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秦國有個人叫孫陽,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為了讓后世的人們能發現更多的千里馬,他把自己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中,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征,并畫了相應的圖像,以便人們對照圖像,按照線索去尋找千里馬。

例1。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后,比原數多3.24,原數是多少?
思路解析:直接思考題中的問題和條件,不易找到解題線索。可以先用如下線段圖表示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用一段線段表示原來的小數,根據“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后的小數可以用這樣的十段線段表示。仔細觀察線段圖,就會發現兩條線段相差的 (10-1)= 9段就是比原數多 3.24 。由此可以列出算式: 3.24÷ 二 (10-1)=0.36

例2.紅星小學買來6個足球和18根跳繩,共用120.6元。每個足球的售價12.6元,每根跳繩的售價多少元?
思路解析:根據題意畫出如下線段圖:

從線段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題中的數量關系:買6個足球的錢 + 買18根跳繩的錢
學校買足球和跳繩共用去的錢。可以先求出買6個足球的總價是 12.6×6=75.6 (元),再結合“共用120.6元”求出18根跳繩的總價是 120.6-75.6=45 (元),因此,每根跳繩的售價是 45÷18=2.5 (元)。
例3.果園有桃樹100棵,比梨樹的棵樹多
。果園有梨樹多少棵?
思路解析:根據題意,可以畫出如下線段圖,借助直觀線段圖,可以清楚地發現100棵等于梨樹棵數加上梨樹棵數的
,即桃樹相當于梨樹棵數的
,由此可以列式求解。
解法1:設果園有梨樹X棵,列方程X
,解方程 X=80
解法 2: 桃樹100棵相當于梨樹棵數的(1
,列式
(棵)。
解法3:圖中梨樹作為單位“1”,平均分成4份,桃樹100棵比梨樹多1份,由此列式 100÷(4+1)×4=80 (棵)。

例4.從A地到B地,乙行完全程所用的時間是甲行完全程所用時間的1.2倍。如果甲, z=1 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4分鐘相遇。那么乙到A地比甲到B地晚多少分?
思路解析:這是一道相遇問題,但缺少路程、速度,按常規方法思考,很難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不妨畫出線段圖:

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乙將要走的路程是甲24分鐘所走的路程,甲將要走的路程是乙24分鐘所走的路程。根據題中條件“從A地到B地,乙行完全程所用的時間是甲行完全程所用時間的1.2倍”可知行同樣路程乙所用的時間是甲所用時間的1.2倍,由此可得:乙到A地還要 24×1.2= 28.8(分);甲到B地還要 24÷1.2=20 (分)。所以,乙到A地比甲到B地晚 28.8-20 =8.8 (分)。
例5.一根鐵絲剪去12米后,又用去余下的
,還剩下36米。這根鐵絲原來長多少米?
思路解析:根據題意,可以畫出如下線段圖,將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清楚地表示出來。從圖中可以很容易看出:“用去余下的 ”后,“還剩下36米”相當于余下的(1一
,根據數量關系“余下鐵絲長
米”,可以列式求出余下鐵絲長
(米)。
所以,這根鐵絲原來長 60+12=72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