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內涵
資金集約中心圍繞支撐服務能力提升和資金效益價值創造,結合“紅·專”工程建設總體要求,提出“財賦”專業工程建設目標,聚焦效益效率提高,深化數字賦能力度,加快推進一流省級資金集約中心建設。打造以支部為單位的“理論型學習組織”和專家人才領航的“業務型學習組織”,向上深化柔性支撐,向下縱深基層實踐;圍繞收入、支出、運營三條主線,對內強化資金盤活運作、挖掘資金使用潛力、開展資金安全監控,對外拓展前瞻研究、揭榜解題,提煉典型案例,充分激發資金管理的經濟效益、安全效益、考核效益“三效益”。

資金集約中心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圖/張紅俠
實施內容
精益筑基
基于資金統籌調度能力,通過賬戶集約管控、資金時序優化、收支動態擬合等,做強資金領域的專業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促進排程更精準、調度更靈活、管理更智能。
創新賦能
構建以支撐指標提升為核心、以業務發展完善為導向、以基層管理規范為標準的服務體系,從資金結算末端向業務前端溯源,探索“資金 + AI”智能應用場景,更好服務業務和支撐決策。
人才強核
推進綜合型人才池建設,打造本部柔性支撐團隊。引導業務骨干積極投身各項創新實踐深度挖掘資金數據價值,由業務操作型向合規管理型轉變,最大限度發揮支撐效能。
工作安排
品牌塑造階段
2023年,資金集約中心推進4 3 + 5 + X ”資金“財賦”品牌塑造。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組建以支部為單位的“理論型學習組織”和專家人才領航的“業務型學習組織”,聚焦收入、支出、運營“三條主線”,圍繞強支撐、提質效、守安全,“五步走”推進“紅·專”資金“財賦”工程落地,提升資金優化配置能力。借助“紅·專”平臺展作為、樹品牌。
品牌固化階段
2024年,資金集約中心積極推進“紅·專”資金“財賦”品牌固化。以支部“聯學共建、聯研共享、聯動共進”為指引,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將支撐本部與服務基層的理念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做好公司政策的“傳聲筒”,架起服務基層的“連心橋”,推動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全面提升。在“紅·專”品牌引領下勇擔當、爭標桿。
品牌提升階段
2025年,資金集約中心積極推進“紅·專”資金“財賦”品牌提升。將分析視角、管理重點與經營決策、發展戰略相銜接,將前沿理論與管理實踐相融合,將外部機遇與自身優勢相結合,通過重點攻堅、靶向發力,實現以關鍵環節突破,帶動全局轉型發展,推動“紅·專”工程持續鍛造精品。
特色亮點
業績指標“普位爭先”。構建收付款“全額省級集中”格局;推動現金流管理由“月預算”轉變為“周平衡、日調度”,綜合偏差率控制在 0 . 5 % 以內,保持國網持續領先。
創收節支“真金白銀”。跨省跑辦金融機構,年爭取手續費減免684萬元;靈活運用延期、分次等支付策略,加強時序調度,產生年效益1359萬元;運用靈活融資工具,統籌資金池運作,年節省資金成本6813萬元。
管理創新“多點開花”。聚焦前沿理論和管理難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創建“四維聯動”資金內部模擬市場,實現帶息負債增速低于投資增速10個百分點,“一鍵式”智慧資金體系,助力生產提質、管理增效。
工作成果
“四維聯動”資金內部模擬市場機制成果入選冀北公司財務工作“十大成效”,“一鍵式”資金數智化分析長效機制構建成果獲冀北公司青創賽銀獎;獲省部級管理創新獎9項,電力行業質量創新獎5項,獲冀北公司“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冀北公司“電e金服 + 提質增效”競賽二等獎。團隊成員中1人獲冀北公司先進工作者,1人獲冀北公司優秀共青團員,1人獲國網公司工會財務競賽“優秀選手”稱號,2人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獲國網公司“優秀學員”和“優秀學員干部”,1人獲冀北公司“專業合規宣講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