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刊第6期分析文章《五巨頭利潤從哪兒來》,以翔實的數據和案例分析了五家國際石油巨頭2024年財報,有可讀性。
最近,五大國際石油公司財報紛紛出爐,整體呈現出利潤下滑的趨勢。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國際油氣市場的嚴峻挑戰,也揭示了行業內部的深刻變革。
2024年,全球能源市場經歷了復雜波動,國際油價從2023年高位回落、煉油利潤率下滑以及亞洲新煉油產能的競爭,對國際石油巨頭的業績形成顯著壓力。“利潤縮水”成為各大石油巨頭業績的共性之一。
從國際背景來看,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需求疲軟,特別是歐洲地區經濟增長緩慢疊加高通脹和高利率的壓力,進一步抑制了消費者支出。據國際能源署等機構數據,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不足100萬桶/日,遠低于2023年的水平。同時,全球煉油產能持續增加,但需求并未跟上,導致煉油產品供過于求,煉油利潤率大幅下滑。
從行業來看,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國際油氣價格的下跌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盡管部分公司通過油氣產量的增長來抵消部分利潤下跌,但整體而言,煉油業務利潤率的下降仍是導致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能源轉型的推進也給傳統石油公司帶來了壓力。

擁抱未來
中原油田張小軍
貴刊第7期封面報道《當油氣接入
》,及時、深入地報道了當前油氣行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發展及趨勢,時效性強,值得一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其與石油石化行業的合作日益緊密,展現出廣闊的前景。人工智能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模式識別和智能決策能力,正深刻改變著石油石化行業的生產、運營和管理方式。
目前,石油石化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資源勘探難度大、生產效率提升有限、安全環保要求趨嚴等。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油氣勘探領域,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分析海量的地質數據,提高勘探的準確率和效率;在油氣生產環節,智能監控和預測性維護技術可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保障生產安全;在煉油過程中,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生產參數的精確調節,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能耗。
然而,人工智能與石油石化行業的合作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石油石化行業的生產流程復雜,數據種類繁多,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這些數據,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一大難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仍需進一步提高,以確保其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運行。
盡管如此,人工智能與石油石化行業的合作前景依然廣闊。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人工智能將在石油石化行業的各個環節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
《哈特能源》
BP正式啟動特立尼達和多巴哥Cypre氣田生產2025年4月3日刊
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其Cypre氣田近日成功產出首批天然氣。作為BP“上游重置戰略”中2025\~2027年全球十大投產項目之一,Cypre投產后峰值產量預計達4.5萬桶油當量/日(約合2.5億立方英尺/日)。繼埃及Raven氣田二期投產后,Cypre成為BP今年第二個重大投產項目,標志著其在加勒比地區能源布局的關鍵進展。

《亞洲油氣》
東京燃氣以5.25億美元收購雪佛龍
在美燃氣資產
2025年4月1日刊
當地時間4月1日消息,由日本最大城市燃氣供應商東京燃氣、卡斯爾頓國際商品公司等共同持股的TG自然資源有限責任公司(TGNR)宣布,已斥資5.25億美元從雪佛龍手中收購東得克薩斯天然氣資產 70 % 的股份,旨在拓展美國天然氣業務。據了解,TGNR是海恩斯維爾頁巖地區第四大生產商。海恩斯維爾地處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是LNG出口的優質選址,隨著特朗普推動增加天然氣出口,備受投資者關注。
(于洋)
油價網
OPEC
宣布5月超預期增產,國際
油價受挫
2025年4月5日刊
(于洋)
《油氣投資》美對伊實施新一輪制裁2025年4月13日刊

在上任后的兩個月內,特朗普多次以加征關稅相威脅,要求貿易伙伴增加美國產品的采購,其中能源領域成為重點施壓方向。隨著美國LNG產量連創新高,特朗普政府正不遺余力開拓海外市場。盡管部分國家正尋求多元貿易伙伴以保障能源安全,但已有政府響應特朗普要求增加了美國LNG的進口。特朗普表示歐盟應加大采購美國LNG以避免關稅懲罰。“他們最快捷的應對方式就是購買我們的油氣。”特朗普向媒體表示,“我們要么通過關稅解決問題,要么必須買我們的油氣。”
OILPRICE QlOiPri
BREAKINGNEWS:
BOEMPlans OftshoreLeaseSleFo2025inPus
sertEnegyDomin
Taiwan Invested S165 Billion.
Trump Hit Back WithTariffs.
《世界石油》
特朗普貿易策略催生新LNG交易
2025年4月4日刊
OPEC
做出重大決定,計劃在5月超預期增加石油供應。這一決定是在相關部長會議后達成的,旨在對部分超配額生產的成員國施加壓力,同時也給它們機會調整產量。該消息一出,原本就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而波動的原油價格進一步下跌。當前,全球石油市場因貿易緊張局勢而不穩定,OPEC
成員國內部對油價的需求存在差異,而美國也在向OPEC
施壓要求降低油價。此次增產決定,讓本就復雜的國際石油市場形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特朗普政府在美伊直接談判前夕,對伊朗石油貿易網絡實施新一輪制裁,一家位于中國的原油存儲終端一一廣廈舟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美國稱該終端通過海底管道與一座獨立煉油廠相連,且在2021年至2025年間至少9次采購伊朗原油,進口量超1300萬桶。中國作為伊朗最大石油進口國,一貫反對美國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此次制裁還涉及阿聯首和印度的相關實體和個人,他們被指參與伊朗石油運輸。專家表示,雖然中國相關目標可能受制裁影響,但整體來看,此次制裁難以阻斷伊朗石油貿易。
(于洋)
(于洋)
(于洋)



近日,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在北京簽署產業與資本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以“產業合作
資本合作”的方式,攜手構建全國換電網絡生態和標準建設,統一管理運營換電資產,今年將建設不少于500座換電站,未來共同致力于建設10000座換電站目標,推動我國換電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車主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能源綜合服務。
我國油氣長輸管道建設實現全國產化機器人焊接 實現
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透露,我國自主研發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據了解,“四全”即從33毫米到1422毫米全部鋼管口徑;山地、沼澤、沙漠等全地形;直管與直管、直管與彎管、彎管與彎管等全焊口類型;全自動焊超聲波檢測。這些場景和工序主要由4臺機器人自動完成,它們組成一個焊接“班組”,填補諸多行業空白。
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推進延布煉廠擴建項目 推進
4月9日,中國石化集團透露,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簽署《延布煉廠擴建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該項目將依托現有裝置,新建180萬噸/年乙烯、150萬噸/年芳烴裝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烴裝置,最大化煉化一體化協同效應,打造全產業鏈創新生態。據悉,延布煉廠是中國石化與沙特阿美合資建設的全球領先的煉廠,項目占地約520萬平方米,位于沙特延布工業城,是該地區重要標桿企業。
焦點
近日,我國在南海東部海域深層一超深層勘探發現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氣地質儲量超1億噸油當量。據了解,該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這是我國海上勘探程度最高的凹陷之一,建有惠州、西江兩大油田群,經過近40年的勘探開發,累計生產油氣1.68億噸油當量,所開采的油藏集中于中淺層。惠州19-6油田的勘探發現,展示了我國近海深層一超深層領域巨大的勘探潛力。

中國石化生物基聚丙烯產品首次出口日本
首次

日前,中國石化中原石化生物基聚丙烯產品成功進入日本市場。這是國內首批出口日本市場的生物基聚丙烯,標志著中國石化綠色新材料在海外市場取得新進展,產品品質與技術實力獲得國際高端市場認可。2024年
10月,中國石化生物基聚丙烯、聚乙烯系列產品于東京國際高機能素材展上首次亮相,憑借其綠色環保特性和穩定性能,日本多家企業當即表達合作意向。
ABB:為石油石化行業節能增效
增效

4月8日,ABB電機與發電機在上海舉辦“雙慶同行定初心,零碳制造轉不息”工廠媒體開放日活動。作為中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持者,ABB電機與發電機致力于通過其創新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節能增效。ABB擁有豐富且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包括AMS同步電機、AMD隔爆電機、AMI模塊化感應電機等,這些產品能夠廣泛適配石化行業的多種關鍵設備,持續為行業的節能增效目標貢獻力量。

上新!《中國加油(能)站發展藍皮書(2024—2025)》面世
近日,《中國加油(能)站發展藍皮書(2024—2025)》(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石油石化》雜志社集結行業內眾多專家與從業者共同撰寫,為傳統加油站發展提供參考。
《藍皮書》指出,2024年,成品油消費拐點提前到來,進入不可逆的下降階段。2024年成品油消費量3.58億噸,同比下降 2 . 8 % 。其中,汽油消費提前達峰,同比下降 1 . 7 % 。柴油消費已于2019年達峰,2024年繼續下行,同比下降 6 . 5 % 。
《藍皮書》指出,受成品油市場萎縮影響,截至2024年底,我國境內加油站總數為11.06萬座,同比減少 1 . 9 2 % 。
2025年4月8日,零碳產業園發展論壇在寧波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綠色引領,共筑零碳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及行業組織的眾多嘉賓,共同探討在“雙碳”目標下零碳產業園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論壇開幕式上,主辦方綠色生態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張宸銘發表致辭。他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零碳產業園作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平臺,對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3家
在此背景下,《藍皮書》建議,近期,加油站行業在轉型過程中可先以充換電網絡建設為核心,結合客戶需求的多樣性,采取差異化的布局策略,積極拓展延伸服務,構建全方位的綜合商業生態體系。遠期,加油站行業應推進能化產品綜合化轉型,拓寬銷售產品線能力;促進“非能”業態多元化發展,打造綜合服務平臺能力;促進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提升綜合競爭能力。
4月8日,香港中國企業協會財資中心委員會成立儀式在香港舉行。目前已有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移動等43家各行業領軍企業加入,總資產規模超2400億美元,融資規模達千億美元,年結算規模近3萬億美元。
中國雙碳研究會專家李中在主題演講中指出,零碳產業園的建設需要從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結構等多個方面入手,實現全方位的綠色低碳轉型。他建議,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同時,要優化產業結構,
(文/陸曉如)
零碳產業園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藍皮書》預計,2025年,我國呈現成品油消費總量和汽柴油消費量連降、航空煤油逐增的特點,我國成品油供過于求的情況猶存。我國加油站的整體數量未來難有增加,民營加油站將加速整合,優勝劣汰。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低碳產業。此外,還應推廣低碳交通方式,減少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
來自企業的代表也紛紛發言,某知名新能源企業負責人表示,該企業已在多地布局零碳產業園項目,通過采用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園區內的能源自給自足和零碳排放。他認為,零碳產業園的建設不僅有助于企業提升自身的綠色發展水平,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綠色轉型,形成良好的綠色生態效應。
500萬噸/年
此外,論壇還設置了圓桌對話環節,圍繞“政策引導下的零碳產業園發展路徑”、“技術創新在零碳產業園建設中的應用”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是推動零碳產業園發展的關鍵因素。政府應出臺更多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參與零碳產業園建設;同時,企業也應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文/趙玥)
《中國氫能技術發展研究報告2024》日前在京發布。《報告》預計,我國氫能在交通、化工、能源、冶金等領域應用技術將在2030年前后步入成熟期。屆時,我國各領域綠氫需求總量將達到500萬噸/年。
2877.5億立方米
2024年,中國石油堅持供給側、需求側一體化統籌,實現保供和增效有機統一,銷售天然氣2877.5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 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