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依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及《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探討了基于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養成問題。首先,分析網絡文明素養與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關聯;提出當前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存在的問題;給出提升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具體路徑;最后,總結研究成果,期望為培養小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 信息科技;信息社會責任;網絡文明素養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5)16" " 0091-03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中,網絡已經成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不良的網絡行為和信息也隨之涌現,給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如何提升小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培養他們成為負責任的網絡公民,已經成為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基于信息社會責任目標,探討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培育問題,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與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關聯
(一)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個體更好地履行信息社會責任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網絡文明素養作為個體在網絡空間中的行為指南,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不僅關乎個人在網絡環境中的自我形象與聲譽,更直接影響到個體能否有效、負責地履行信息社會責任。
第一,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促使個體自覺遵守網絡法律法規。在網絡空間中,法律法規是維護秩序、保障權益的基石。具備較高網絡文明素養的個體,能夠深刻理解并尊重這些規則,無論是版權保護、隱私安全還是網絡言論與責任,都能在法律框架內行事,避免觸碰法律紅線,為構建法治化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
第二,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增強了個體尊重他人權益的意識。在網絡交流中,尊重他人意味著不發表攻擊性言論、不侵犯他人隱私、不惡意傳播不實信息。這種尊重不僅體現在對他人的直接互動中,也體現在對原創內容的尊重與引用上,如正確標注信息來源、不盜用他人作品等。這種尊重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減少網絡暴力、謠言傳播等負面現象,維護網絡生態的健康與和諧。
第三,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還促使個體積極參與網絡公益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傳播正能量。從參與網絡募捐、知識分享到倡導環保、反詐宣傳,每一個小小的行動都是對社會責任的踐行。這些正面行為不僅提升了網絡空間的溫度,也激發了更多人的善意與參與,形成了良好的網絡風尚。
(二)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實現需要網絡文明素養的支撐
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實現,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進步或政策法規的完善,更依賴于每一個網絡參與者的自覺行動與高尚品德。網絡文明素養作為個體內在的道德修養與行為規范,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石。
一方面,網絡文明素養促使個體在享受信息技術便利的同時,關注其對社會的影響。這包括了對信息真實性的核實、對隱私保護的重視、對數字鴻溝的關注等。只有當個體具備足夠的網絡文明素養,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社會后果,從而主動調整,避免負面效應,促進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為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實現提供肥沃的土壤。一個充滿正能量、尊重與理解的網絡環境,能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網絡治理、數字素養提升、網絡安全維護等公益活動中來,共同推動信息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三)信息社會責任和網絡文明素養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信息社會責任與網絡文明素養的深度融合,不僅塑造了更加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更為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而信息的真實性與價值導向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通過提升網絡文明素養,強化信息社會責任,可以有效減少虛假信息的傳播,提升公眾的信息鑒別能力,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促進社會的理性決策與科學治理。
網絡文明素養與信息社會責任的共同提升,還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數字經濟時代,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公平競爭等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詞。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使企業和個人更加注重誠信與責任,為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兩者還共同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繁榮與創新。網絡空間為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而網絡文明素養的普及,使這種交流更加尊重多元、包容差異,促進文化的多樣性與創新性發展。信息社會責任的履行,則確保了這種交流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保護了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網絡文明素養與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相互支撐與促進,不僅優化了網絡環境,提升了社會整體的數字素養,更為構建網絡強國、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二、學生網絡文明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自律意識,網絡行為失范
小學生在使用網絡時往往缺乏自律意識,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和影響。他們可能會沉迷于網絡游戲、短視頻等娛樂內容,忽視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一些小學生還會在網絡上發布不實言論、惡意攻擊他人或參與網絡欺凌等,嚴重違背了網絡文明素養的要求。
(二)缺乏辨別能力,易受不良信息影響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和欺騙。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網絡上發布虛假廣告、詐騙信息等,騙取小學生的錢財或個人信息。此外,一些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也會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三)缺乏安全意識,存在網絡安全隱患
小學生在使用網絡時往往缺乏安全意識,容易泄露個人信息或密碼等重要信息。他們可能會在不安全的網絡環境下進行支付、購物等操作,導致個人信息被盜用或遭受其他形式的網絡攻擊。同時,一些小學生還會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或下載未知來源的軟件,進一步增加了網絡安全的風險。
三、養成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策略
(一)培育學生自律意識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學校應將德育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道德品質。在提升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方面,學校可以結合德育工作指南的相關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活動。學校可以定期組織網絡道德教育活動,如舉辦網絡文明講座、開展網絡道德討論會等,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文明素養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自律意識和道德觀念。同時,學校還可以結合具體案例,向學生講解網絡行為失范的危害和后果,引導他們自覺遵守網絡規則,維護網絡環境的和諧與穩定。
建立網絡行為規范制度。學校可以制定網絡行為規范制度,明確學生在網絡空間中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處罰措施。通過制度的約束和引導,促使學生自覺遵守網絡規則,避免發布和傳播不良信息,共同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推廣優秀網絡文化。學校可以積極推廣優秀網絡文化,如評選網絡文明之星、展示優秀網絡作品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網絡文化建設,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和文化素養。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推薦優秀的網絡資源和文化活動,引導他們正確利用網絡,豐富課余生活。
(二)培養學生辨別能力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其中包括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在提升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方面,學??梢匀诤闲抡n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學校應加強信息技術教育,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通過信息科技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掌握如何獲取、處理、分析和利用網絡信息,增強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
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活動。學??梢远ㄆ陂_展網絡安全教育活動,如舉辦網絡安全講座、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等,向學生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和防范技能。通過教育活動的引導和實踐,學生可以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提高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引導學生參與網絡實踐。學??梢砸龑W生參與網絡實踐活動,如開展網絡調研、制作網絡作品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實踐活動的鍛煉和體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網絡信息的特點和價值,提高他們的網絡文明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提出了信息科技教學的基本理念、目標要求、內容標準和教學建議等,為提升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支持。在提高學生安全意識方面,學??梢砸劳薪虒W指南的相關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教育。學校應在信息科技教學中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教育,讓學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掌握保護個人信息和網絡安全的基本方法。通過信息安全意識教育的引導和實踐,學生可以增強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教授安全防護技能。學校應教授學生安全防護技能,如設置強密碼、定期更新軟件、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等,讓學生了解如何防范網絡攻擊和保護個人隱私。通過安全防護技能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掌握必要的網絡安全技能和工具,提高他們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組織網絡安全演練。學校可以定期組織網絡安全演練,如模擬網絡攻擊、應急響應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網絡安全防范和應對方法。通過網絡安全演練的實踐和體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措施,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
四、結論與展望
基于信息社會責任目標的小學生網絡文明素養培育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學校應緊密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及《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的相關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同時,學校還應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合作與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和文化氛圍,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小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將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網絡文明素養培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徑,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強對網絡文明素養培育的評估和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推動網絡文明素養培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S].北京:教基〔2017〕8號,2017.8.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制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張進良,李保中.信息科技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5]項華,黃瑛.提升小學生網絡素養的路徑與策略[J].基礎教育課程,2023(6):67-73.
[6]宋曉慧.信息科技教學中滲透網絡素養教育的路徑[J].小學教學研究,2023(7):37-39.
[7]曹玉香.培養小學生網絡素養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小學),2023(3):13-14.
[8]曹偉.信息科技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生網絡素養培育路徑[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3(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