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光芒是指啟迪心靈、照亮思維、啟迪智慧和獲取知識的光芒。通過思考,我們能夠理解世界、解決問題、創造新的觀念和理論。在思想之光的引領下,我們能夠不斷探索未知、創造新的知識和觀念,推動個人和社會的不斷進步。
美文賞讀
創造宣言
◎陶行知
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宗教家創造出神來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財神、土地公、土地婆來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別人創造現成之神來崇拜。
戀愛無上主義者造出愛人來崇拜。笨人借戀愛之名把愛人造成丑惡無恥的蕩婦來糟踏,糟踏愛人者不是奉行戀愛無上主義,而是奉行萬惡無底主義的魔鬼,因為他把愛人造成魔鬼婆。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創造出丑惡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敗,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敗。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體的創造,而不是個人的創造,那么這成功失敗也是屬于集體而不是僅僅屬于個人。在一個集體當中,每一個活人之塑像,是這個人來一刀,那個人來一刀,有時是萬刀齊發。倘使刀法不合于交響曲之節奏,那便處處是傷痕,而難以成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以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畫龍點睛。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于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毫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杰作。平凡也無過于一塊石頭,到了飛帝亞斯,米開朗基羅的手里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于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正氣歌,產生了蘇聯的國歌,產生了尼赫魯自傳。單調又無過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單調又無過于開肉包鋪子,而竟在這里面,產生了平凡而偉大的平老靜。
可見平凡單調,只是懶惰者之遁辭。既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毋需乎創造。我們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
有人說:年紀太小,不能創造,見著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當你把莫扎特、愛迪生及沖破父親數學層層封鎖之帕斯加爾(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給他看,他又只好啞口無言了。
有人說:我是太無能了,不能創造,但是魯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統。不識字的慧能,傳了黃梅的教義。慧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呀!可見無能也是借口。蠶吃桑葉,尚能吐絲,難道我們天天吃米飯,除造糞之外,便一無貢獻嗎?
所以: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
像屋檐水一樣,一點一滴,滴穿階沿石。點滴的創造固不如整體的創造,但不要輕視點滴的創造而不為,呆望著大創造從天而降。
羅丹說:“惡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熱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無意于創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選自《創造宣言》,有刪節)
賞析
作者在開篇部分先敘述不同的人創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體之力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確何謂“創造”。中間部分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列舉事例批評一些人的錯誤看法,指出“處處”“天天”“人人”皆可創造。最后一段借羅丹的話,發出創造宣言,激勵人們用自己的“汗”“血”“熱情”去創造。
全文強調了教育者進行創造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告訴讀者教育的本質在于創造。教育者不僅要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還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育理論和技術,鼓勵大家在教育實踐中進行點滴創造。
佳作風采
心懷夢想,便會所向披靡
◎原楚涵
普通的人只愿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偉大的人渴望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所有人都在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當俄國十月革命飄出的星火落入了李大釗先生的手中,如同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來的圣火,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聲嘶力竭地吶喊著,于是那微小的星火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見,那震天的怒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聞。即使那點火種為他招來同普羅米修斯一般的命運,但偉大革命黨人懷揣的夢想如鋼鐵般不可戰勝,永遠不朽。“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這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后一眼,是李大釗先生窮極一生的夢想。
“夢想離我太遠了。”有人哀嘆,認為自己只是眾塵埃之一,只是為眼前生計奔波的苦命人。于是他便像吃不到葡萄的狐貍般,只是瞧架上的葡萄,直至自己的夢想漸漸腐爛。
誠然,并非所有人的夢想都可以實現,但在奔向終點的過程中,我們也欣賞到了沿途的風景,這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
有人安慰自己,人生太短,不能耗費太多時間搭建空中樓閣,但曾幾何時,飛上天空也曾是人們的幻想。從墨子制鳶到明時的萬戶飛天,再到神舟飛船發射,這是一代代科研人在用自己的生命問鼎蒼穹,只為實現飛天之夢。
居里夫人發現鐳的過程又是何等的艱辛,拙劣的條件、粗糙的工具、身體的疲乏,但這一切都未曾讓她放棄。艱辛的歲月只是她為實現夢想破開的層層壁壘。
只要心懷夢想,便會所向披靡,即使眼前的道路艱險,但只要我們愿為夢想拼搏,終會破開重疊云霧,迎來自己的滿樹繁花。
【山西陽城縣第四中學】
點評
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有了夢想,就會所向披靡。為了讓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李大釗持續發表多篇文章,對十月革命進行宣傳和評價,在談到李大釗先生畢生追求的夢想后,小作者接著列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只為眼前生計奔波和心懷夢想去追求,然后用墨子制鳶、萬戶升天、神舟飛船發射、居里夫人發現鐳的事例論證了心懷夢想方有所獲,最后號召讀者要心懷夢想、為夢想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