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有“父親節”,但地球上的野生動物絕大多數從出生后就不曾見過自己的父親,許多昆蟲、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從孵化出來后,就要獨自面對險惡的環境。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動物學家公認的偉大動物爸爸,堪稱動物界的模范父親,它們不但謹守一夫一妻制,甚至還父代母職,樂于擔當受孕、孵化、哺育、照顧、保護后代的重任,甚至默默守護在一旁,直到孩子茁壯成長到足以應付險惡的自然環境,這些爸爸才功成身退隱身而去。
灰狼爸爸:教孩子自力更生
盡管灰狼通常被視為動物界的“惡徒”,但在家庭經營方面,公灰狼可是標準的“一家之主”,是個充滿愛心、忠誠的保護者,不僅會守護家園,負起養育家庭的責任,還會覓食喂養幼狼,待到幼狼長大還負責教會它們自力更生。
美洲河貍爸爸:單親不離不棄
河貍是動物界的工程師,筑水壩的功力一流!但不說不知,公河貍可是充滿父愛的模范父親,因為它會一直哺育照顧小河貍直到它兩歲大,當然也會傳授筑壩技能。甚至有的河貍就算變成單親爸爸,都一樣會善盡責任。在美國加州的馬丁內斯,就曾發現單親河貍養育三個幼仔,這一感人故事還被媒體大肆報道呢。
絨猴及伶猴爸爸:
賢夫良父顧妻兒
雌絨猴生下子女后,只在喂奶時抱上寶寶一小會兒,之后照料孩子的工作將全落在雄絨猴身上。雄絨猴會為小絨猴清洗身體,等到小絨猴不再吃奶時,它還會親自照料小家伙們進食。
伶猴則是標準的一夫一妻制,而且公伶猴和幼伶猴關系非常緊密,除了母猴哺乳期間,在頭幾個月,幼猴幾乎全由公伶猴細心照料及保護。
赤狐爸爸:不讓妻兒挨餓
赤狐又稱火狐,是盡職盡責的賢夫良父,不但會呵護剛分娩的另一半,還會興致勃勃地陪幼仔們玩耍,負責整個家庭的吃飯問題。盡管大約三個月大之后,小狐貍飯來張口的日子就結束了,但是狐貍爸爸是不會讓捕獵新手挨餓的,它會把食物偷偷隱藏在附近,教幼狐們用鼻子嗅聞后發現一頓美餐。
國王企鵝爸爸:為孵蛋而禁食
看過動畫片《快樂的大腳》的同學就知道,國王企鵝不但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公企鵝會在冬天的南極大陸企鵝繁殖季節,承擔起孵育下一代的責任,將卵放在兩腳的蹼上并用肚皮蓋住,不吃不喝達兩個月,僅靠消耗脂肪維持體力。這期間,雄企鵝的體重會減輕約十一千克。難得的是,寶寶出生后雄企鵝也會幫忙喂養小孩,讓母企鵝產后能夠充分休息。
箭毒蛙爸爸:
背著卵“浪跡天涯”
雌箭毒蛙產卵于水中后,由于水中危機四伏,為了避免寶寶成為其他動物的美食,箭毒蛙爸爸會背著卵“浪跡天涯”,直到孵化出小蝌蚪,才帶它們回到水中的家園。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干旱,箭毒蛙爸爸還要負責把孩子們“背”到水源充足的環境中,慈愛之心不言而喻。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常見的達爾文蛙,哺育幼蛙的方式與眾不同。達爾文雌蛙產下卵后,雄蛙用舌頭把卵卷到聲囊里孵育,當蝌蚪長到沒有尾巴時,雄蛙便張開嘴,讓蝌蚪們跳出去。
雄性鯰魚孵育后代的方式和達爾文蛙相似,也是把雌鯰魚產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鯰魚。不同的是,雄鯰魚在這段時期不能進食,達爾文蛙則可照常進食。另外,公海馬也負責孵卵。母海馬把蛋產入公海馬的孵卵囊( 一個類似育兒袋的器官),再由公海馬用自己碩大的肚子負責供給養分,直到產下小寶寶。據說一只公海馬的育兒囊可裝2000只海馬蛋,需經過數周后,才會孵化成小海馬。孵化后的小海馬,還要在海馬父親的育兒袋里待上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發育完成。
紅頸瓣蹼鷸:責任一肩扛起
紅頸瓣蹼鷸,體長約18厘米,是體形最小的瓣蹼鷸。其喙部和頸部細長,雌鳥比雄鳥顏色更鮮艷,完全占主導地位,而雄性則單獨承擔孵卵和育雛的所有工作。
沙雞爸爸:奔波為兒取水
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由于雨量稀少,所有的動物自出生就要面臨干燥的無情考驗。胸部羽毛吸水性非常強的納馬夸公沙雞,每天都會到湖邊把羽毛浸濕后再飛回家,讓小沙雞有水可喝,而且往返奔馳數趟終不悔。
大雕鸮:為家小打造溫暖窩
猛禽類的大雕鸮是南北美洲最常見的一種貓頭鷹,大雕鸮非常有家庭觀念,和赤狐、灰狼一樣,公大雕鸮是一家之主,不但會為伴侶找到溫暖的家,也負責獵食喂飽自己及家小,堪稱顧家好鳥。
晚冬季節,母大雕鸮待在巢穴里孵蛋,蛋的數量一般是兩至三個,公大雕鸮則外出尋找食物。一旦雛鳥破殼而出,它的擔子就更重了,因為它得多喂養新添的兩三只幼崽。
火鶴爸爸:
萬中選一的忠實老爸
公火鶴既是專一的丈夫,也是稱職的父親。火鶴鳥群集在一起,有時能夠達到數十萬只,但是它們卻通常終身遵守一夫一妻制,而且在選擇筑巢地時,公火鶴會忠實地服從配偶的領導,并在隨后搭筑泥巢的過程中出工出力。火鶴每窩產卵一枚,夫妻倆輪流負責孵卵工作,并且共同分擔喂養雛鳥的責任。
大美洲鴕:稱職的單親爸爸
大美洲鴕是一種分布于南美的大型、不會飛的鴕鳥。雄性大美洲鴕可謂稱職的父親。每當交配期來臨,它們會把巢搭建好,邀請多達十五只雌鴕鳥把蛋下于此。
下完蛋,雌鴕鳥會立即離開,但雄性大美洲鴕卻會留下來孵蛋,蛋的數量在二十五至五十個之間。在六周的孵化期里面,這位父親很少進食,也根本不離窩半步。接下來,它還會喂養這一大窩雛鳥,并非常積極地保衛著兒女,任何靠得太近的動物,甚至雌性大美洲鴕,都會遭到它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