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工程發布“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推廣精益管理。
實施88個課題,累計降本增效1.86億元,——去年,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利工程)推進精益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今年3月,勝利工程發布了“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形成了標準化、可復制、能夠持續迭代的初代管理模型,標志著其精益管理推廣應用的“四梁八
從科學查找短板問題到精準制定改善思路,再到復盤總結標準固化,勝利工程正在用精益求精的妙手,在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書寫新篇。
思想破冰
如果把常見的制造企業流水線作業針對石油工程生產的特點,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勝利工程從精益管理與石油工程有機結合方面進行開創性探索,編制《精益管理工作運行方案》,搭建了“公司
各單位”兩級精益管理運行架構,形成了以公司精益管理領導小組為中心的指揮部,以精益管理工作專班、各單位推進組和課題組為骨干的作戰部。
他們從“點”開始,通過全業務鏈價值診斷與成本結構分析,尋找出血點。黃河鉆井總結提煉出不同鉆機快速鉆井等多項做法;管具中心選拔22名一線班組精益管理員,實現基層班組覆蓋率9 5 % ;海洋鉆井和井下作業攜手實施船舶一體化運營和碼頭資源共享等優化措施,累計降本增效1388萬元......
總結經驗做法,提煉特色內涵,創新精益理念工具方法,勝利工程逐步構建起了全面、系統、有高度、可落地的“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
行動破題
這兩年,勝利工程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掌握生產經營主動權?
井下作業是勝利工程最早啟動精益管理實踐的單位。2023年以前,電驅壓裂設備搬遷平均耗時12.5天,柴驅壓裂設備搬遷平均耗時7天,泵配每10段需更換,高壓管匯檢查耗時更加漫長。
試點精益管理之初,井下作業的干部員工用寫實記錄法剖析每個環節。“吊裝作業缺乏統一規劃和高效工具”“場地布局和設備擺放不合理導致部分作業無法同步開展”“設備故障頻發、工序協同不暢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施工時效”
原因找到了,變革的號角正式吹響。“鉆修、試油通過模塊化搬遷、優化施工工藝,生產時效提高 2 0 % 。壓裂通過創新高壓軟管連接模式減少連接點 6 0 % ,時效提升 4 0 % ,成本降低 5 0 % 。”井下作業副總工程師兼壓裂技術中心政治教導員、黨委書記朱慶勝介紹說。
優化流程、提升效率、激發創新,精益管理不僅為井下作業降低施工準備周期、提高壓裂運行時效提供了系統化改善措施,而且為其他單位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長點。
2024年,勝利工程各單位探索構建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精益管理運行體系,關鍵業務流程的節奏感明顯增強,各環節的時間和資源消耗大幅降低,組織運轉更加靈活協調,整體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關鍵指標實現新提升—15家單位(部門)立項實施88項精益改善課題,180余項關鍵指標實現改善提升,全年降本增效1.86億元;鉆井周期、復雜故障時間等關鍵指標在本部鉆井、作業兩大專業考核中均排名第一。
“精益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勝利工程改革管理專家劉偉說。
他們推動精益理念橫向上由點向面延伸,從生產環節向全價值鏈拓展;縱向上由基層向頂層深化,在戰略決策、組織架構、績效考核、人才培養等方面全面落地。由點及面、由基層向頂層的延伸,就像是給整個生產鏈條裝上價值優化器。
發展破局
“僅壓減船舶減少支出,預計每年節約1800萬元。我們還可以通過船舶轉租進行創效,優化調整船舶待命費率,減少支出。”勝利工程生產運行管理部副總工程師、船舶碼頭資源共享課題副組長林增勇說。
強化船舶統籌調度。
過去,勝利工程兩家涉海單位海洋鉆井和井下作業,長租船舶維持在11艘左右,同時租用兩個碼頭。船舶待命率低、船舶甲板裝載率低、碼頭共享率低,使用費用居高不下。
如今,他們強化船舶一體化運行,建立一體化運行例會制度,優化基層用船管理模式,加強船舶共享過程管控,
今年勝利工程精益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構建系統性、協同性、可持續的精益管理體系,重點在技術、物資、裝備、市場四大業務領域率先開展管理模式創新與構建。“以重點成本費用優化管控、主要難點堵點攻堅改善、關鍵業務領域管理升級為突破口,全面推動精益管理從基層末梢向頂層設計擴展,從主營業務向后勤輔助領域延伸。”舒華文提出了要求。
目前,通過總結提煉“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勝利工程構建了標準化、可復制、能夠持續迭代的初代管理模型,建立了效益評估、考核激勵、典型引領、人才發展等配套機制,通過網站、簡報、月會等多種形式,搭建經驗交流平臺,持續提煉總結優秀實踐案例。
“傳統的精益管理研究通常關注離散型制造業中的流水線作業,而以石油工程為代表的離散型制造業非流水線工程是精益管理學術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前沿方向。該模式定義了非流水線工程的關鍵特征,開創了精益管理在新領域的新范式。”天津大學管理創新研究院精益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占文評價說。
今年,勝利工程將持續構建全方位、全層級、全鏈條的精益管理2.0模式,加快精益管理數字化轉型。
責任編輯:陸曉如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