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包博主的“生意經”|
2024年,沃爾坎·伊爾馬茲在巴黎繁華的香榭麗舍大街遇到了一件寶貝,用他的話說,這件寶貝“真的相當討喜”。他很快就清楚了自己想要得到它的決心,付完錢,帶著它一路向西,回到了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家。
一個周二的早上,伊爾馬茲坐在他樸素的工作室里,面前稍矮的桌子上放著他從法國帶回的寶貝:“讓我們把它拆開看看吧。”他說著拿起小刀,彎下腰,劃了第一道口子。與此同時,三臺攝像機對準了他,之后他會把視頻剪輯發布到網絡上。
整個拆包過程大約持續了30分鐘。最終,擺放在桌上的是幾塊羊皮、一些牛皮、一條金色的金屬鏈條和一個上面是字母L、下面是V的標志性旋鈕扣。這就是路易威登超小號旋鈕款奢侈品包GO-14被拆解后剩下的部件。這款售價3500歐元(約合人民幣2.7萬元)、代表奢華的挎包還沒有一本口袋書大。
“拆這個包真的讓我很心痛啊。”伊爾馬茲關上攝像機時忍不住說道,“不過我推測,這會成為我頻道里觀看量最高的影片之一。”
38歲的伊爾馬茲嗓音低沉、眼神誠懇,在社交媒體上有共計約200萬粉絲。他們觀看他拆解各種奢侈品皮具的視頻,例如愛馬仕的皮帶、路鉑廷的高跟鞋,當然還有各家的名牌包,圣羅蘭的、香奈兒的、路易威登的。
他拆解各種皮具并非出于憤怒,而是希望達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他想展示給觀眾看,作為消費者的他們究竟花錢買回來了些什么。伊爾馬茲把這些昂貴的皮具拆散,評價它們的做工,測試皮料的質量,估算材料和生產成本。在這些拆開的部件里,他試圖尋得一個答案,去回答那個被反復提及的問題:“它值這個價嗎?”
| 奢侈品市場的真相 |
波士頓咨詢公司估計,2023年,穿著類個人奢侈品的全球銷售額達到約4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3萬億元),這一金額還在不斷增長。皮具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貢獻了約1/4的銷量,其他項目則包括首飾、服裝和鞋等產品。
奢侈品包是人們追求地位和身份認同時的重要“道具”。背著或者挎著愛馬仕“凱莉包”、香奈兒“2.55”或是迪奧“戴妃包”的人想要展現的,不只是他們的時裝品味,還有他們可以為這些包付出大筆金錢的消費能力。而看過伊爾馬茲的視頻之后,你會發現他們的確付出了過多的錢。
伊爾馬茲說,這曾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世界。2022年開始做視頻博主的時候,他甚至都不曉得這些頂級品牌的英文名應該怎么念。“它的英文名可不念‘海馬仕’。”一位觀眾在他去愛馬仕店鋪拍攝的視頻下留言說。“不是說我不尊重這個品牌,”他說,“我是真的對這家公司沒什么興趣。”之所以會拍攝視頻,是因為總有朋友來找他詢問意見:“幫我看看這個皮包。從內行的角度,你覺得我應該買嗎?”
| 從皮革作坊主到網絡紅人 |
伊爾馬茲的爸爸在土耳其西北部的比加市經營一家皮革作坊。時至今日,他仍然記得那里充斥著的化學品的臭味。然而,從小時候起,他就被這項工藝深深地吸引了。“看著那些骯臟、惡心甚至帶著血的生皮經過化學加工變成精美的皮革,就像是在看一場魔術表演。”他也很早就意識到,加工這些皮革將會是他一生的事業。
如今,伊爾馬茲經營著個人的皮具品牌,他認為自己在網絡媒體上獲得的影響力也為這份事業帶來了最初的關注。皮具依然在家鄉土耳其生產,他把父親的皮革作坊改建成了一間工廠,由他的弟弟管理當地的20多名員工。伊爾馬茲則在美國達拉斯市,即品牌的總部所在地,負責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在那兒的一間巨大倉庫里,堆放著無數的紙箱和包裝袋。2024年初,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網絡推廣上,甚至不得不暫時從公司的日常運營中抽身出來。
| 拆解背后的“價值判斷”|
伊爾馬茲的很多視頻都遵循著類似的流程:他先解釋自己為什么要拆解某個皮包或者某雙皮鞋,介紹一下這個品牌的歷史,告訴觀眾他是從哪兒或是怎樣得到這個皮件的。他表示,為了公平起見,他只會去拆解那些他自己買回來的商品。這個在2月中旬的一天被拆開的小號路易威登包,便是此前他在巴黎的路易威登旗艦店里購得的。
“這款包遠好過我迄今為止買到的所有其他路易威登皮件。”他說。這款皮包的外層僅覆蓋著一層很薄的人造保護層,而其他很多同價位的產品上則用了大量的人造材料。“很美,對不對?”他問。
他別上麥克風,低頭看了一遍前一天擬好的講解詞,用遙控器打開了擱在三腳架上的攝影機。“我最近才明白,這些昂貴的路易威登產品為什么會吸引那么多忠實顧客。”他說完后按下開關,又瞄了一眼之前的筆記。
閑聊的內容結束之后,伊爾馬茲叫來了他的太太。他們在大學相識,如今都在這家公司工作。她舉起第二臺攝像機,開始進行一些細節的拍攝。伊爾馬茲的胸前還夾著第三臺攝像機,用于拍攝拆解包的過程。
他拿一把螺絲刀把旋鈕拆下,之后用一把小刀割開縫在包底的皮革。他把包上的縫線一根根剪斷,之后拿出一瓶液體,倒了一些在皮革的表面,用一把鋒利的小刀有技巧地刮擦皮革表面的涂層。如他所料,包上的涂層并不厚實。“真美啊!”伊爾馬茲喃喃自語道。
當所有配件都被拆開擺放在面前,伊爾馬茲開始了他的評估,這也是他的觀眾最感興趣的部分:這些部件都值多少錢?做出這樣一個包到底需要多少成本?
評估結果往往使伊爾馬茲也心頭一涼。法國年輕時尚品牌雅克慕斯價值680美元(約合人民幣4896元)的手提包,在他的評估下只值16美元(約合人民幣115元)的材料費和60美元(約合人民幣432元)的手工費。“沒什么特別的,做工也不盡如人意。”他總結道。雅克慕斯品牌方對此沒有表態。
伊爾馬茲花1620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買的路易威登三合一小包,經他評估實際價值也就在11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792元)。“這個包的皮質非常一般。”他認為市場上很多250到500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800到3600元)的皮具已經能提供與之相當的品質了。路易威登品牌方同樣沒有回應。
一位對奢侈品行業十分熟悉的匿名人士表示,伊爾馬茲推測的金額與現實十分接近,唯有手工費用的推算有些偏低。在法國及其他一些負責頂級奢侈品加工的地區,人工工資比這位博主所認為的要高。
伊爾馬茲估計,這款意大利生產的超小號旋鈕款奢侈品包GO-14的皮料價值30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元),包扣和肩帶等五金配件一共50到70美元(約合人民幣360到504元)。“這種大小和復雜程度的包,制作費用一般要15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080元)。”他說。因此,這款包的成本總計230到250美元(約合人民幣1656到1800元),不足其在美國4450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定價的6%。
直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品牌因為伊爾馬茲播出的視頻來控訴他。一方面,他特意咨詢了律師,以把握信息公開和批評的尺度;另一方面,這些名品應該也希望通過忽視他來避免他獲得更高的關注度。
| 奢侈品行業的“盈利密碼”|
象征地位的奢侈品利潤頗高:2023年,愛馬仕通過銷售鞋包、圍巾、首飾等取得了1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18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更是高達4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路易威登、迪奧、蒂芙尼等品牌的母公司路威酩軒集團同年的營收也達到了近86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551億元),其中皮具銷售的強勁勢頭貢獻卓越。
波士頓咨詢公司奢侈品業務專家菲利克斯·克呂格認為,營收增長的一大動力來源于這些品牌實施的價格適應性策略。各奢侈品公司在為產品提價的同時,銷量僅有小幅減少。2022年,同一款產品的售價比前一年度增長了8%,2023年又繼續上漲了6%。2024年,雖然通貨膨脹減緩,但奢侈品的價格依然有所上漲,因為“這就是奢侈品經營模式的一部分”。
伊爾馬茲在估算成本時,始終將營銷成本排除在外,但這筆費用正是各大品牌為其奢侈品賦予光環的必要支出:時尚雜志第一頁巨幅廣告的費用,支付給電影、音樂和體育巨星為這些產品帶貨的報酬,在巴黎、倫敦和紐約開設巨型奢華旗艦店的租金。
“這些費用當然非常非常高,”伊爾馬茲說,“而且遠遠高過皮包本身的成本。”而他只了解制作部分的成本,這一點他也清楚地告訴了他的觀眾。
2024年2月底,在拍攝完成十天之后,伊爾馬茲把拆解路易威登包的視頻放上了網絡。他在專門的視頻網站上傳了16分鐘的影片,而在抖音上的影片僅有82秒,以適應短視頻用戶快速簡潔地獲取資訊的需求。所有觀眾都有同一個疑問:這個包究竟成本幾何?
| 影響力與爭議 |
“謝謝你幫助很多人認清了現實!”有人在他的視頻下評論。另一則留言則說:“我相信你正在幫助一些人避免亂花錢。我們正在面臨過度消費的陷阱,這樣下去終將舉債度日。”
伊爾馬茲強調,上傳視頻并不能獲得什么報酬,未來能否有所改變也不得而知。到目前為止,他還只能間接從頻道中獲益。伊爾馬茲在視頻里多是穿著一件印有自己公司標志的上衣,這的確幫助公司提高了皮包銷量,但他不愿透露具體的情況。
“我幫助觀眾們更好地理解皮具市場。”伊爾馬茲說,“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取得了他們的信任。設想如果你信任某個人,那你也會比較愿意去買他的商品。”
2024年2月初的一則視頻可以驗證他目前的影響力。在拆解倫敦小眾品牌埃斯皮諾的一款皮包時,他發現一塊皮革邊緣有一些由于縫合錯誤造成的按壓痕跡。“即使一般的皮具工坊也會換塊新的皮再做。”伊爾馬茲在視頻中評論說,這是制作怠惰和質檢疏忽造成的。
不久之后,埃斯皮諾公司的負責人伊恩·伯頓親自出來發聲。他在視頻下留言表示,看到視頻中這個皮包存在因縫合錯誤造成的破損,想到質檢過程沒能及時發現這些,他和他的團隊都感到非常失望。他保證,埃斯皮諾將不遺余力地追求最好的品質,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優的產品。截止到目前,這是唯一一家對拆包視頻作出回應的企業。
| 質量與信任的博弈 |
伊爾馬茲表示,他并不是要把生產方推出來示眾,畢竟生產成千上萬個包包的過程中,很難保證質量萬無一失。很多小錯誤或誤差在包包做成之后,也很難再看出來。
包包內部的狀態可以讓他推斷出這個包的制作環境。拆開夾層時,他偶爾會看到皮革內層有手寫的筆記,例如工匠留下的計算公式、測量數據,甚至還有沒清干凈的線頭。“如果包里面很臟很亂,基本可以斷定包包的制作環境也很糟糕。”他說,“可能工匠們正頂著時間和預算壓力拼命趕工。僅僅看包的外觀是無法察覺到這些的。”
他的結論很清楚,“我不會稱那些奢侈品品牌為‘奢侈品皮具品牌’,因為它們很多根本就不是皮具品牌,也不懂得尊重皮革材料。”伊爾馬茲聳聳肩,表示這些短期之內很難改變。實際上,最近,他正和弟弟籌劃將自家公司的生產線從土耳其搬去西班牙,因為土耳其的質量控制達不到預期,產品經常不符合他的要求。
編輯: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