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零工”,這些屬于70后、80后的名詞,在今天有了新的化身——“靈活就業”。不只是單純地販賣勞動力,當代年輕人,在信息時代,持續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新“零工”。
近日,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24中國新型靈活就業報告》,報告提到,新型靈活就業的供需規模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份額呈擴大趨勢。而早在2021年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就已經達到2億人左右。
統計數字背后,年輕人在多種“零工”里探索屬于自己的道路。有人因為無法接受低時薪,最終回到公司全職上班;有人學會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技能,也因此找回在職場被挫敗的信心;還有人同時打著多份零工,遵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
而不論未來如何選擇,他們真正在尋找的,是一個復雜問題的答案:對自己來說,工作到底意味著什么?
2017年,再次辭職的砂砂選擇了離開一線城市,回到自己的老家——山西省的一個小縣城。
這個選擇背后是她在工作中積攢的痛苦。砂砂中文系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寫文案。2015年,她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撰寫各種測評稿件。工作不久,她開始經常性地拖延。領導要求每周五交稿,砂砂總是拖到周日的凌晨,然后熬一個通宵把稿子趕完。拖延狀態也讓砂砂陷入焦慮,后來,她每天早晨都起不了床,下班后一走出公司,就開始哭。類似的焦慮也延續到她的第二份工作中。
小一也經歷了反復辭職。2019年畢業至今,她已經換過5份工作,其中工作時間最長的也不到一年,最短則只有兩三個月。小一做電商客服常常發錯貨,即使為此賠了不少錢也沒有改變。做審計工作時,她會反復檢查很多次,仍然會犯很多低級錯誤。她也常常在工作中分心,白天的工作拖到晚上11點、12點才開始。拖延與焦慮疊加,她一邊工作,一邊扯自己的頭發。2023年夏天,辭掉一份銷售助理的工作之后,小一徹底回家躺平,靠自己的存款和父母的工資生活。
處在焦慮之中的砂砂,同樣沒有想到回老家以外的選擇。可待在家里,對工作的排斥和原生家庭本就存在的問題,讓砂砂更容易崩潰。2020年,砂砂又找到一份文案工作,沒做多長時間,疫情來了,居家辦公的砂砂再次開始拖延,也再次因為拖延而痛苦離職。
脫離軌道后,打零工的日子給了年輕人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得到休息與滋養。
柚子從大學就開始在一家公益機構里兼職,全職員工常常要處理會議紀要、報銷一類的瑣事,而柚子作為兼職人員,幾乎不需要承擔這些瑣碎事務。“我有點害怕被一個機構綁住。”
與全職相反,零工生活往往與“自由”關聯。柚子尤其喜歡寫稿、剪視頻這類計件工作,“只需要做完那件事就可以”。小一的自由是騎著送外賣的電動車在大街上跑,有時候跑到深夜,街上沒什么人,她可以毫無顧忌地大聲唱歌。砂砂則嘗試了在電影院兼職,一次生病,她請了一個月的假,也不用擔心被經理責怪。
充滿可能性的零工生活,也讓人們得以在其中探索自我。砂砂下決心不做文案之后,她嘗試了書店店員,也進入電影院、麥當勞、漢堡王打工,還去當了一周的蛋糕店裱花學徒。她逐漸意識到,比起坐在辦公室寫文案,自己更喜歡動手、跑外勤,做一些有即時反饋的工作。
有時候,打工者也可以“發明”屬于自己的零工。2024年下半年,柚子想多干點體力活,就編輯了一條信息發到社區群里給自己打廣告。她列舉了自己能做的工作:跑腿買菜、拆洗洗衣機、攝影、搬家、收納整理……后來,真的有人因此找到她,柚子如愿做了一天收納工作,拿到工資,還跟干活認識的保潔阿姨加上微信,商量有活再一起干。
然而,零工所開辟的廣闊可能性,仍然會在現實面前受阻。最大的阻礙自然是錢。小一跑外賣很快樂,但時薪很低,因為她不敢跑太快。砂砂最喜歡的電影院兼職最多的一個月她也只賺了2000多元。這意味著她只能住在家里,否則就無法養活自己。
“打零工”也少了晉升的可能。砂砂意識到,如果留在老家的縣城打零工,即使她可以自由地嘗試多個不同行業,也只能一直待在最基礎的崗位上,拿最低的工資。最后,她還是啟程前往上海,重新開始全職生活。
打零工的日子告一段落,但這段經歷給砂砂帶去了新的眼光,她得以用更平和的心態對待工作。
曾經,工作中的困難總能輕易地擊中她,打零工讓她建立起了自信。她親身體驗到學習各種技能帶來的快樂。在電影院做爆米花,起初她很害怕被鍋燙到,也擔心油會炸開。上手之后,不少小孩會站在旁邊看她做爆米花,砂砂感覺,自己變得很“酷”。
在新的眼光之下,工作這件事本身也浮現出另一種意義。砂砂變得更愿意和同事交流,也從他們身上學到自己不會的東西。她也不再追求一份能輕松成功的“完美”工作,因為克服困難學到的技能會成為經驗,也給她帶來自信。這是她在零工生活里獲得的“正循環”思維。
柚子也有類似的感悟。“工作不完全是舒服的體驗,但人生有很多經歷,不一定要是舒服的。”除了賺錢,她也把工作看作是一種向外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機會。2024年年底,長期打零工的柚子想要體驗全職的生活,于是入職了一家溫泉酒店做宣傳。后來她得到一個去日本旅行的機會,但領導沒有批準她的假期。她特意開了一份文檔,權衡工作和旅行兩種選擇……最后,柚子選擇了保留全職工作。
零工生活的自由空間,依舊吸引著年輕人。而無論選擇怎樣的工作形式,于他們而言,更重要的是找到屬于自己的運轉模式。
(摘自“南風窗”微信公眾號,業余的Aylvia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