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在晚上拾起”,原名《舊事重提》。魯迅先生在書中講述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故事,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熱愛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在眾多文章中,《藤野先生》讓我印象最深。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老師,他嚴謹治學、關愛學生,展現了真正的師者風范。他認真修改魯迅的筆記,甚至對血管圖的微小偏差都細心糾正,體現了科學精神。當得知中國女性纏足時,他沒有嘲笑,而是真誠地詢問細節,試圖從醫學角度理解這種文化現象。這種尊重與求知的態度,讓我深受感動。
藤野先生始終稱魯迅為“周君”,并在離別時寫下“惜別”二字,表現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師生情誼。
《朝花夕拾》如同一面鏡子,既映照出魯迅童年的純真與美好,也揭示了社會的復雜與真實。這本書不僅是魯迅先生的珍貴回憶,更是我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我思考人生,感悟生活。
(指導教師 丁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