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沉著應對復雜嚴峻形勢,以非凡的戰略定力著眼高質量發展布局落子,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系統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以頑強斗爭精神和精湛斗爭藝術有力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茂名石化催化精制部四催化裝置操作工(主管技師)阮陽越表示,“身處產業一線,我深切感受到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擁抱智能新時代
中國石油石化:阮代表,您好!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哪些內容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阮陽越:報告明確了今年國內生產總值 5 % 左右的增長目標,展現出我國對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面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這一目標為我們指明了奮進的方向。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也讓我尤為關注。
中國石油石化: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請您談談對您工作的啟示?
阮陽越:報告指出,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10 % 左右,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這充分體現了數字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正深刻改變著各個行業的發展模式,也為我們產業工人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作為一線產業工人,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擁抱人工智能,積極適應技術變革,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隨著新型工業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被引入到生產中。像一線工人如內操監盤用上了智能化手段,RTO、APC系統有效提高了巡屏質量;現場巡檢采用5G+新一代巡檢系統;高處巡檢用上了爬墻機器人,有力提升了巡檢質量。此外,無人倉庫、智能立體庫等體現了強大的科技元素,有效滿足了基層利用新技術提升生產力的需求,實現了“人機協同”高效工作模式。傳統產業乘著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東風,正在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關注行業提建議
中國石油石化:參加今年兩會,您帶來了哪些建議?
阮陽越:今年參加兩會,我提出了《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加快推動新八級工制度全面落地》等幾項建議。推動新八級工等級評定制度在石化行業全面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傳統的五級工制度存在一定限制,而新八級工制度以“縱向貫通、橫向互認”的評定體系,為技能人才鋪就了從初級工到首席技師的完整晉升之路,打破了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讓創新動能充分涌流。
在安全生產方面,等級評定將技能標準與安全規范緊密綁定,助力一線員工從單純的“操作熟練”邁向“風險預判”,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提升了本質安全水平。從產業轉型角度來看,新八級工制度通過差異化評定標準,引導技能人才向戰略新興板塊匯聚,優化人才結構,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總之,新八級工制度打通了“技能價值一產業價值一社會價值”的轉化鏈條,為煉化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有希望成為撬動石化行業全要素升級的關鍵支點。

中國石油石化:據您了解,您之前提出的建議是否獲得了落實?
阮陽越:我提出的建議都獲得了很好的響應和落實。國家能源局對我去年提出的《關于加大生物質在自備電廠中的摻燒比例,推動石化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建議高度關注并積極支持,在技術升級改造、建設原料供應基地、加大激勵政策上給予了積極回應。下一步,他們將持續推動開展燃煤摻燒生物質降碳效果和標準制定,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降碳效果核算方案,推動相關標準和方法學與現有機制、碳市場銜接。
全國總工會對我提出的《關于大力弘揚勞動精神,促進技能人才隊伍穩定發展與壯大》的建議給予了積極答復。近年來,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持續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技能人才隊伍穩定發展壯大,并在關于持續做好勞動精神源頭教育、營造尊重勞動者的社會氛圍、打造高水平職業技工院校、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等方面持續做好推動工作。
轉型升級促發展
中國石油石化:當前,石化行業進入轉型升級快車道。您怎樣看待茂名石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
阮陽越:作為傳統能源企業,茂名石化正以打造“無泄漏裝置、無異味廠區、綠色潔凈企業”為目標,加速低碳轉型;突破資源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完善產業鏈,增強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踐行國企擔當。茂名石化的轉型是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的全面革新,為傳統重化工基地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示范。通過“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協同發展,茂名石化正書寫老牌國企轉型升級新篇章,為行業貢獻可復制的轉型經驗。
中國石油石化:茂名石化的轉型發展有哪些具體的任務?
阮陽越:茂名石化將按照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結合實際、搶抓機遇,全力落實煉油轉化轉特、化工邁向高端、整體增綠增智的發展策略,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加速邁向高端化。預計到2027年初,把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建成安全優質綠色陽光高效工程項目,力爭成為國內老煉油、小乙烯改造升級樣板工程,邁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步伐。同時,本著競爭力至少十年不減原則,鍥而不舍尋找規劃建設“高專特新”項目,最大限度增加轉型升級的深度和速度。深入推進綠色化。扎實建設智能化。堅持科技創新,強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今年,公司將繼續開發新產品,提升化工新專產品產銷量,為補強產業鏈、供應鏈添磚加瓦。擔當作為組織科研攻關。堅持市場導向,壯大高端科研力量,健全“揭榜掛帥”“內外聯合”等科技創新管理和激勵機制,以突破“卡脖子”技術、支撐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勇于承擔國家及總部重大科研項目,主動研發開展自主創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