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為了塑造一支聽黨指揮、紀律嚴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型軍隊,毛澤東親自為工農紅軍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軍規。這一軍規鐵紀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官兵,成為人民軍隊精神風范的偉大象征,是人民軍隊不斷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在全國范圍執政的黨,如何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毛澤東一直思考、關注的重大課題。1953年2月,毛澤東到江蘇考察期間,針對一些地方干部反映“黨和政府帶領群眾發展生產,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可有時卻吃力不討好,群眾還不滿意”的問題,指出:地方干部領導老百姓搞生產,生產中有困難給貸款,又興修水利,家庭不和還有婚姻法,可是有些地方老百姓還反對他們,就是因為地方黨委沒有發揮政治領導作用。部隊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地方干部是否也可以訂幾條紀律和幾大注意?毛澤東一針見血地點明了改進工作作風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也初步萌發了為黨政干部立規矩的想法。
1960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期間,針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來,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強迫命令、瞎指揮等影響干群關系的作風問題,毛澤東要求胡喬木仿照紅軍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制定一個適用于黨政干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根據毛澤東指示,胡喬木開始著手起草相關文稿。1961年1月8日,胡喬木向毛澤東呈報了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草稿。其中,三大紀律是:(一)有事同群眾商量,永遠同群眾共甘苦;(二)重要問題事前請示,事后報告;(三)自己有錯誤要檢討糾正,別人做壞事要批評揭發。八項注意是:(一)保護人民安全,打人要法辦,打死人要抵命;(二)保護人民自由,隨便罰人抓人關人搜查要法辦;(三)保護人民財產,侵占損害人民財產要賠償;(四)保護公共財產,貪污盜竊假公濟私要賠償;(五)用人要經過組織,不許任用私人;(六)對人要講公道,不許陷害好人包庇壞人;(七)對上級要講實話,不許假報成績隱瞞缺點;(八)對下級要講民主,不許壓制批評壓制上告。
1月9日,毛澤東審閱了胡喬木起草的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草稿,感到不太滿意,認為“太復雜,不如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簡單明了,使人難記。有幾條執行起來,可能起反面作用”。批示提交會議討論,提出修改意見。
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中央局書記等開會,其中一項內容就是討論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草稿。會上,毛澤東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三大紀律改為:(一)一切從實際出發;(二)提高政治水平;(三)實行民主集中制。八項注意改為:(一)同勞動;(二)同食堂;(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了東西要還;(六)東西壞了要賠;(七)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八)工作要同群眾商量。這么一改,不僅看起來更加簡明易記,執行起來也更容易落實。緊接著,毛澤東詳談了自己的修改理由。他說,三大紀律第一條,一切從實際出發?,F在,工作中主觀主義很多,要整治主觀主義。三大紀律第二條,提高政治水平。現在許多同志不懂得什么是等價交換、價值法則、按勞分配,對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界限、大集體與小自由的界限等也不清楚。應當提高他們的政治水平,包括理論水平,要使他們懂得這些原則。三大紀律第三條,草稿中的“自己有錯誤要檢討糾正,別人做壞事要批評揭發”,這樣寫,可能起反面作用,正面提出問題好。改為“實行民主集中制”,什么時候都不允許破壞民主集中制。八項注意中第三條到第六條,即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了東西要還、東西壞了要賠,是用的軍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里面的幾條。說話和氣,是從正面說的。當然不能打人。原先寫的是“打人要法辦,打死人要抵命,隨便罰人抓人關人搜查要法辦”,這樣寫容易產生副作用,不要從反面說,還是從正面提出好。八項注意第四條是買賣公平。買賣公平包括我們的財政政策和商業政策?,F在,我們和農民的關系,買賣不公平,是很大的不公平。買賣公平,就要等價交換。第五條借東西要還,第六條損壞了東西要賠,主要講的是不能平調。第七條,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樣從反面說好不好?要強調調查研究。第八條是工作要同群眾商量。原先寫反對瞎指揮,恐怕有副作用,又會發生不指揮,還是從正面寫好。毛澤東還提出,題目就叫《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區別于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會議經過討論,形成了第一次修正稿。
在接下來的十幾天里,在毛澤東的親自推動下,修正稿又經過了多次討論修改。196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印發了《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向全黨公布。三大紀律是:(一)一切從實際出發;(二)正確執行黨的政策;(三)實行民主集中制。八項注意是:(一)同勞動同食堂;(二)待人和氣;(三)辦事公道;(四)買賣公平;(五)如實反映情況;(六)提高政治水平;(七)工作要同群眾商量;(八)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隨著第二次修正稿在全國各地廣泛征求意見,《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和順序又陸續作了局部調整,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才基本固定下來。
《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制定和實施,對于糾正當時黨政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強迫命令”“瞎指揮”等不良作風,引導黨政干部堅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團結廣大人民戰勝當時面臨的困難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1978年8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社論文章《干部作風要來一個大的轉變》中,進一步重申《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進而在全國范圍再次掀起狠抓作風建設的熱潮。
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將黨的作風建設持續引向深入,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我們黨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了人民群眾信任擁護。
從《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國共產黨加強作風建設、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政治追求既一以貫之,又與時俱進,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永恒初心。
(作者系中央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征研二處處長、一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