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生,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散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微型小說月報》《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民間故事選刊》等報刊,有作品入選多種年度選本并被英譯推介,獲第九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等獎項。
黃蓉珺生在杭州西湖邊,遠嫁江西,婚禮是按男方家的鄉俗舉行的。之前,黃蓉珺去男方家吃過茶,愛人說那就是定親,她還蒙在鼓里,有被騙的感覺。后來她知道,男方家的鄉俗大都與茶有關,有專門的名稱叫茶俗,地域特色明顯。
男方家在江西浮梁縣遠郊,是個古村,村民歷來以采茶制茶為主業。
黃蓉珺的愛人叫江大年。
他們是大學同學,就讀首都名牌大學。誰都沒想到,黃蓉珺和江大年會走到一起。江大年瘦高個,五官過得去,皮膚有點黑,總是一身灰衣服,土氣。黃蓉珺城里人,長發披肩,白凈的臉龐,氣質相當不俗,是男生追求的對象。
事實上,黃蓉珺當時就關注了這位男同學。江大年學習成績好,樸實大方,肯幫人,每年都帶來一大包茶葉分送同學。黃蓉珺印象最深的一次,大二有天晚自習,圖書館閉館,外面大雨不止,眾人聚在一樓走廊里,江大年冒雨跑出去拿來一把傘遞給她,身邊立即“咦——”聲一片,黃蓉珺有點意外,也有點小感動。
大學畢業,黃蓉珺留校讀研,江大年回了老家。
江大年回去沒干別的,只做了一件事,把各自為營的茶農組織起來,成立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采摘體驗于一體的茶業合作社,用傳統工藝創新品牌,打出一點兒名頭。
黃蓉珺好像不放寒暑假,偶爾回家幾天,江大年都會去探望,開始住賓館,后來住她家。黃蓉珺沒想到,江大年同她的父母打得更火熱。
江大年常去她家,有時借出差之便,有時專門去。他嘴巴甜,“伯父伯母”叫得歡,家里的事搶著做,伯父伯母很喜歡這個小伙子。他們是小學教師,黃蓉珺寒暑假不回,江大年便接他們去江西,他們也樂意,山村生態好、空氣好,一杯清茗在手,悠閑自得。
于是,女兒研究生畢業,父母最上心,催促女兒早點兒去江西看看。
江大年是前一天去杭州的,高鐵站出口接到黃蓉珺,倆人還是有點拘謹,對視傻笑,牽了牽手,上車回黃蓉珺家。伯母交代回家吃中飯。飯罷,江大年收拾碗筷,黃蓉珺說:“你還是先回去吧!”
江大年愣在原地,左手托著一摞碗,拿著一把筷子的右手抓耳撓腮。
父親嗔怪女兒:“哪有你這樣不懂事的?”
黃蓉珺說:“我真的有事要辦?!?/p>
江大年說:“聽你的,我洗了碗就走?!?/p>
江大年啟動車的時候,黃蓉珺靠近駕駛室說:“慢點兒開,到了打電話?!彼睦镉置雷套痰?。
黃蓉珺說有事要辦,是應約同杭州招聘單位見面,她要盡快做出選擇。
過去了半個月,江大年度日如年。
終于等到黃蓉珺的召喚:“你哪天有空兒就過來接我?!?/p>
江大年說:“我隨時有空兒?!钡懒送戆玻竽昵那倪B夜出發。
浮梁至杭州四個小時的車程,江大年抵達杭州是凌晨。就近住下,一早便去敲門,黃蓉珺還沒起床。江大年便陪伯父一起搗鼓花草,其中有他挖來的野蘭花,細香可聞。
黃蓉珺磨蹭到9點30分起床,晌午才把行李整理好。
倆人午飯后離開杭州,上了高速,一路向東,倆人有說不完的話。途經安徽地界開始,路兩邊是連綿不斷的群山,層巒疊嶂,間或有溪河掠過,黃蓉珺專注窗外,宛如置身天然的水墨畫中,心靈沉靜。
不知不覺下了高速,還有十余公里的鄉道。鄉道不寬,卻是平坦的瀝青路,轉眼到了江村。
江村處在山塢中,一條溪流穿村而過,村口有亭亭如蓋的古樟,那是歲月的印證。村民的房子依溪而建,平頂復式小樓,獨家小院,一派新農村氣息。江大年的家距村口不遠,噼里啪啦乍響,黃蓉珺進了門,身后孩童在搶爆竹。
堂屋也站了不少人,笑臉相迎,讓座、泡茶、上茶點。江大年的母親下廚炒了碗堿水粑,這是特色點心,黃蓉珺嘗了幾口。江大年的母親隨即拿出一個大紅包,黃蓉珺連連擺手,一個遞,一個擋,相持不下,黃蓉珺用求助的目光望向江大年。
江大年說:“這是我們的風俗,叫‘茶禮’,一定要收!”
黃蓉珺不知所措地收下,滿堂歡笑。
黃蓉珺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她同江大年去茶場,茶樹蜿蜒,漫山遍野,滿眼的綠,與遠山相映成趣。黃蓉珺身著橘黃色襯衣、淺卡其牛仔褲,置身茶林也是一處風景。
江大年帶她體驗種茶籽兒,這是他精心的安排。江大年介紹:“茶籽兒發芽不能移植,移植不存活。因為茶性不二移,所以我們這里的婚俗稱茶俗,寓意專一。訂婚叫下定茶,定金叫茶金,姑娘如果收下茶禮,就是‘吃過茶’的人,絕無反悔之理。”
黃蓉珺說:“騙人!”
江大年說:“真不騙你,《紅樓夢》有記載,王熙鳳送茶給林黛玉后說,‘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還不做我家的媳婦?’”
黃蓉珺聽完哈哈大笑,直不起腰,自己明顯上當了。她說:“你騙我到這里來,我能做什么呢?”
江大年說:“我想好了,你搞營銷策劃,兼做產品形象大使。”
黃蓉珺笑著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