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跑馬拉松嗎?” 臨近出院的一天,我向主治醫生提出了這個問題。醫生的回答讓我很意外, 他說:“ 要不試試看?”
為什么這個回答對我來說出乎意料呢?因為我想過:以我剛做完冠狀動脈分流手術的身體,想參加馬拉松肯定是不可能的。而我的主治醫生教會了我,切莫把自己局限在“一定不行”“應該做不到”這些框架中,重要的是要想“也許可以呢”。
這不僅僅是說生病。很多事情,我們都打著變老的幌子而放棄了。
阿德勒說:“無論是誰,都能完成任何事情?!碑斎?,有些事情的確無法做成,但如果從最初就不放棄,堅持去做,就一定有其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相信“也許能做成”,先向前邁出一步試試看。當走出了這一步,你也許真的就能做到了。
那些嘴里說著“總有一天”“終有一日”的人,實際上和說“不行,我肯定完不成”的人是一樣的。即使有人跟他們提出“先試試看吧”,他們也會答復:“ 可以, 但是……”他們并非因為做或不做而猶豫,其實就是在說“我不會做”。
如果不能跨越“但是”這個障礙的話,就無法勇敢向前。
讓我們做個簡單的測試,今天你也來數數“但是”吧。然后觀察一下,自己會在什么時候說“但是”。如果能意識到說的“但是”太多,那么當想開口的時候,你就試著把這兩個字咽回去。總之先試試看,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 摘自《老去的勇氣》,現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