將在3月13—14日前后陸續開放,3月20日前后進入最佳觀賞期,盛花期將持續5—7天;預計2025年3月氣溫較往年略偏高,整個花期將持續到3月底。
東湖櫻花園櫻花(中櫻)初花期較武漢大學的晚3—4天左右,最佳觀賞期為3月下旬,由于東湖櫻花園櫻花品種較多,目前園內的早櫻品種已經盛放,園內整個花期將持續至4月上旬。
來源: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
櫻花七日 珞珈百年
有人說,櫻花最美的時刻,恰恰就是它凋零的時刻。不過沒關系,武大的教授常常會在櫻花樹下為學生講授這種“向死而生”的哲學:“從椿寒櫻的七天盛放到染井吉野的絢爛十日,花期長短無關優劣,重要的是綻放時是否全力以赴?!?/p>
于是,武大的學子便明白了:“櫻花教會我們的,從來不是挽留春天,而是怎樣在每一個季節都活得豐盛。”這一悟,便悟出了武大“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校訓的內涵。
校訓的內涵我們亦可從武大的老牌坊中窺視一二。
武大的老牌坊修建于1937年,以正面“國立武漢大學”六字楷書出名。在修建老牌坊的時候,漢字行文習慣為從右到左,但1954年后,漢字行文習慣改為了從左到右,所以原來的“國立武漢大學”就變成了“學大漢武立國”。聯想到武漢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地位,這霸氣而豪邁的六個字及漢字有趣的語言魅力,使人對這座88歲的老牌坊過目不忘?!皩W大漢武立國”是大江大河的氣場,更是武大的精魄。
那么,這么詩意浪漫又自強弘毅的武大人,會創造出怎樣的奇跡?
開辟“法之大道”——中國國際法治建設、邊界與海洋問題、網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一國兩制”和國家統一問題等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從這里誕生。百余年來,珞珈國際法學人扎根珞珈這片學術沃土,努力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將學問融入決策建議中。
南極地圖上的“中國元素”是武大人一筆一畫測繪出來的——自1984年中國首次進行南極科學考察開始,武大先后選派近200人次參加中國39次南極科學考察和17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國內參加極地考察最早、次數最多及派出科考隊員最多的高校,見證了中國極地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拉開大眾“玩衛星”的序幕——你可曾注意過武大的“珞珈號”系列衛星?“珞珈一號”是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二號”是Ka頻段高分辨率SAR(合成孔徑雷達)遙感衛星;“珞珈三號”是互聯網智能遙感衛星;“珞珈四號”是醫學遙感衛星。作為遙感技術學科“霸主”的武大,已助力我國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走在世界前列。
武大人總是自稱“珞珈人”,何為“珞珈”?
珞珈山,原名“羅家山”,1930年,武漢大學文學院首任院長聞一多先生認為“羅家山”一名缺乏文化底蘊,便將“羅家”二字改為“珞珈”,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珞”,指一種堅硬的玉石;“珈”,是古代婦女佩戴的一種精美華貴的裝飾品,以“珞珈”二字來形容這座山的秀麗,富有風味。而“珞珈”二字,也恰好解釋了武大“自強弘毅”的錚錚鐵骨和“珞珈山水”的綿綿詩意——畢竟,真正的頂級學府,從來都是“右手拈花笑春風,左手執劍護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