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食物中,魚類以其鮮美的味道、豐富的營養脫穎而出,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無論是清蒸魚的鮮美,黃燜魚的醇厚,酸湯魚的開胃,還是麻辣魚的刺激,都令人回味無窮。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魚刺卡喉的意外也時有發生。面對這一緊急情況,許多人會通過喝醋或吞飯團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傳統方法真的科學、有效嗎?
如果不小心被魚刺卡喉了,身邊人往往會讓你趕緊喝醋,“軟化”魚刺。實際上,想用醋“軟化”魚刺,需要將魚刺長時間浸泡在醋中,當魚刺卡喉時,匆匆喝下的醋無法與魚刺充分接觸,所以幾乎沒有軟化魚刺的效果。喝醋這一傳統方法非但不能緩解,還可能被醋刺激到咽喉,從而加劇不適感。
除了喝醋,吞飯團也是魚刺卡喉時的傳統處理方法。從科學的角度看,吞飯團或許能在某些情況下“帶”走細小的魚刺,但其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吞飯團時,不當的吞咽動作可能將原本位置較淺的魚刺推向位置較深的喉部或食管,甚至還會導致魚刺劃傷周圍黏膜,為后續的治療增加難度。一旦魚刺深入食管,可能需要借助胃鏡、做外科手術才能取出,其復雜性與風險性不言而喻。
由此可見,魚刺卡喉時,千萬不能盲目喝醋、吞飯團,而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并且在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當魚刺卡在口咽處,并且魚刺比較細小時,患者可以嘗試用力咳嗽。此時魚刺所處的位置較淺,細小的魚刺可以隨著氣流脫落。
若魚刺位置明確且易于觸及,可在他人協助下使用手電筒照明,并且借助鑷子等工具小心取出。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切勿自行用手摳咽喉部,以免加重損傷。
魚刺卡喉時,患者若有劇烈的刺痛感,并且刺痛感的來源是頸部或胸部,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出現劇烈刺痛感意味著魚刺可能已經處于患者的咽喉部,甚至更深的部位,并且往往不是小魚刺,而是較大且堅硬的魚骨。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如果沒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1)直接?。簩τ谖恢幂^淺、能被直接看見的魚刺,醫生會嘗試用鑷子等工具直接取出。
(2)喉鏡?。寒旚~刺的位置較深,位于喉咽部時,患者往往有明顯的咽痛或吞咽痛。在這種情況下,醫生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魚刺,需要耳鼻喉科醫生使用喉鏡將魚刺取出。
(3)消化內鏡?。喝绻~刺已經深入食管,就需要消化內科和食管外科醫生給患者做全身麻醉,再用消化內鏡將魚刺取出。
用消化內鏡取出魚刺后,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一段時間,待食管損傷修復后方可進食。飲食方面也須注意,應盡量少吃辣、酸、燙的食物,遵循醫囑完成康復。
(4)外科手術?。簩τ隰~刺較大、位于大血管附近,且無法使用消化內鏡取出或已經導致食管穿孔的情況,需要食管外科醫生為患者做開胸手術,及時將魚刺取出。
吃魚本是享受美味的愜意之事,然而魚刺卡喉的風險卻讓不少人望“魚”興嘆。在了解魚刺卡喉的正確應對方法后,掌握一些生活小技巧可以有效避免被魚刺卡喉。
首先,在買魚時可以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如鱸魚、龍利魚、三文魚等含有的小刺較少,而小鯽魚、小鲇魚等往往小刺密布。優先選擇刺少的魚,是預防被卡的第一步。
其次,在處理魚的過程中要格外細心。如果選擇自己處理,洗魚時應先將魚腹中的黑膜清理干凈,這部分黑膜往往容易攜帶小刺。片下魚肉后要仔細檢查魚皮和魚肉連接的地方,此處往往也有小刺殘留。此外,盡量將魚肉切成大小合適的塊狀,避免細小的魚骨混在其中。
最后,吃魚時,建議從魚肉的邊緣開始,這是因為魚肉邊緣的魚刺通常較少且較容易挑出。吃魚時盡量少說話或不說話,仔細感受魚肉里是否有魚刺,避免在說話時不小心將魚刺咽下去。
(編輯" " 顧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