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選定波音公司執行生產“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即美國第六代戰斗機項目,并將新一代戰機命名為F-47。該戰機將接替F-22“猛禽”戰斗機,成為美國未來數十年最重要的空優戰機。
作為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說,新一代戰機名稱含有“一個漂亮的數字”,它將是“有史以來最先進、性能最強、殺傷力最強的飛機”。隨后,美國空軍在社交媒體上以“主宰天空”為題發布宣傳視頻,回顧了美國從第一代到第六代戰機的發展歷程,視頻中出現了一架高度隱身設計、扁平機身、無尾翼戰機的正面圖片。
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項目的相關研究始于2007年。2010年,美國空軍組建六代機辦公室,正式啟動六代機概念研究。2020年9月,美國空軍開始試飛第一架全尺寸飛行演示機。但是,該項目面臨成本過高、技術創新不足等諸多爭議。美國空軍在2024年5月宣布暫停該項目,留給大選后的新政府決定。
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它將被命名為F-47,是將軍們選擇了這個名字。”在美國空軍,戰斗機的命名慣例是前綴“F”,后面跟著一個數字,通常表示飛機的制造順序。該命名系統也有例外,如F-35本該命名為F-24,但項目經理邁克·霍夫打亂次序,將其命名為F-35。
特朗普當天沒有公布“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的生產成本與時間表,但稱他任內將“建造并升空”一支F-47機隊。美國空軍還發布了一個更為詳細的說明,空軍參謀長戴維·奧爾文在聲明中說,F-47的采購數量將超過現有五代機F-22。目前,美軍F-22的服役數量約為180架。
至于服役時間,美國媒體認為,參考過往類似項目,比如波音公司在20世紀九十年代研發的“捕食鳥”,F-47很難在特朗普任內列裝,其實際服役時間可能需要10年左右。“捕食鳥”的第一次飛行是在1996年,到1999年總共完成了39次飛行試驗,直到2002年10月18日才首次公開驗證機
特朗普和美國空軍都宣稱F-47是世界第一種載人六代機。特朗普稱,
47將在飛行速度、機動性和有效載荷等方面大幅、全面領先其他戰機。按照特朗普的說法,F-47的實驗版本已秘密試飛近5年。他說:“它已在秘密試飛,我們確信它將超越全球任何一款戰機。它具備前所未有的機動性、速度(超過2馬赫)武器系統以及隱身能力。”
特朗普稱,F-47借助全向、全頻段隱身技術,“幾乎無法被探測”。奧爾文在聲明中說,F-47的技術驗證機過去5年已經完成了數百小時試飛,測試尖端技術和概念。與美軍現有五代機相比,F-47將擁有更遠的航程、更先進的隱身能力、更好的可持續性和可維護性,能勝任更多場景。
根據記者會現場發布的渲染圖,F-47戰機有存在鴨翼設計的跡象,但美國空軍隨后發布的宣傳片中卻顯示沒有鴨翼設計。專家認為,這表明F-47并沒有定型,不排除存在多個方案。
外界分析,F-47可能的構型有兩種:一種是無尾雙發布局,采用蘭姆達機翼和銳利折角機頭,強調隱身與機動性;另一種是鴨翼布局,與波音F/A-XX艦載機概念類似,用于增強低速操控性。機翼采取上反角設計,類似波音“捕食鳥”驗證機,通過M型機翼減少雷達反射面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F-47目前仍處于技術驗證階段,現在公布的渲染圖并無多少參考價值。
特朗普還聲稱,F-47將具備“指揮無人機群”的能力,“想帶多少架就帶多少架”。據媒體披露,F-47項目還包括開發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協同作戰無人機”,以及新型噴氣發動機、武器、電子戰套件、傳感器、戰斗管理能力等。據報道,這些戰斗無人機將充當飛行的“導彈卡車”,與有人戰斗機協同作戰,并執行電子戰和情報、監視、偵察及其他作戰任務。
此前,“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項目的成本和必要性廣受質疑。F-35項目已耗資1.7萬億美元且尚未完全成熟。美國媒體指出,F-47將和B-21隱形轟炸機以及波音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在競標的一種海軍版六代機F/A-XX,一同構成未來美國空戰的主力,但這些項目龐大的支出恐怕令五角大樓不堪重負。
前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曾透露,“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項目成本急速增高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該機將采用革命性的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能根據不同場合自動調整為最適合的配置,以獲得最好的推力和燃燒效率,從而可以極大提升戰斗機的航程。但目前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技術尚不成熟,且面臨高額的研發成本。肯德爾去年夏天接受采訪時說,縮減“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發動機的體積和復雜程度是正在考慮的一個選項。外界分析,F-47如果真的可以極大降低采購成本,唯一的可能就是放棄這種革命性動力。
由此一來,特朗普政府高調宣揚的“世界上第一種六代機\"F-47,在成本、技術和時間壓力下,極有可能成為一款“減配版”,F-47最終或許真就是“一個漂亮的數字”
(摘自《齊魯晚報》趙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