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左右,列車乘務員王向琳正在車廂核對乘客信息。忽然,對講機傳來同事呼叫:“向琳姐,能來4車一趟嗎,我這里有點棘手情況。”
王向琳快步趕到4號車廂,發現新入職的乘務員正和一名中年乘客僵持著。乘客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橫七豎八地堆著幾個裝著生鮮食品的泡沫箱。
“您看能不能把泡沫箱放座位下面?萬一里面的冰塊化了,灑落出來弄臟行李和下面乘客的衣服,就不好了。”
“冰塊不會化的,你別瞎操心!”
王向琳先掃視了一下整節車廂,微笑著走上前,蹲下身子對旅客說:“咱們把這些箱子放在大件行李存放處,怎么樣?那里既安全,又不影響其他旅客。等您到站,還方便第一時間領取拿,您看行嗎?”
順著王向琳手指的方向,乘客看向大件行李存放處,最終點頭同意。看著王向琳帶著新乘務員小心翼翼地搬運泡沫箱,乘客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妹子,剛才是我太軸了。”
望著新乘務員青澀的模樣,王向琳拍拍她的肩膀:“我剛來的時候遇事比你還慌呢。”
2016年11月,王向琳成為她們學校第一批進入北京客運段的校招乘務員。
上崗之初,王向琳常常手忙腳亂,遇到難以解決的事,只能紅著眼通過對講機向列車長求助。
痛定思痛,王向琳利用一切休息時間,提升業務能力。休息室里,她捧著業務手冊啃條文,"隨時隨地跟經驗豐富的乘務員“偷師”溝通技巧。值乘時,"她主動往麻煩事里鉆……
隨著經驗的積累,王向琳的業務能力越來越出色,不僅多次收到乘客寫來的表揚信,而且2019年和2022年被評為北京客運段先進生產工作者,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北京客運段優秀共青團員。
2023年5月,王向琳通過后備列車長考試。同年10"月,她還作為鐵路職工代表,參加了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一天,正在車廂巡視的王向琳突然聽到一陣喧鬧聲。循聲趕去,只見一名男乘客滿臉不耐煩地抱怨:“孩子一直哭,我們還怎么休息?”旁邊的媽媽不斷道歉,懷中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哭得滿臉通紅。
王向琳大致明白發生了什么。坐火車枯燥無聊,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時間一久難免煩躁吵鬧,影響了其他乘客。
“您好,我是本節車廂的乘務員,請您先稍安勿躁。”王向琳首先安撫著男乘客的情緒。
“你好啊,小帥哥。”接下來,王向琳蹲下身子,輕聲問小男孩,“能告訴阿姨,你為什么哭嗎?”
小男孩停止了哭泣,奶聲奶氣地說:“媽媽說帶我去找爸爸,可是我們坐了這么久的火車,還沒有見到爸爸。”
“哦。那你是想爸爸了吧?你告訴阿姨,爸爸在哪里?”
“爸爸在石家莊,爸爸是解放軍,我都快一年沒有見到他了。”小男孩的回答讓王向琳心里一酸。她抬手看表,現在是11點39分,到石家莊站時間是12點14分,還有35分就到站了。
“阿姨告訴你,還有35分鐘就可以見到爸爸,高興嗎?"35分鐘,就是這么長……”王向琳拉著小男孩的手,在自己手表上順時針畫了個半圓……小男孩似懂非懂,可能覺得半圓很快,瞬間破涕為笑。
“謝謝您啊!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怎么哄他。”年輕的軍嫂一臉謝意。
“不客氣,祝你們旅途愉快,探親愉快。”
接下來的運行途中,王向琳對那對母子格外關注,時刻注意小男孩的情緒,以便及時提供幫助。
王向琳也是軍嫂,她的愛人劉鵬是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二級上士。
作為乘務員,王向琳懂長途旅途的累;作為軍嫂,她更懂得思念的苦。所以在日常走車過程中,只要有空,她都會多關注列車上那些有需要的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
2025年3月,王向琳家庭獲評陸軍第73集團軍“強軍家庭”。月底,王向琳休完產假回歸工作崗位。
始發開車前,王向琳巡視車廂時發現,一名孕婦單獨乘車且行李物品較多。了解到她已孕38周后,王向琳跟她商量,將座位協調到了周圍入座率較低、靠窗通風的位置,并幫她安置好行李。
途中,王向琳還對那名孕婦進行了重點照顧,為她準備熱水,提前幫她辦理預約到站引導服務……
一次,有一名商務座乘客因行李問題大發雷霆,剛上車就滿臉不耐煩:“這么遠,你還讓我去挪行李?”
“先生,對不起,是我們的服務不夠周到。您先安心坐下,行李我們過去幫您拿過來。”王向琳道歉后,迅速幫乘客安置好行李,為他送上一杯熱飲,還貼心地安排了毛毯、眼罩。

途中,看到那名乘客蓋著毛毯已經熟睡,王向琳又上前輕輕為他掖了掖邊角。快到北京南站時,乘客醒來,不好意思地對王向琳說:“昨天我太急躁了,你們的服務真沒的說……”
現在,“上三休三”的工作模式,讓王向琳常常一連3天見不到孩子,而劉鵬正在駐訓,兩人聯系也很少。但在她看來,“這些沒什么,很多軍嫂都是這樣的”。
鐵軌延伸向遠方,如同人生旅途仍在繼續。王向琳這朵綻放在鐵軌上的玫瑰,用堅韌與柔情,書寫著軍嫂的擔當與奉獻,努力讓每一段旅程都充滿溫暖與希望。
(魏承旭單位:73131部隊)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