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陣子,墨爾本大學工程學院的環境工程課題組人手不夠,我去“客串”臨時教員。沒想到,這會是一份棘手的活。
在課題組,所有學生都要做一個實驗——海泥/湖泥的采樣。從海底/湖底把底泥取出來,曬干,磨成粉末,再進行化驗分析。其中最麻煩的一個步驟是“磨成粉末”,把泥塊放在研磨碗里,一手扶著研磨碗,一手拿著研磨棒,用磨中藥一樣的傳統方法,特別考驗學生的耐心。
新來的留學生Jin噘著嘴,仿佛在說“我過來就是干這種活的嗎”。他穿著一身名牌,磨的土又少又粗糙。我讓他重磨,此后幾天他都沒有來實驗室。
我發消息提醒他。
“老師,磨土太浪費時間了。”他回。
“沒辦法,你必須磨了土才能繼續做實驗,堅持一下呀。”
第二天Jin來了,直接說:“我要跳過這個階段,我的價值應該是寫論文。你們在浪費我的時間。”
我大吃一驚,可還是帶著笑臉,問他:“那你覺得要怎么辦?”他帶著一臉不屑地回答:“讓別人來磨土,因為他們連論文都發表不出來。”
因為論文寫得差,所以就應該幫別人磨土嗎?我雖然有點生氣,但還是盡力保持微笑:“我承認,從磨土中你幾乎學不到什么,但我沒有權力讓任何人替你磨土,你很棒,肯定能克服的。”Jin沒聽我說完,轉身就走。
晚上回家,我跟妻子談起來這件事。說實話,別說像他這種年輕氣盛的“富二代”,就算是當年和他同一個年紀、“窮二代”的我,也不甘心做磨土這樣的低級工作,讓我低下頭磨土的原因是昂貴的延期學費,但是Jin并不缺錢。
妻子用一句話勸我:“無論是不是有錢,他們來留學都是家里的希望,再給他們一點時間看看吧。”我反問:“有什么可看的?”
妻子打開我的手機,指導著我給Jin發消息。
“首先,你要接受一個現實,這個工作一定要有人做。其次,你要知道,這是你自己的項目,如果你不負責,沒人會主動給你負責。最后,并不是在為難你,也并不是非要讓你親自做,你自己可以去找更好的辦法。如果你沒有時間,我可以幫你,但是我也可能沒有時間,所以我希望你自己要上心、負責任。”
在妻子的監督下,我硬著頭皮把這一段完全不是我的風格的話發給他,然后立刻關掉手機屏幕。過了幾分鐘,屏幕彈窗亮起:“Igetit(我懂了)。”第二天,Jin就很自覺地來實驗室磨了半天土,效果挺不錯。
奇怪,本來覺得一件很難解的問題,居然用一段話就干凈利落地解決了。
妻子告訴我,我的態度決定了Jin的行為——我用小孩子的口氣,他也是個小孩子,我用大人的方式,他也成了大人。對于自己負責的實驗,是沒有什么商量余地的,直截了當、簡明扼要說清楚,讓他有了大人的責任感,于他、于我都節省了時間。
(陳金峰摘自“B座西窗”微信公眾號,AlienPam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