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一顛一顛地往前跑,一邊喊:“火車正在下坡,火車正在下坡!”到了一個小小的岔路口,他選擇其中一條,跑上一座橋:“向前沖,向前沖!”他大概是一邊奔跑,一邊把自己想象成一輛疾馳的火車,或一個沖鋒陷陣的英雄。他手里拿著一片比他的手掌大上好幾倍的落葉,那片普普通通的葉子,在他幻想出的世界里,也許是一柄青光閃爍的長劍,或一片具有神奇魔力的金葉子。
我還曾見到一個小女孩,拿著一片小小的卷曲枯黃的葉子,興高采烈地喊著:“小烏龜,小烏龜!”也許是因為葉子上的斑紋像她家的小烏龜? 她撫摸著這片葉子,低聲地跟它嘀咕著些什么,就像對著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寶寶輕言細語。這一刻,她必定也是生活在自己的一個“白日夢”里。
這些“白日夢”,只是孩子的胡思亂想嗎?最近我讀到一個資料,對此進行了有趣且富有啟發性的解讀。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孩子在接受系統教育前,其世界是雜亂且沖動的,充滿了可供任意想象的空缺和自由,處在一種“無法無天”的神游狀態。科學家發現,這種孩童的游戲狀態,如果可以遷移到成人的世界里,將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腦擺脫了工作時那種自上而下的嚴苛規則,而允許感情、記憶和其他自下而上的神經體驗,為思想開辟一條“無法無天”的自由河流。這種神游,能培養創造力,激發新的靈感來解決沉疴痼疾;也可以單純地提供樂趣,增進成人的幸福感。
于是,我也撿起一片比我的手掌還大的落葉,想象自己變成一只小小的螞蟻,沿著落葉高低不平的邊緣,轉啊,轉啊,彎彎繞繞,上上下下,完成了自己今天的散步。
(千百度摘自2025年3月8日《今晚報》)