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洛豆16095在洛陽市及相近生態環境下的最佳播期和密度,采用裂區試驗設計,主區為播期B(B1:6月21日、B2:7月1日、B3:7月11日),副區為密度M(M1:13.5萬株/
、M2:18萬株
M3:22.5萬株
、M4:27萬株
),分析了播期和密度對大豆新品種洛豆16095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本試驗條件下,推遲播期主要通過縮短營養生長期而縮短生育進程,種植密度對生育進程的影響不顯著。播期對光合特性影響較大,適期早播會顯著提高盛花期和盛莢期的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增加盛莢期氣孔導度,減少盛莢期胞間
濃度;與播期相比,密度對光合特性影響較小,降低密度會提高盛花期和盛莢期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減少盛花期和盛莢期胞間
濃度,不同密度間光合參數均值差異不顯著。適期早播會顯著減少單株無效莢數,顯著增加百粒重;降低密度會顯著增加單株有效分枝、單株有效莢數、單株粒數、單株粒重。適期早播會顯著提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質含量和蛋脂總含量;密度對品質影響較小,降低密度會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質含量和蛋脂總含量,不同密度間粗脂肪含量、粗蛋白質含量、蛋脂總含量差異不顯著。播期對產量的影響較大,早播產量高于晚播,B1播期產量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密度對產量的影響較小,B1播期不同密度間產量差異不顯著,M2、M3和M4密度下產量均較高。綜上,在洛陽市及相近生態環境下,洛豆16095最適宜播期為6月21日,適宜密度為18~27萬株/
,此時產量較高、品質較優。
中圖分類號:S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88-5368(2025)04-0062-08
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for Luodou 16O95 in Luoyang and similar ecological environments,a split-plo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employed. The main plot factor was the sowing date(B1:June 21,B2: July1,B3:July11),while the subplot factor was planting density (M1:135,000 plants/ha,M2: 180,000 plants/ha,M3: 225,000 plants/ha,M4: 270,000 plants/ha).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growth,development,yield,and qualityof Luodou l6095.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under theconditions of this experiment,delayed sowing primarily shortened the vegetative growth period,thereby reducing the overallgrowth duration,whereas planting density had no significant ffct on thegrowth cycle.The sowing dat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Early sowing at an optimal tim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during the fullflowering and peak podding stages,enhanced stomatal conductance during the peak podding stage,and reduced intercellular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stage.In contrast,planting density had a comparatively minor effect on photosynthetic traits.Reducing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ednet photosyntheticrate,stomatalconductance,and transpiration rate during the full flowering and peak podding stages,while decreasing intercellular
concentration;however,the mean diffrences in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mong diferent densi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In terms of plant morphology and yield components,early sow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inefective pods per plant while increasing the1OO -seed weight.Lower planting dens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of effective branches,efective pods per plant,grains per plant,and grain weight per plant.Regarding quality,early sow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rude fat content,crude protein content,and total protein-fatcontent.While planting density hada relatively smaller effect on quality,lower densities tended to increase crude fatcontent whilereducing crude protein and total protein-fat content,though the diferences between densiti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Sowing date had a pronounced effect on yield,with earlier sowing producing higher yields compared to later sowing.The highest yield was observed in the B1(June 21)sowing treatment,which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B2(July1)and B3(July11). In contrast,planting density hadalesser efect on yield.Under the B1 sowing date,yield diffrences among the density treatm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and higher yields were generally observed at M2,M3,and M4 densities.In conclusion,for Luoyang and similar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the most suitable sowing date for Luodou 16095 is June 21,with an optimal planting density of 1 8 0 , 0 0 0 to 270,00O plants/hm2,as this combination results in higher yield and improved quality.
Key words :Sowing date; Planting density;Luodou 16O95;Yield;Quality
大豆原產于中國1,種植歷史悠久,是我國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在中國農業經濟生產和食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屬于短日照作物,對光溫敏感,產量受品種類型[2,3]、光照溫度[4\~6]、肥力[7\~9] 水分[10,11]等多種因素影響。播期和密度是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農藝管理措施,不同播期和密度下,大豆所面臨的生長環境有所差異,導致植株光合特性、農藝性狀、產量以及品質發生變化[12\~18]。適宜的播期和密度能夠使大豆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升光合能力,發揮其高產優質的潛力[19,20] 。
為了充分發揮洛豆16095高產優質潛力,采用裂區試驗設計,分析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生長發育、品質及產量的影響,確定洛豆16095在洛陽市及相近生態環境下的最適宜播期和密度,為該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技術與理論支持。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試大豆材料為洛陽市農林科學院選育的洛豆16095,2023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豆20230004。該品種具有高產、高油和抗病等特點。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3年在洛陽市農林科學院試驗地進行,土壤為中壤土,肥力中等。
1.3 試驗設計
采用裂區試驗設計,主區為播期B(B1:6月21日、B2:7月1日 . B3 : 7 月11日。間隔 1 0 d ),副區為密度M(M1:13.5萬株
、M2:18萬株
、M3:22.5萬株/
、 M 4: 2 7 萬株
)。行距40c m, 4 種密度對應的株距分別為: 1 8 . 5 3 c m. 1 3 . 9 0
0
共12個處理組合:B1M1、B1M2、B1M3、B1M4、B2M1、B2M2、B2M3、B2M4、B3M1、B3M2、B3M3、B3M4,3次重復。小區長 2 . 8 m ,寬 2 . 5 m ,小區面積
,7行區,走道寬 1 m 。四周設置保護區。
1.4 調查指標與方法
1.4.1生育時期調查參照Fehr等大豆發育分期標準[21],記錄出苗期(VE)、初花期(R1)、盛花期(R2)、盛莢期(R4)完熟期(R8),同時計算生育期(VE至R8)、營養生長期(VE至R1)和生殖生長期(R1至R8)。
1.4.2葉片光合參數測定在盛花期(R2)和盛莢期(R4)下午14點至16點,每個小區選擇3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植株進行測定,取平均值。使用Li - 6 4 0 0 X T 便攜式光合儀,測定植株倒三葉中間小葉的凈光合速率( P n) )、氣孔導度(Gs)、胞間
濃度(Ci)和蒸騰速率(Tr)。
1.4.3農藝性狀和產量指標測定完熟期取每個小區中間行連續10株進行考種測定,取平均值。考查項目包括底莢高、主莖節數、單株有效分枝、單株總莢數、單株無效莢數、單株粒數、單株粒重、百粒重;全區收獲脫粒,自然風干,稱重、測水分,按照13 % 含水量折合公頃產量。
1.4.4品質指標測定每個小區分別選取100粒成熟完好的大豆籽粒,利用波通DA7250型近紅外分析儀測定相關品質指標。
1.5 數據分析
利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計算,利用SPSS17.0軟件(選擇LSD最小顯著性差異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為0.05。
2.1 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生育進程的影響
由表1可知,隨著播期的后移,洛豆16095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和生育期均呈縮短趨勢。B3播期營養生長期、生殖生長期和生育期均最短,分別為30d、62d和92d,比B1播期營養生長期少6d,生殖生長期少2d,生育期少8d,比B2播期營養生長期少3d,生殖生長期少2d,生育期少5 d 。經對比發現,推遲播期對營養生長期影響較大。種植密度的變化對洛豆16095的生育進程沒有顯著影響,相同播期、不同密度下洛豆16095的生育進程一致。綜上所述,推遲播期主要通過縮短營養生長期,從而縮短洛豆16095生育進程;種植密度對生育進程的影響不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2 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2.2.1凈光合速率播期的變化對凈光合速率影響較大。在盛花期、盛莢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凈光合速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同一密度下,B1播期平均凈光合速率均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B2和B3播期差異不顯著。在盛莢期,同一密度下,B1播期凈光合速率均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表2,表3)。說明適期早播會顯著提高盛花期、盛莢期洛豆16095的凈光合速率。
在盛花期和盛莢期,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凈光合速率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凈光合速率差異不顯著(表2,表4)。說明降低密度會提高洛豆16095的凈光合速率。
2.2.2氣孔導度在盛花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氣孔導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B3播期平均氣孔導度最大,顯著高于B2播期,與B1播期平均氣孔導度差異不顯著。說明早播或者晚播會提升盛花期葉片氣體交換能力。在盛莢期,不同播期間平均氣孔導度基本一致,差異不顯著(表2,表3)。
密度對氣孔導度的影響較小。在盛花期和盛莢期,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氣孔導度均呈總體下降趨勢,不同密度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表2,表4)。
2.2.3胞間
濃度在盛花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胞間
濃度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平均胞間
濃度差異不顯著(表2,表3)。在盛莢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胞間
濃度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B3播期平均胞間
濃度最高,顯著高于B1、B2播期,B1和B2播期平均胞間
濃度差異不顯著(表2,表3)。說明適期早播可以顯著降低盛莢期洛豆16095的胞間
濃度。
在盛花期,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胞間
濃度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胞間
濃度差異不顯著。在盛莢期,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胞間
濃度呈先增加后減少,再增加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胞間
濃度差異不顯著(表2,表4)。
2.3.4蒸騰速率在盛花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蒸騰速率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B1播期平均蒸騰速率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B2和B3播期平均蒸騰速率差異不顯著。在盛莢期,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蒸騰速率呈逐漸減少的趨勢,B1播期平均蒸騰速率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表2,表3)。說明適期早播可以提升盛花期、盛莢期洛豆16095的蒸騰速率。
在盛花期和盛莢期,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蒸騰速率均呈逐漸減少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蒸騰速率差異不顯著(表2,表4)。



2.3 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農藝性狀的影響
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底莢高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平均底莢高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底莢高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4個密度間平均底莢高差異不顯著(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主莖節數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平均主莖節數差異未到達顯著水平(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主莖節數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主莖節數差異不顯著(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單株有效分枝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差異不顯著(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單株有效分枝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M1密度平均單株有效分枝最多,顯著多于M2、M3、M4密度(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單株有效莢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但是不同播期間平均單株有效莢數差異不顯著(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單株有效莢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M1密度下平均單株有效莢數最多,顯著多于M2、M3、M4密度(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單株無效莢數呈逐漸增加的趨勢,B3播期下平均單株無效莢數最多,顯著多于B1、B2播期(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單株無效莢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但是不同密度間平均單株無效莢數差異不顯著(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單株粒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平均單株粒數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單株粒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M1密度下平均單株粒數最多,顯著多于
密度(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單株粒重呈逐漸降低的趨勢,不同播期間平均單株粒重差異不顯著(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單株粒重呈逐漸降低的趨勢,M1密度下平均單株粒重最高,顯著高于M4 密度(表5,表7)。隨著播期的后移,平均百粒重呈逐漸下降的趨勢,B1播期下平均百粒重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表5,表6)。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百粒重呈先減少后增加,再減少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百粒重差異不顯著(表5,表7)。
2.4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產量的影響
2.4.1播期對洛豆16095產量的影響由表6可知,播期的變化對產量影響較大,3個播期下平均產量變化范圍為
。隨著播期的后移,產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B1播期平均產量最高,達到
,顯著高于B2、B3播期。
2.4.2密度對洛豆16095產量的影響由表7可知,密度對產量的影響較小,4個密度下平均產量變化范圍為
。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呈先增加先減少,再增加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產量差異不顯著。
2.4.3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產量的影響由表5可知,不同播期密度處理組合下洛豆16095產量變化范圍為
。B3M3(播期7月11日,密度22.5萬株
)處理產量最低,顯著低于B1M1、B1M2、B1M3、B1M4、B2M1、B2M4處理,B1M4(播期6月21日,密度27萬株/
)處理產量最高,顯著高于B2M2、B2M3、B3M1、B3M2、B3M3、B3M4處理。經對比發現,播期對產量的影響比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大。百粒重與產量呈極顯著正相關,單株無效莢數與產量呈顯著負相關,隨著播期推遲,百粒重減少,單株無效莢增加,從而導致同一密度下,B1播期產量均最高,B3播期產量均最低。在B1播期下,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呈先增加后減少,再增加的趨勢,M2、M3和M4密度下產量均較高,不同密度間產量差異不顯著。在B3播期下,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呈先增加后減少,再增加的趨勢,M2密度產量最高,不同密度間產量差異不顯著。綜上所述,在本試驗條件下,適期早播、增加種植密度有益于洛豆16095產量的提高;在較晚播期下,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從而減少產量的下降幅度;洛豆16095屬于耐密植高產品種,最適宜播期為6月21日,適宜種植密度為 1 8 ~ 2 7 萬株
"。


分別表示農藝性狀與產量相關性達到顯著、極顯著水平

2.6 播期和密度對洛豆16095品質的影響
表8,表9和表10表明,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粗脂肪含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B1播期含量最高,顯著高于B3播期,高出 0 . 4 1 % 。密度的變化對粗脂肪含量影響不大,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粗脂肪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粗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
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粗粗蛋白質含量呈下降趨勢,B1播期含量最高,顯著高于B3播期,高出
2 . 0 5 % 。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粗粗蛋白質含量呈增加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粗蛋白質含量差異不顯著。
隨著播期的推遲,平均蛋脂總含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B1播期含量最高,顯著高于B3播期,高出2 . 4 6 % 。隨著密度的增加,平均蛋脂總含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不同密度間平均蛋脂總含量差異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播期和密度的變化會對大豆生長發育產生影響,這可能是由于不同播期密度下大豆所處的光溫、水分等環境條件差異導致的。大豆播期與生育期密切相關[22]。在不同播期下,大豆所受到的光溫效應不同,導致大豆生育進程出現差異[23]。晚播對大豆營養生殖階段影響要比對生殖生長階段的影響大[24]。在本研究中,推遲播期主要通過縮短營養生長期,從而縮短生育進程,種植密度對生育進程的影響不顯著,這與李超等[18]、黃興軍等[19]、何大智等[25]研究結果一致。前人研究表明,提升葉片的光合同化能力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關鍵[27,28]。凈光合速率是反映植物光合效率的重要指標。在本研究中,播期對光合特性影響較大,適期早播會顯著提升大豆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與播期相比,密度對光合特性影響較小,在同一播期下,降低種植密度會提高凈光合速率,可能是由于低密度環境下具有較好的透光性,加快了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這與黃興軍等[19]、劉長遠等[20]研究結果一致。適期早播會顯著減少單株無效莢數,顯著增加百粒重,其與崔曉培等[17]、黃興軍等[19]研究結果一致。降低密度會顯著增加單株有效分枝、單株有效莢數、單株粒數、單株粒重,這與王拓和等[29]研究結果一致。
大豆的品質性狀受遺傳、氣候條件、栽培措施、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18]。關于播期對大豆品質的影響,目前觀點不統一,變化因品種而異。在本研究中,隨著播期的延遲,粗蛋白質、粗脂肪和蛋脂總含量均呈下降趨勢,這與劉玉蘭等[30研究結果一致,與龔如團等[31]、江琳等[32]研究結果不同,這可能是由于品種遺傳基因差異、環境差異導致的。目前,關于密度對大豆脂肪和粗蛋白質含量的影響,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在本試驗條件下,密度對大豆品質影響較小,隨著密度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逐漸下降趨勢,粗蛋白質含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這與張曉艷等[33研究結果一致,與付春旭等[34]研究結果相反,這可能是品種遺傳基因差異導致的。
前人研究表明,早播的產量高于晚播的產量[14,17,35]。本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隨著播期的推遲,產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B1播期平均產量最高,顯著高于B2、B3播期,這可能是晚播錯過最佳生長時間,植株光合同化能力和物質營養分配受到影響,導致產量下降;在早播條件下,植株獲得更充足的生長發育時間,生殖生長期間光合同化能力較強,干物質積累較為充足,產量得到提升。雖然B3播期產量降低,但實際播期已到7月中旬,這樣晚播的情況下,也取得了不錯的產量,對于因農業災害(如洪澇)導致錯過最佳播期的情況下,是一個不錯的品種選擇。在本研究中,密度對產量的影響小于播期對產量的影響,這與張素梅等[35]、王文斌等[36]、趙璇等[37]研究結果一致。在B1播期下,M2、M3和M4密度下產量均較高,不同密度間產量差異不顯著。綜上,在洛陽市及相近生態環境下,洛豆16095最適宜播期為6月21日,適宜種植密度為 1 8 ~ 2 7 萬株
,此時產量較高、品質較優。
參考文獻:
[1]Hymowitz T,Newell C A. Taxonomy of the genus Gly-cine,domestication and uses ofsoybeans[J].EconomicBotany,1981,35(3):272-288.
[2] 宋艷霞,楊文鈺,李卓璽,等.不同大豆品種幼苗葉片光合及葉綠素熒光特性對套作遮蔭的響應[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9,31(4):474-479.
[3] 鄭殿君,張治安,姜麗艷,等.不同產量水平大豆葉片凈光合速率的比較[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0,41(9):1-5.
[4] 汪越勝,馬宏惠.中國大豆地理生態型生育前期光溫綜合反應[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1):40-46.
[5]楊志攀,張曉娟,蔡淑平,等.大豆“短青春期”品種的光(溫)反應研究I.播季反應[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0,22(3):35-38.
[6]袁明,寧海龍,王守義,等.光溫效應對大豆品種黑河45生育進程及產量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3,32(3): 328-332.
[7]申曉慧,姜成,張敬濤,等.不同氮肥水平下大豆葉片光譜反射率與葉綠素含量的相關性研究[J].大豆科學,2012,31(1): 73-80.
[8]谷秋榮,薛曉婭,郭鵬旭,等.不同氮肥類型對大豆葉片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0,29(5):900-905.
[9]李文龍,李喜煥,常文鎖,等.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對保豆3號農藝性狀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4,23(2):107-113.
[10]郭數進,楊凱敏,霍瑾,等.干旱脅迫對大豆鼓粒期葉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長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5,26(5):1419-1425.
[11]張恒月,郭屹立,王磊,等.干旱和復水對大豆葉片光合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2):183-188.
[12]鹿文成,劉英華,閆洪睿,等.播期對大豆生長發育和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1(3) : 17-19.
[13]王志新.播期對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油分和產量的影響[J].大豆科學,2007,26(6):965-968.
[14]孫國偉,付連舜,張鳳路,等.播期及密度對不同大豆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6,35(3) : 423-427.
[15]陳文杰,梁江,湯復躍,等.不同播期對廣西春大豆品種農藝性狀、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5,34(6) : 993- 999.
[16]王樂政,華方靜,曹鵬鵬,等.不同播期夏大豆的產量、光合特性和氣象因子效應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9,41(5):750-757.
[17]崔曉培,鄭金煥,胡冬梅.播期與密度對大豆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農業科學,2021(9) : 123-128.
[18]李超,任海紅,謝夢真,等.播期與密度對大豆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種業,2022(3):30-34.
[19]黃興軍,冉新月,吳樹,等.播期和密度對南疆春大豆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大豆科學,2022,41(5) : 546-556.
[20]劉長遠,王磊,齊玉鑫,等.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對牡豆15主要農藝性狀和光合特性的影響[J].大豆科學,2023,42(2):212-219.
[21]FEHR W R,Caviness C E. Stage of soybean develop-ment[M]. Iowa:Iowa State University,1977:1-11.
[22]徐婷,雍太文,劉文鈺,等.播期和密度對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大豆植株、干物質積累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4,36(5):593-601.
[23] 劉劍麗,寧海龍,孫培樂,等.春大豆播期光溫效應的研究[J].大豆科學,2011,30(3):428-433.
[24] 滿為群,杜維廣,印文匯,等.大豆北種南移分期播種對生育期結構及產量的影響[J].大豆通報,2002(2):6-22.
[25] 何大智,俞瑋,陳維,等.新品種安豆10號最佳播期和密度研究[J].中國種業,2022(9):93-97.
[26]Gong W Z,Jiang C D,Wu Y S,et al. Tolerance vs. a-voidance:two strategies of soybean(Glycine max)seedlingsinresponse to shadein intercropping[J].Photosynthetica,2015,53(2) :259-268.
[27]崔亮,蘇本營,楊峰,等.不同玉米-大豆帶狀套作組合條件下光合有效輻射強度分布特征對大豆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4,47(8):1489-1 501.
[28] 程彬,劉衛國,王莉,等.種植密度對玉米-大豆帶狀間作下大豆光合、產量及莖稈抗倒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21,54(19):4084-4096.
[29]王拓和,趙連芝,姜青龍,等.不同套種密度對中黃30大豆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10(4):45-46.
[30]劉玉蘭,元明浩,范文忠,等.播種期對吉林小粒大豆生育進程、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9,38(4) :542-547.
[31] 龔如團,崔連群,劉健.不同播期對3個大豆品種產量性狀及品質的影響[J].現代化農業,2016(7):3-4.
[32] 江琳,李新梅.播期對夏大豆干物質生產、光合特性及品質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22,50(9):1 297-1 302.
[33]張曉艷,鄭殿峰,馮乃杰,等.密度對大豆群體碳氮代謝相關指標及產量、品質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29(3):128-132.
[34]付春旭.種植密度對綏農22大豆產量及品質影響的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7):29-32.
[35] 張素梅,劉玉芹,徐冉,播種期和密度對大豆品種齊黃34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6(2):100-104.
[36]王文斌,曹永強,閆春娟,等.密度和植株配置對大豆主要農藝及生理性狀的影響[J].大豆科學,2014,33(4):502-506.
[37] 趙璇,金素娟,牛寧,等.播期與密度對石豆4號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15,19(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