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仍面臨諸多挑戰,亟需國家層面給予支持。
文本刊記者
四明儲地7.然萬氣立量,金探各發鑫地之首。探家將四川定義為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提出要強化戰略性礦產資源等生產供應,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是堅決把握發展定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使命。
針對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面臨的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油氣田開發首席專家文紹牧提出了相關建議。
面臨多個問題
中國石油石化:文代表,您好!據悉,今年全國兩會您提出了《關于保障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的建議》。請問動因是什么?
文紹牧:過去10年,四川盆地天然氣累計產量達到5252億立方米,占全國累計產量的 2 8 . 3 % 。按照《推進川渝地區千億方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到2030年,四川盆地天然氣產量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占全國產量的1/3左右。然而,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亟需國家層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因此我提出了這一建議。
中國石油石化:在您看來,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文紹牧:首先,國家礦權硬退減政策給油氣增儲上產帶來影響。油氣勘探開發具有“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特點,對專業性、技術要求高,需要長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以及持續的工作量和資金投入。長期穩定的礦權是一切工作的基礎。硬性規定油氣探礦權到期硬退減、探礦權延續次數,不符合油氣勘探開發規律,將制約現有探礦權人持續穩定地增儲上產。而新探礦權人需要重新探索研究、積累經驗和技術,造成資源發現與產能建設周期大幅延長。
其次,項目用地審批周期長嚴重影響上產進度。四川盆地天然氣普遍含硫含水,需建設凈化廠、脫水站等地面設施,完成脫硫脫水處理后才能外輸。當前,油氣地面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審批周期長,普遍在360天左右,對持續加快產能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再次,深層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面臨較大挑戰。四川盆地內深層頁巖氣資源潛力巨大,資源量5.4萬億立方米,是未來增儲的主力軍和產量的主要增長點。預計到2030年,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成時,深層頁巖氣將貢獻150億立方米以上的產量,占比 1 5 % 。但受深層頁巖氣埋深增加、裂縫發育、地應力條件復雜等因素影響,套變壓竄頻發,整體開發成本升高,當前尚無專項補貼支持,難以實現規模效益開發,將影響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進程。
最后,地企合作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資源地政府在行政許可、土地供給、安全環保、拆遷安置、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是,鑒于國資委對央企法人單位壓減、國家對天然氣資源全國統籌銷售政策、企業產值等數據只能在注冊地入統等實際情況,地區企業無法全面滿足資源地政府留稅、留量、留GDP等訴求,導致協調成本增加,影響項目前期工作進度。
提出四點建議
中國石油石化:為促進四川盆地油氣能源供給戰略基地高質量建設,您有何建議?

文紹牧:我建議要保障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主體的礦權穩定,將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納入國務院重點建設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配套實施條例規定,納入國務院重大建設項目的現有油氣探礦權到期不退減,不限延續次數。這將切實保障建設主體單位的礦權穩定性,夯實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的資源根基。
建議加快油氣地面項目用地審批周期。按照《石油天然氣工程項目用地控制指標》(TD/T1099-2024),將集氣站、脫水站、增壓站、凈化廠等地面和管道建設項目納入油氣鉆井及配套設施范圍,采用“先臨時后永久”用地模式,最大限度縮短用地審批周期,并允許與鉆井工程同步實施。
建議給予深層頁巖氣專項補貼。加快出臺深層頁巖氣專項補貼政策,優化補貼撥付流程,進一步調動油氣企業加大深層頁巖氣勘探開發力度的積極性,助推我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實現突破,推動頁巖氣全產業鏈快速發展,全面支撐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高質量建成。
建議鼓勵地方政府加大油氣勘探開發支持力度。逐步推廣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重點經濟指標在經營主體活動發生地統計,統籌考慮對地方政府產值等入統指標的分配,優化考核方式,最大限度激發各級地方政府對油氣勘探開發的支持力度,減少企地協調成本,實現合作共贏。
提供強力支撐
中國石油石化:您所在的西南油氣田為高質量建設四川盆地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文紹牧:盡管面對產量基數大、非常規占比高、老井遞減快的挑戰,西南油氣田在常規氣、頁巖氣、致密氣三大領域持續發力。2024年,生產天然氣超4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6 . 4 % ,天然氣年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西南油氣田的高速上產,為川渝地區打造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基地提供強力支撐,為萬億級綠色化工產業的蓬勃發展鋪設堅實的能源道路。
中國石油石化:助力實現四川盆地建成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的目標,西南油氣田有怎樣的底氣?
文紹牧:首先,資源有保障。2024年,西南油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SEC儲量,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占比保持在 30 % 、 4 0 % 左右,斬獲5項勘探發現大獎,獲獎數量連續3年位居集團公司之首。
其次,西南油氣田長期以來聚焦頁巖油氣、深層超深層海相碳酸鹽巖及新能源等領域,全面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以人才驅動構建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努力培養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儲備一批青年復合型人才;推進管理創新創效,著力實現從精細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轉變;推動產運儲銷一體化統籌,建成我國首個完整的天然氣工業體系這些都為天然氣高質量上產奠定了十足底氣。
目前,西南油氣田已確定2025年高質量上產500億立方米目標。這是西南油氣田在黨和人民最需要時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擔當,也是西南油氣田以實際行動助推川渝地區千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建設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