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88-5368(2025)04-0011-03
Abstract: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in Brassica napus is easy to maintain and restore. 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using hybrid vigor.Han11A is a double-low CMS line developed through seven years of repeated backcrossing between Han 3Aand the conventional variety Zhongshuang 11.Several hybridcombinations made with this sterile line have been oficially registered as non-major crop varieties.These hybrids have also been transferred for commercial use and have shown good performance in field trials and promotion programs. Han 11A has strong combining ability and ofers high yield,stable production,lodging resistance,disease resistance,and high oil content.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Key words:Brassica napus;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Breeding and selection; Application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1],其產量和品質對于保障食用油供給以及國家糧油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優良的油菜種質資源是成功選育高油高產高抗油菜新品種的基石。油菜雜種優勢利用是提高油菜產量、品質和抗逆性的有效途徑[2]。細胞質雄性不育利用是雜種優勢利用的五大途徑之一,也是廣泛應用的一種途徑[3]。該不育系花粉敗育徹底、穩定,不育性易于保持和恢復。通過選育穩定的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和相應的恢復系,可配制強優勢的雜交組合。波里馬(Poli-ma)和陜2A系統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發現和應用[4],在油菜雜種優勢利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漢11A是漢中市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中心用陜2A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統自育的一個雙低抗病優質不育系。該不育系含油量高、角果長、千粒重大,具有抗倒、抗病、適宜機械化的特點。用漢11A組配的多個雜交組合已經進行了登記,并進行了轉讓轉化,示范推廣效果良好。
1選育過程
1.1 材料來源
不育源來自陜2A類型的自育的CMS漢 ;保持系來源于中雙11號選系后代,具有抗倒、抗菌核病等優點。
1.2 不育系漢11A和保持系漢11B選育過程
漢11A是2010年以自育CMS漢3A與常規種中雙11號連續7a成對回交,結合品質、抗菌核病能力、抗倒伏等綜合篩選,2017年育成。該不育系不育性徹底,不育株率 100 % ,不育度 9 5 % 以上,綜合性狀穩定、優良,配合力高(圖1)。
2 特征特性
在漢中市農業技術推廣與培訓中心稻油輪作試驗基地,中等肥力,密度1.5萬株 直播的條件下,漢11A幼苗半直立,子葉腎臟形,葉橢圓,少蠟粉。葉色淡綠,裂葉5\~8個,角果斜平生,長角,黑褐色籽粒。株高 1 6 4 . 5 c m ,一次有效分枝數11.2個,單株有效角果225.3個,角果長10.98cm,角粒數18.98粒,千粒重 4 . 3 4 g 。
3 品質和抗性
該不育系芥酸 0 . 1 0 % ,硫苷 1 4 . 0 9 μ m o l / g ,含油量 4 5 . 7 7 % 。抗倒伏,抗菌核病。
4漢11A配置的雜交組合整體表現
4.1漢11A配置的雜交組合品質、抗性和產量 表現
漢11A以其高的配合力,育成的禹油35、富民油21、核油919、大秦油888、福油雜3號和漢油16號等6個品種均表現出了抗倒、抗病、高含油(含油量 ? 4 5 % )的特點(表1),且均已經通過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獲得了登記證書。6個品種在長江上游區、長江中游區和長江下游區的平均產量分別為
和
,分別比對照秦優10號、蓉油18和華油雜12增產 4 . 9 1 % ~1 1 . 1 9 % . 5 . 3 9 % ~ 1 0 . 6 5 % 和 5 . 0 3 % ~ 1 1 . 5 3 % ,均表現出了穩產和高產的特點(表2)。
4.2漢11A配置的5個雜交組合推廣情況
以漢11A配置的系列油菜新品種育成后,其良好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和適宜機械化特性得到了多家種業公司的認可和青睞,紛紛表達了合作意向。其中禹油35、富民油21、核油919、大秦油888和福油雜3號等5個品種在2020-2021年期間,分別轉讓轉化給漢中市金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市富民種業有限公司、四川福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漢中市瑞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北美農先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種業公司獲得品種生產經營權后在冬油菜區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省漢中、安康等地區,建立示范片111個,示范推廣面積20萬 (表3)。
5 漢11A繁殖技術要點
(1)采用套袋網繁技術,保障漢11A原原種繁殖質量在一個穩定優良株系中。選擇 5 0 ~ 1 0 0 株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在花期用羊皮紙套袋,人工輔助授粉,成熟期按單株收獲原原種。漢11A原種繁殖在網室或隔離區進行,確保親本的純度和種性。
(2)不育系漢11A大田用種的繁殖。隔離區繁種的漢11A空間距離要隔離安全,選擇肥沃的土壤稀播。不育系和保持系行比1:2。分苗期、苔期、初花期和角果期四個時期,根據葉色、生長習性、苔色、初花期早晚、育性、株高、角果著生狀態等特征進行去雜去劣,確保親本純度,其中去雜去劣的最佳時期是蕾苔期,最易識別雜劣株。花期是除雜的關鍵期,需要反復多次進行[7.8]。成熟期要適時收獲。
(3)保持系漢11B繁殖。用漢11B的原種進行繁殖,繁殖時去雜去劣,收獲后,于低溫干燥條件下貯藏備用。(4)污染源清理。在制種田初花前及時清理干凈制種區內所有十字花科植物,確保種子生產不受外源花粉的污染。
6 漢11A配置的雜交種制種關鍵
(1)做好隔離。漢11A制種田周圍空間應在"以上隔離距離,隔離區內無其它品種的油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9]
(2)化殺控制微粉。由于漢11A遇特殊天氣,會產生微量花粉,影響制種質量,而復配化殺劑wp1對該不育系微粉具有顯著的控制效果,建議原液最適濃度為""。噴藥時間同漢3A制種[5,即最大花蕾為 1 . 5 ~ 2 m m 時進行噴施。
(3)父母本行比。合理的父母本行比是保證制種質量和產量的主要技術措施,父母本行比1:3或1:4可以有效確保雜交種子純度的同時,提高制種產量。
(4)做好去雜去劣。去雜去劣時間和技術要點同漢11A原種繁殖。
(5)砍除父本。在父本近終花期,統一砍除父本,既可以改善母本通風透光條件,增加母本產量,又防止混雜,保證質量。
(6)收獲晾曬。在母本主花序角果 80 % 左右呈枇杷色時收獲。收獲時單收、單脫,避免混雜,脫粒后晾曬、儲存。
參考文獻:
[1] 陳翠萍.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2定位的研究[D].西寧:青海大學,2016.
[2] 傅延棟.中國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研究概況[J].作物研究,1990,4(3):1-4.
[3] 張書芬,朱家成,王建平,等.河南省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雜種優勢研究應用及展望[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8,40(5):687-694.
[4] 孫曉敏,李英,諶國鵬,等.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312A的選育及應用[J].陜西農業科學,2018,64(11) :4-6.
[5] 諶國鵬,李英,葛紅心,等.適宜機械化的油菜不育系漢3A的選育與應用[J].農業科技通訊,2017(6):263-266.
[6] 諶國鵬,瞿利英,孫曉敏,等.優質廣適油菜新品種漢油16號的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23,69(6) :69-72.
[7] 路麗靜.提高陜油28雜交種純度的制種技術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3.
[8] 董永利,王國筱,鄧興榮.雜交油菜新品種偉隆88制種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1,57(4):277-278.
[9] 何忠軍,陳喬,方君,等.陜南油菜保優高產制種關鍵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0(2):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