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站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中心

每年的了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同學們,你們最近都睡好覺了嗎?一天24小時里,人類大致需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耗時三分之一的睡眠對人類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你們懂睡眠嗎?
大腦若能按時入睡,就會開啟“清理白天神經反應代謝的廢物”存檔重要信息到記憶深處”“大腦休養”三種模式。然而,如果我們長期熬夜,大腦就不能正常運行這三種模式。為了更直觀地了解連續熬夜一年對身體帶來的危害,我來到了“守夜將軍”小林同學家中,觀察她身體因熬夜產生的變化。
2024年1月1日
“5,4,3,2,1,新年快樂!”跨過24點,我們共同迎來了2024年。小林同學跟著父母一同參加迎接新年的慶祝活動,這是她熬夜的第一天。早上醒來,她感覺精神抖擻。這是大腦怕她的身體吃不消,因此提前分泌了多巴胺。
1月1日晚上小林繼續熬夜后,在第二天,她明顯感受到她的注意力在嚴重下降,處理一件小事情都會頻繁出錯,連走路都磕磕碰碰的。很明顯,大腦開始“抗議”了!
2024年1月15日
小林認為“熬夜也沒啥危害”,因此繼續當“熬夜守軍”。如此持續了半個月后,她開始變得容易感冒,還陸續出現長痘痘、□腔潰瘍、嘴角起皰等小毛病。原來,像“T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也有自己的“生物鐘”。當小林作息黑白顛倒時,它們的“工作節奏”也會跟著混亂。這使得她的免疫系統受到了損害。
2024年2月1日
即便身體已有不適反應,小林依舊無動于衷,就又接著熬了一個月的夜。這天,她發現自己的頭上、臉上、嘴里似乎有一股異味。這是由于身體沒有得到充分休息,代謝能力大幅下降,氨只能通過皮脂腺排出來,而氨的氣味就與廁所味類似。若肝臟、腎臟本來就有問題的人,他們的器官可能因長期熬夜難以繼續“負重前行”而直接“報廢”。
2024年7月1日
盡管身體已發出了抗議,但熬夜已成為小林的白常習慣。她逐漸發現熬夜還會引發內分泌失調,影響生殖系統的正常功能。
2025年1月1日
在2024年的下半年里,小林很想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但她總是睡不著。而且,她感覺自己的心臟也出現了問題。踏入新的一年,她終于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改變!
同學們,你們可別小瞧睡眠,睡眠其實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呢!下面,我將為大家分享三條睡眠小妙招。

科博士“話你知”
一般而言,我們的睡眠周期會包含入睡期、深睡期和淺睡期。在整個睡眠過程中,根據睡眠深度的不同,人類會擁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的時常會因人而異。
妙招一:形成規律的入睡時間。你們知道嗎?入睡后的第一個深睡期,睡眠深度基本完成了整夜睡眠數量與質量的一半,它還會直接影響后面周期的睡眠質量。因此,保證入睡正常,是睡眠質量的重中之重。
妙招二:控制周邊環境的光源。我們的大腦是根據光源強弱來判斷白天和黑夜。當早晨光照進來時,我們的身體便開始分泌各種荷爾蒙,幫助我們全身“醒過來”;當黃昏日落,光線逐漸暗淡時,我們的身體便開始分泌可喻為“安眠藥”的褪黑素。然而,手機、電腦等設備的使用所帶來的人造光,會干擾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因此,同學們睡前可別關燈玩手機!
妙招三:保持單一的大腦頻率。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在雨天時,我們聽著雨聲睡覺總是顯得格外舒服。這是因為雨點落地形成了單一白噪音,大腦會保持單一頻率。如果睡前一直難以入睡,不妨試試“數綿羊”“數呼吸頻率”


熬夜就是在“燃燒”我們的生命。同學們一定要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重視睡眠。愿各位同學,每晚好夢!
神奇的自制 全息


科普冷知識
貝多芬喝咖啡有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他每一杯咖啡都必須使用60顆咖啡豆,多一顆少一顆都不行。據說他還很享受一顆一顆添加咖啡豆的過程。
涂奶油的吐司面包哪一 面會著地?涂有奶油的 那一面有 7 8 % 的概率 先著地。
雌性蚊子吸血,雄性蚊子吸食花蜜植汁。因為只有雌性蚊子需要血液來汲取營養用于發育卵巢,進行排卵。而雄性蚊子的觸角上長著比母蚊更多的毛,“開花”狀的下顎無法刺入人的皮膚。因此,它們一般只吸食植物汁液,而不騷擾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