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構建農業經濟共同體,帶動農民共同富裕,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思考的問題。縣諸葛鎮作為省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樹立片區思維,立足觀賞魚產業優勢,合伙抱團聯片發展金魚繁養項目,通過鎮聯合社牽線搭橋、統籌管理,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主體,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出了一條聯農帶農發展致富路。
1基本情況
縣諸葛鎮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緊密結合本地的農業優勢,通過構建“鎮級聯合社 + 龍頭社 + 村級社 + 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于2024年建設苗氏漁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觀賞魚養殖特色產業,盤活周邊村集體空閑地、農戶庭院等要素,推動觀賞魚人戶養殖,探索出了“一社帶多社,多社帶群眾”的聯合共富模式,實現了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協同共富。
聯合社由苗氏金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等19家合作社組成,建成養殖池1645個,其中苗氏金魚合作社“九嶺”漁業養殖基地一期投資4500萬元,建設繁養大棚30000平方米、養殖池860個,18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成養殖池共785個。聯合社主要繁養蘭壽、泰獅等觀賞魚品種,年可繁育魚苗700萬尾,銷售成品魚14萬尾,可實現銷售收人2927萬元、利潤1600萬元,目前是全國較大的觀賞魚繁養基地。
2 典型做法
2.1龍頭企業帶動,做大特色產業
聯合社理事長苗健作為“歸雁”人才返鄉,抓住觀賞魚被列為全縣重點扶持發展的六大特色產業之一的有利契機,創辦苗氏金魚養殖專業合作社,以畝均1200元的價格流轉3個村集體和219戶村民土地110.7畝,建設“九嶺”苗氏金魚繁養項目,為村集體增收3萬元,219戶村民增收10.3萬元。同時把好市場需求脈絡,主推周期短、需求量大的蘭壽和泰獅兩個品種。這兩種魚3月份繁殖,10月份即可上市,一旦上市供不應求,養殖規模從最初的26個小池子,逐步擴大到現在的860個大池子。同時帶動18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237戶農戶發展觀賞魚養殖,使觀賞魚養殖成為諸葛鎮省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支柱產業。繁育的蘭壽、泰獅先后榮獲中國金魚大賽、中國漁業博覽會“金獎”,奠定了“苗氏金魚”品牌在金魚行業的領先地位,從而掌握了市場定價權。通過發展電商經濟,使小金魚游進大市場,與1000余家經銷商達成合作關系,暢銷北上廣深等地區及歐美、日韓等國家,網絡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 90% 以上。
2.2堅持科技興漁,賦能智慧養殖
聯合社擁有中國漁業協會、山東農業大學等“漁專家”顧問團隊,自主研發飼料配比“漁秘方”,獨立掌握“苗氏催產法”核心“漁密碼”,精準調控觀賞魚雌雄比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進一步結合物聯網、大數據等發展“漁科技”,投資260萬元,安裝各類設備130余套,打造集數據分析、視頻監控、信息預警等為一體的數字漁業云播中心,實時監測水溫、溶氧量、pH值、氨氮含量等關鍵指標,實現養殖精準化、可視化、智慧化。19個合作社統一批量購置增氧機、PVC苦布魚馬桶、納米管、氧氣盤等設備,壓低購置價格,共節省成本60萬元。
2.3聯農帶農,實現共富共贏
通過推行“鎮級聯合社 + 龍頭社 + 村級社 + 農戶”的利益聯結合伙模式,在聯合社的框架下,采取“龍頭社繁育、村級社代養、技術支持、統一銷售”的方式,盤活村內空閑地、農戶閑置庭院等“沉睡”資源,實現觀賞魚養殖進村入戶。聯合社按照每尾40元的價格對成品魚統一回收,扣除10元飼養成本,凈利潤30元以上,按單個養殖池年養殖成品魚120尾計算,每年每池凈增收3600元。按目前18個分社785個養殖池計算,可為村集體和農戶增收282.6萬元,此外,聯合社額外給村集體每條魚5元的服務費,單個養殖池可助力村集體增收600元,共計47.1萬元。據統計,2024年村集體增收83.5萬元,村民增收246.2萬元,真正實現了合作社有效益、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群眾能致富。
3 經驗啟示
3.1 堅持黨建引領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在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通過強化黨組織的領導作用,能夠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3.2創新發展模式是激發鄉村活力的關鍵
合伙規模發展是激活農村發展潛力的有效途徑,諸葛鎮推行的“鎮級聯合社 + 龍頭社 + 村級社 + 農戶”發展模式,有效整合了各方資源,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了農村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經濟共同體。
3.3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和受益者,通過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中來,確保鄉村振興順利實施,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積極推動者。諸葛鎮下一步將持續擴大特色產業規模,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建設集觀賞魚繁育養殖、展示銷售、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漁歌小鎮”,提升聯農帶農能力,創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沂蒙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