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學后,身邊刮起了一陣“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風”,讓剛剛從高考中“解放”出來不久的大一的我們,又開始對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躍躍欲試。學校舉辦了學長學姐經驗分享會,邀請學長學姐們分享順利通過考試的經驗,輔導員、班長也反復叮囑我們要記得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重要性。在這種氣氛下,所有人都鉚足了勁,都想爭取在大一就拿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
我也不例外,尤其在了解到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證書有可能跟我們畢業時的學位證書掛鉤后,我就更想早點通過了。臨近考試,我和舍友們天天泡在圖書館里,絲毫不敢松懈,只希望到時可以收獲一個不錯的分數。
考試終于降臨,第一次參考的我尤為緊張,手心都在冒汗。考試鈴聲一響起,我就全身心投入答題,“兩耳不聞窗外事”,完全沒有去關注與考題無關的事情。聽力考試時,我一邊聽廣播,一邊順手將答案勾劃在試卷上。
可誰知聽力播放完畢,鈴聲響起,監考老師示意所有人停筆,坐等收取答題卡。我這才知曉聽力結束就要收取答題卡的考試規則,看著還沒填涂完整的答題卡,腦子里“嗡嗡”響。我意識到自己由于過分投入,忽略了監考老師“聽力沒有專門的填涂卡時間,需要及時將聽力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的提醒。
一大半聽力答案沒有填涂在答題卡上,考試開局就丟了一百多分已成定局。一時間,我覺得繼續答題已經沒有意義,慢慢停下了筆,腦海里冒出了提前交卷的念頭:“反正都過不了,何必浪費后面的時間呢?”
可是這時,我忽然想起了一句曾經在書本上看到過的詩句“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主席的這句詩,提醒我們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縛,要放開眼界,從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和思考。我想到自己為了這次考試,投入了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我們那么期待考試的結果,我和要好的小伙伴甚至已經約好了一起去吃一家中意了很久的烤肉作為獎勵。雖然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我不想讓這一切的付出和期盼都化為泡影。
我在腦海里快速計算了下,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總分710分,扣除聽力損失的一百多分,還剩近600分,而考到425分就可以過關,也許我還有機會!我下定決心,再次提起筆,打算好好把握后面的考題。
我顫抖著手,握緊了筆開始答題。心撲通撲通跳得好快,我能感覺到自己在用盡全身的力氣平復情緒。漸漸地,對考題的專注讓我完全忘記了聽力考試時那個不愉快的小插曲。最終,我順利答完了剩下的考題,走出了考場。
成績出來的時候,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查分,直到看到自己考出了484分,不禁長舒一口氣:結局被改寫了!我反復看了幾遍成績,心中的歡喜無法言喻,我想這不單是我考試前充分準備的結果,更是對我考試期間沒有放棄、堅持答完考卷的嘉獎。
回想考試時的場景,我感嘆原來開局的失利并不代表最終的結局,慶幸自己沒有局限在開局的失誤里,而是放眼全局,最終順利通過考試。“風物長宜放眼量”,著眼全局、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棄的信念從此深深銘刻在了我的心間。
后來,我遇到過太多開局不盡如人意的事,比如校運動會的八百米跑步比賽,剛開跑就崴腳;辯論賽賽場上,第一回合就被對方辯手的有力陳詞削弱氣勢;新學期剛開學,就因生病缺席了好幾次專業課……開局失利的事件一直在上演,過去如是,未來也很可能如是,可是那又如何,這并不代表我就要放棄,并不代表我只會迎來失敗的結局。
如今,我已經不會再在開局失利時慌亂或輕言放棄,而是放眼全局,沉著冷靜地面對其間五花八門的插曲帶來的挑戰,尋找解決方法。我會始終堅信“風物長宜放眼量”的真理,持續努力,向著我所期待的結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